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邓嫒玲 《产经评论》2012,3(5):138-148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2003年试点至今,已处于全面覆盖状态。广东省电白县为实施该制度的一个试点县,2008年达到100%的参合率,但近年来参合率有所下降。文章通过实地走访谈话、设计并派发调查问卷等方式,找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合率下降的原因,通过调查数据整理,建立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满意度明显相关的因素是参合者的年龄、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了解度及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认可度。建议通过加强宣传力度、提高报销比例、扩大报销范围等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中的问题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河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现状 河北省自2003年开始,选择了三个县(市)进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近年来在此基础上逐步扩大试点范围,稳步推进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受到了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截止到2007年底,全省已有139个县(市、区)实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合农民数达到4176万人之多,参合率达80.4%。  相似文献   

3.
邓嫒玲 《经济前沿》2012,(5):138-148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2003年试点至今,已处于全面覆盖状态。广东省电白县为实施该制度的一个试点县,2008年达到100%的参合率,但近年来参合率有所下降。文章通过实地走访谈话、设计并派发调查问卷等方式,找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合率下降的原因,通过调查数据整理,建立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满意度明显相关的因素是参合者的年龄、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了解度及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认可度。建议通过加强宣传力度、提高报销比例、扩大报销范围等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相似文献   

4.
一、莱芜市钢城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情况 莱芜市钢城区自2004年3月份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以来,截止2006年6月底,全区164个行政村全部参加,农民46694户,参加户数42346户,占90.7%;农业人口143714人。参加人数130671人,参合率达90.9%.全区共筹集合作医疗基金681.67万元.其中农民个人筹集222万元,省、市、区财政补助资金分别是49.57万元、160.4万元、249.7万元,财政补助资金全部到位。已有75418人享受到报销待遇,报销资金总额为351.9万元.  相似文献   

5.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政策目标是为了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新农合实行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筹资机制。从2003年当年起,全国开展了基线调查,测定试点方案,并因地制宜地进行试点工作,拉开了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重建工作。2008年我国已经在所有含农业人口的县(市、区)全部建立了新农合,提前两年实现了《决定》提出的目标。截至2012年6月底,参合人口达到8.12亿人,参合率达到95%以上。新农合人均筹资水平由2003年的30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寿光市自2004年开始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到2010年参合人数达到248.35万人,资金总额达到2.98亿元,参合率达到99.38%。两年来,寿光市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取得了很大成绩,参合率、筹资标准不断提高,受益面不断扩大,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很大缓解。但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全镇的全面推进和覆盖,这一制度在运行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7.
利用2000年和2006年的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和倍差方法, 以参合农民为作用组, 非参合农民为对照组, 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福利效应作了实证分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增加了医疗服务利用;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对净医疗费用(扣除合作医疗补偿后的费用)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提供医疗服务,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2003年以来,我国政府在农村广泛试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截止到2004年6月,试点遍及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10个县(市),覆盖9504万农业人口,实际参加人数6899万人,参合率72.6%,  相似文献   

9.
李茂  杨洲  邢明军 《经济论坛》2007,(23):124-127
截止2007年6月,河北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县(市、区)已达139个,覆盖面达到80.81%.4176万农村人口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80%.  相似文献   

10.
对陕西省户县50个行政村的1978名农民调查显示,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简称合作医疗)实施一年后总体上持肯定态度,对合作医疗补助方式格外关注,最担心合作医疗不能坚持下去,最高参合率在91%———93%之间。据调查,为进一步促进农村合作医疗的规范发展,应明确农村开展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长期性,将监督定点医疗机构(医院)的职能定位为合管办的基本职能之一,将部分乡镇卫生院建设为专长科室医院,逐步突破“参合率瓶颈”,明确合作医疗的激励机制,重视卫生预防工作,制定更合理的农民个人交费方式。  相似文献   

11.
周新发  孙明 《经济师》2012,(4):46-48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简称"新农合",作为我国探索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创新,从2003年中央开始在全国试点推广,已经经历了9年的历程。在中央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原则指导下,地方如何进一步探索适应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农民承受能力、医疗服务供需状况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措施、运行机制和监管方式,是当前全面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在医疗保险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针对湖南省郴州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中取得有益的经验和遇到的问题,对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行了分析,探索完善新农合制度的具体措施,以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效用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新慧 《经济论坛》2006,(19):126-127
随着医疗费用急剧上涨,大量农民面临着“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风险。为了解决农村居民的医疗保障问题,2003年1月,中国政府推出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作为一种我国农村基本的医疗保障制度,曾经在农村卫生事业上起了巨大贡献。但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农村合作医疗因失去了经济基础而大面积解体。20世纪90年代开始恢复和重建合作医疗,但是效果并不理想。2003年以后,合作医疗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重建时期,各地陆续开始试点工作。本研究试图探讨试点过程中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效用以及影响制度效用的因素,为新型农村合…  相似文献   

13.
对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陕西省户县50个行政村的1978名农民调查显示,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简称合作医疗)实施一年后总体上持肯定态度,对合作医疗补助方式格外关注,最担心合作医疗不能坚持下去,最高参合率在91%-93%之间.据调查,为进一步促进农村合作医疗的规范发展,应明确农村开展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长期性,将监督定点医疗机构(医院)的职能定位为合管办的基本职能之一,将部分乡镇卫生院建设为专长科室医院,逐步突破"参合率瓶颈",明确合作医疗的激励机制,重视卫生预防工作,制定更合理的农民个人交费方式.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 近来,广大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最重要的举措是开始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2年10月,我国政府做出在全国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决定,明确到2010年基本覆盖农村居民。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从2003年下半年开展截至2005年6月底,全国已有641个县(市、区)开展了试点工作,占全国县(市、区)总数的21.7%,达到每个地(市)至少有一个试点县(市),  相似文献   

15.
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反思性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艺 《经济论坛》2006,(17):47-49
一、现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困境从20世纪80年代传统的农村医疗合作制度解体开始,到本世纪初的20余年间,我国农村医疗合作制度一直处于诱致性制度变迁之中,但这种转变始终没有成功,农村的合作医疗制度一直处于供给空缺的状态。为了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2002年10月,政府做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简称《决定》),明确提出逐步在全国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拉开了对农村医疗合作制度强制性变迁的帷幕。是否应该开展这种强制性制度变迁,目前还无法评价,毕竟短短三年时间还无法判断变迁的结果是否能够达到…  相似文献   

16.
曹全 《新经济》2015,(11):58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筹资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直接影响着这一制度能否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实施。本文从农民个人筹资、新农村合作医疗报销制度、农民大规模流动三方面描述了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难的现状及原因,通过加大政府支持和投入力度、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加大宣传力度三方面提出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难的解决办法,从而减轻新型合作医疗的筹资压力,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筹资工作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7.
刘佳 《经济师》2009,(4):52-5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自推行以来.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农民参合率不高等问题。文章就影响农民参合率的因素进行探讨,认为这些因素主要有逆向选择、对制度的认知程度、报销方式与给付程序、政府信誉缺失等,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8.
对陕西省户县50个行政村的1978名农民调查显示,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简称合作医疗)实施一年后总体上持肯定态度,对合作医疗补助方式格外关注,最担心合作医疗不能坚持下去,最高参合率在91%——93%之间。据调查,为进一步促进农村合作医疗的规范发展,应明确农村开展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长期性,将监督定点医疗机构(医院)的职能定位为合管办的基本职能之一,将部分乡镇卫生院建设为专长科室医院,逐步突破“参合率瓶颈”,明确合作医疗的激励机制,重视卫生预防工作,制定更合理的农民个人交费方式。  相似文献   

19.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筹集是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基本条件,几年来,政府投入的基金的和农民个人的筹资水平均有所提高,为保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各相关职能部门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积极支持,文章拟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筹集和报销的环节,提出财政金融创新服务机制,增加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支持的手段。  相似文献   

20.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可持续发展关乎8亿农民的医疗保障,对提高农民健康水平、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一份具有全国代表性的面板数据,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分析了农民参合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那些健康状况相对较差的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概率显著高于那些健康状况相对较好的农民,即农民在参合的过程中存在着显著的逆向选择,尤其是那些选择全家都参合和全家都不参合的农民.同时,由于参合之前参合者的人均医疗支出水平明显高于未参合者的人均医疗支出水平,逆向选择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财务可持续性具有潜在的影响.但由于目前总体参合率很高,逆向选择还未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产生明显的冲击.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在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