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光进 《当代陕西》2010,(11):23-23
“十一五”期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6156.76亿元,提前一年实现1.7万亿元预期目标。“十一五”期间投资特点明显:是投资形势最为复杂的时期。先后面临汶川大地震、全球金融危机和2010年低温、洪灾影响,投资成为重建与发展一个主要的支撑力量。是投资增速最快的时期。五年平均增长33.8%,比“十五”期间平均增速高12.2个百分点,比全国同期水平高8个百分点。是成效最为显著的时期。  相似文献   

2.
一、柳州市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十五”期间,柳州市经济增长总量快速扩张,工业总产值由2000年的328.32亿元,上升到2004年的660.82亿元,2005年预计超过800亿元,年均增长19.5%,预计“十五”期间累计将完成全部工业总产值2748亿元,是“九五”期的1.9倍。  相似文献   

3.
经过“十五”的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海西创造了超常规的开发建设速度,前4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70亿元,超过了前9个“五年计划”地区投资的总和。地区生产总产值突破100亿元大关。预计“十五”期间海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342亿元以上,“十一五”期间累计达到700亿元。  相似文献   

4.
韩旭 《浙江经济》2011,(2):40-40
“十二五”期间用于宽带网络建设的投资约为1.5万亿元,是“十一五”期间的2.7倍左右  相似文献   

5.
“十五”期间全市经济总量净增26.9亿元。全市人均GDP预计达到5170元,年均增长10.3%。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质量提高、效益改善,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1.5%。  相似文献   

6.
一、“十五”时期的简要回顾 “十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抢抓机遇、拼搏进取,圆满完成了“十五”计划确定的各项任务。2005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45.2亿元,年均增长17.3%。财政收入达到13.5亿元,年均增长25%。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4.6亿元,是“九五”时期的3倍。“十五”期间,实际利用内资30亿元,是“九五”时期的3.5倍;实际利用外资1亿美元,是“九五”时期的2倍。  相似文献   

7.
“十五”期间,中国城市交通投资已达8000亿元人民币,其中至少有2000亿元将用于地铁建设。  相似文献   

8.
《结构调整信息》2004,(4):21-21
电力紧张已经成为制约福建省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从福建省经贸委获悉,“十五”后2年以及“十一五”期间,福建省将进行大规模的电网、电源建设。初步估计,仅“十一五”期间,福建省电源建设就需要投资670亿元。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2.1万亿元,年均增长31.5%,比“十五”增长2.2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达到1.5万亿元,年均增长17.7%,比“十五”增长l倍。2010年,畜牧业产值达到965.8亿元,比“十五”期末增长42.4%。  相似文献   

10.
一、农民增收的难点 察右前旗总人口23.7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5.6万人。“十五”末,全旗农民人均纯收入由“九五”末的1976元增加到3101元,纯增1125元,“十五”期间年均递增9.4%,虽然“十五”期间我旗农牧业和农村经济呈现良好发展势头,但与周边旗县及农业大省相比,增幅明显趋缓,农民增收呈现出爬坡的局面。  相似文献   

11.
一、柳江县“十五”城镇化建设的主要成效 (一)城镇化进程加快,质量提高 “十五”期间,柳江县按照“调整结构,科技兴农,招商引资,工业强县”的发展思路,积极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战略。2005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43.64亿元,“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1.14%,财政收入达到4.13亿元左右,“十五”期间年均增长23.8%,城镇化水平达到30.2%,比2000年的18%增长12.2%,高于全区同期增长平均水平。拉堡镇、穿山镇列为全国小城镇重点镇,百朋镇列为自治区小城镇重点镇,洛满镇列为柳州市小城镇重点镇。  相似文献   

12.
《重庆经济》2006,(9):9-14
一、“十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现状 “十五”期间,重庆市交通运输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货运量及周转量增长迅猛。2005年全社会客运量、客运周转量分别完成63425万人次、308.7亿人公里,“十五”期间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9%和2.7%。货运量、货运周转量分别完成39198万吨、624.9亿吨公里,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6.9%、11.0%,增长速度创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经贸》2006,(1):28-29
背景链接:“十五”期间广东外贸“十五”期间,广东外经贸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提前2年实现了该省预定的外贸增长和总量目标,外贸进出口总额将超过1.4万亿美元。“十五”期间,广东外贸继续领跑于全国各省、市、自治区,进出口总额的年均增长速度达到20.4%;2005年1-11月,广东外贸进出口总额已达到3818.4亿美元,增长19.7%,全年将首次突破4000亿美元,届时将成为自1986年以来连续20年中国外贸进出口的冠军。伴随着对外贸易的迅猛增长,广东海关征收的进口税收在“十五”期间逐年增长,2001年至 2005年11月,广东海关累计征收税款4445.1亿元,占同期我国海关征税额的24.3%,而广东海关进口税收的90%来自广东企业的进出口贸易。据相关资料显示,截止2005年9月底中国外汇储备达7690亿美元,仅次于日本,成为第二大外汇储备国,比2000年底外汇储备净增6034.3亿美元, 其中广东贸易顺差额为1086.8亿美元,对中国外汇储备增长的贡献达 18%。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迁安市紧紧围绕建设“钢铁迁安、中等城市”、努力走在全国最前列的目标,牢牢抓住发展这个“硬道理”,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化、城镇化、民营化”三大主体战略,实现了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2000年的89.9亿元提高到2005年的245.2亿元,年均递增22.3%。“十五”期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8.9亿元,是“九五”期间的3倍,年均递增33.3%。实施重点项目514项,其中投资亿元以上项目55项。  相似文献   

15.
5月10日,四川省副省长刘晓峰在成都向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中华环保世纪行组委会副主任叶如棠带领的中华环保世纪行记者团介绍了四川“十五”以来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工作情况,并表示“十一五”期间四川省环保投入将达到800亿元人民币。“十五“以来,四川环保投入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16.
热报     
项杰 《重庆与世界》2011,(10):66-67
渝将建最大智能云端产业集群 工业总量要达3万亿 10月11日,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召开《重庆市工业转型升级“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发布新闻通气会,根据《规划》,我市“十二五”期间工业总量将从“十一五”的1万亿元增加到3万亿元,全国排名进入前20。同时,重庆将建成世界最大的智能云端集群,基本建成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和内陆出口商品加工基地。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工作》2006,(1):22-24
一、“十五”期间经济发展总体情况 “十五”以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市经济逐步扭转了“九五”时期低速低效运行的困难局面,呈现出了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2001—2004年,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7.6%,2004年达到326.65亿元,经济总量实现了四年翻一番;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7.5%,2004年达到24.2亿元,  相似文献   

18.
徐旻 《中国经贸》2011,(5):22-23
中国石油作为我国最大的油气生产和销售企业,“十一五”期间,营业收入和上缴税费从“十一五”初期的8936亿元和1789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1.73万亿元和3182亿元。在世界500强中排名第10位,在全球石油公司50强中排名第5位。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物流业有了较快的发展,现代物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并成为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十五”期间,按实物量统计,我国社会物流规模增幅高达15%,2006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59.6万亿元,按现价计算同比增长24%,明显高出同期GDP增长,对工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贸易快速增长的支撑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0.
“十五”期间,红桥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与时俱进,创新拼搏,全面完成“十五”计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200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3.8亿元,年均增长20%;实现区级财政收入2.9亿元,年均增长15.3%。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