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市场供需不确定性对中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行为的影响.针对2000-2006年期间637家上市公司的经验研究表明,现金持有水平与市场供需不确定性负相关.这一关系在寡头竞争行业中最为显著,完全竞争行业次之,而垄断性行业最低.上述结果表明,中国上市公司的现金持有行为主要表现为短期逐利动机,并不支持国外学者普遍认为的预防性动机假说.这主要源于中国上市公司破产压力较低,使之过度追求短期资本回报,并没有将现金持有当作一种风险管理工具.  相似文献   

2.
张凤 《改革与战略》2011,27(6):71-73,87
在不同的财务背景下公司现金持有动机强弱表现是否存在差异,这是学术界近年研究的热点。文章以1998—2006年连续四年有数据的沪深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公司规模四分位数、样本期间发生股利支付与否作为融资约束与否的判别标准,分析融资约束公司与非融资约束公司现金持有动机强弱表现差异。实证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约束与否直接影响到现金持有决策过程中动机强弱的表现。为了避免现金短缺和投资机会的丧失等情况的发生,我国上市公司在整个现金持有决策中均表现谨慎,注重现金持有的预防性动机和交易性动机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3.
高克智  王辉  刘娜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9):134-138
文章主要讨论我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量与公司风险间的相关关系。与以往文献主要关注公司财务特征、公司治理等研究不同,本文从预防性动机、风险这一视角来讨论公司现金持有量问题。本文利用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样本(2002—2006)证实了现金持有量、风险及公司预防动机间的相关关系。结论表明,凯恩斯理论中的现金持有的预防性动机理论在中国仍然具有很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4.
公司治理、不确定性与流动性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宏观经济因素与企业治理水平的共同作用,对公司的经营活动和决策行为产生重要影响。本文构建公司内外部治理机制的综合性指标体系,提出公司治理指数,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系统研究了公司综合治理水平和不确定性与企业现金持有策略的关系。研究发现,公司存在最优现金持有水平,企业的流动性管理策略体现出向这一目标水平动态调整其现金持有规模的特征;综合治理水平越低的企业,其现金持有水平越高;与低治理效率公司相比,高治理效率公司的现金持有策略调整速度较快,并且对不确定性表现出积极反应。研究结论证实了高治理效率公司现金持有策略的预防性动机,以及低治理效率公司现金持有策略的代理动机。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对高现金持有与股权收购动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上市公司的确存在着滥用自由现金流的现象,也就是现金持有量高的公司,会由于存在"自由现金流"而增加股权收购次数,以消化掉本应返还给投资者的资金;代理成本越高的公司,管理层与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越严重,这会进一步加剧管理层滥用自由现金流的行为;大规模公司由于自身的某些优势,比小规模公司更有可能进行股权收购活动。  相似文献   

6.
徐小君 《南方经济》2011,29(8):54-63
本文理论模型说明现金持有作为公司运营资本的一部分,是企业正常运转不可或缺的生产要素。公司正常的交易需求和为应对未来不确定性的预防性需求是现金持有的主要原因。利用我国上市公司数据实证结果支持了理论模型的结论。同时经验结果还支持现金持有的权衡理论而不支持代理理论。  相似文献   

7.
俞红海 《南方经济》2012,(11):55-66
中国上市公司高额现金持有现象十分突出,本文基于控股股东侵占与中小投资者法律保护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利用2004-2008年上市公司数据,采用面板数据方法中的固定效应模型,本文研究表明:代表控股股东侵占的控股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度越大,公司现金持有比例越高,而在投资者法律保护好的情况下,分离度对现金持有比例的影响减小。进一步研究表明,两权分离度对现金持有的市场价值产生显著为负的影响,投资者法律保护则产生正向影响。本文的研究从公司治理角度揭示了中国企业高额现金持有现象产生机制及市场影响,并从现金持有角度进一步揭示了控股股东侵占行为。  相似文献   

8.
何靖 《南方经济》2011,(9):57-72
融资约束的存在要求企业持有必要的现金以预防可能的流动性冲击。不同于以往研究,本文从融资数量的硬约束——信贷配给视角将企业现金持有水平及其经济后果的考察纳入到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并运用实证的方法研究流动性冲击下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现金持有行为。研究表明:民营上市公司持有高额现金的原因出于在信贷配给约束下的预防性动机;在遭受流动性冲击时,增持现金对民营上市公司具有正向的价值效应,且信贷配给水平越高的企业这种正向效应越显著。  相似文献   

9.
张凤 《湖北经济管理》2011,(23):120-122
本文对不同治理背景下公司现金持有的自利性动机的强弱表现差异问题进行分析,得出公司综合治理水平较高时,现金持有自利动机较弱,反之则较强。要减少公司在现金持有决策中的自利行为,有必要从增强公司治理水平入手。  相似文献   

10.
公司持有自由现金流量是会产生代理成本的,而管理层持股可以有效地控制公司自由现金流量,因为管理者为私人利益“滥用”自由现金也将承担部分损失。以我国股权分置改革成功的967家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均值差异和回归分析后发现:管理层持股对自由现金流量的控制有一定作用,但并不显著。其原因在于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比例太低、经理市场不发达和资本市场不完善等问题。实证结果还为自由现金流量的“负债控制效应”假说提供了新证据。  相似文献   

11.
激励和长期留住优秀员工的11条秘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通过在几家跨国大公司的十几年管理层工作经验和对相关公司的调查研究后分析总结出了组织如何激励员工并吸引和长期留住优秀员工的11条秘笈.这些研究对组织在当今激烈竞争的市场条件如何招到人才、培养人才并长期留住这些高素质的人才,并使其为组织的最终成功不懈努力工作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文章正是基于这种背景从最关键的11个方面研究分析了组织如何激励和长期留住优秀员工并让他们长期为企业贡献力量,从而使企业表现出较强的活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博弈论分析方法,对上市公司会计舞弊问题进行了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分析。通过分析,从理论上揭示了上市公司和注册会计师(会计师事务所)的行为动机以及博弈均衡结果,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现状和原因。借助博弈分析的结论,提出了减少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文章结合我国社会心理文化背景,以我国上市公司年报上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的"归因事件"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对年报业绩存在自我服务归因偏差,其产生的动因主要来自于信息加工处理过程中无意识的认识偏差,而并非有意的合理化动机。这意味着应该从改善认知偏差方面来纠正管理层自我服务归因偏差行为,这为监管层提高上市公司年报中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的信息质量提供了参考建议。此外,文章的研究发现进一步证实了管理层自我服务归因偏差的动因具有显著的东西方心理文化差异,这为跨文化"因果归因"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增添了新的知识。  相似文献   

14.
论宏观经济政策对房地产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之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蓉 《特区经济》2011,(3):114-115
房地产业的特殊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决定了政府对房地产业实施宏观经济政策的必然性。本文介绍了宏观经济政策与房地产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主要内容,分析了宏观经济政策如何影响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阐述了优化房地产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宏观调控政策。  相似文献   

15.
何玲雁 《科技和产业》2023,23(12):136-141
国有企业员工薪酬体系优化与员工激励机制建设一直是国企改革的重点。为此,对高管薪酬制度现状以及国有企业高管薪酬政策等相关文献进行系统分析,梳理影响国有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因素,建立面板数据分析模型,选取2010—2020年中国国有上市公司样本,探究不同类型的国有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经营业绩、薪酬政策的关系。研究发现,高管薪酬政策与经营业绩对两种类型的国有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基于研究结论,从政府薪酬管制、公司治理、增强高管薪酬的业绩敏感性、改进薪酬激励的方式等角度,分别对两类国有上市公司提出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上市公司管理层频繁发起的并购是出于其过度自信还是私利驱动?依据行为经济学和委托代理等基本理论,文章选取2008-2011年发生并购事件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Logit回归模型和负二项回归模型,将管理层过度自信的心理偏差和追求个人收益的自利动机纳入同一框架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发生并购事件的上市公司中管理层过度自信的心理状态普遍存在,但管理层发起频繁并购的动机更多的是出于其对个人私利的追求;而在上市公司频繁并购的诱因中,管理层的过度自信具有"杠杆效应",即:管理层过度自信的心理状态会增强其为了谋取货币薪酬和在职消费等个人私利最大化而实施高频率并购活动的意愿。研究发现为公司连续并购的动因理论做出了增量贡献,也利于丰富基于中国制度背景的并购相关研究议题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7.
廖江珊 《科技和产业》2023,23(17):50-56
基于2000—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产业政策是否影响总经理变更概率,以及政策特征和企业特征对两者关系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获得产业政策支持的企业更可能变更总经理;产业政策支持的力度越大,总经理变更的可能性越大,表现为重点支持产业政策比一般鼓励产业政策、中央和地方配套的产业政策比独立实施的产业政策对企业总经理更替的影响更大;动态分析表明,产业政策对总经理变更的影响主要出现在政策颁布实施的第1、第2和第5年;异质性分析表明,处于垄断性行业、规模更大、总经理持股比例更高的企业,产业政策对总经理变更的影响会削弱。  相似文献   

18.
冯昀  郭洪涛   《华东经济管理》2008,22(3):89-92
在具有盈余管理动机的上市公司中,亏损公司盈余管理动机最为强烈.文章采用抽样技术对2003-2005年度部分亏损公司资产减值的八项计提进行了分项检验,发现被主要用于盈余管理的项目是坏账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等.其中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属于长期资产,2007年开始将不允许转回,但存货跌价准备、坏账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等仍然可以转回,新会计准则并没有堵住这些通道.  相似文献   

19.
To stimulate economic growth, the Chinese government implemented three consecutive policies between 2016 and 2019 to reduce the corporate endowment insurance contribution ratio (CEICR), the highest payment item for Chinese companies. Using China's CEICR reduction policies as a quasi-natural experiment, this paper evaluates the impact of corporate payment burden reduction on employee wages. Generally, reducing CEICR appears to prompt companies to increase employee wages. Corporate cash flow is a possible channel of influence. Moreover, the positive effect is found to be more pronounced in companies that are more labor intensive, performing better in labor payment compliance, and located in regions with higher pressure for elderly care. This paper offers evidence in favor of implementing CEICR reduction polic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mproving the well-being of employees.  相似文献   

20.
世界生产体系的变革与重组是20世纪末以来全球化经济形成与发展的核心内容。本文从技术、制度和企业战略三维视角揭示影响当代世界生产体系变革的动力因素,提出正是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经营根本性地改变了各国企业间组织和生产的传统联系,引发了世界生产体系的多重变革。本文进而通过对跨国公司、母国政府、东道国政府和多边机构间互为作用的四角双层谈判关系的考察,论证了四个行为主体正向、反向、合作和约束作用于当代世界生产体系变革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