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今年10月,省委召开了工作会议,研究和落实如何进一步搞好我省国营大中型企业。省人民银行行长林敬耀同志在会上作了发言。本刊记者就此专门走访了林敬耀同志,请他谈谈金融部门进一步支持搞好我省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措施。林敬耀同志首先指出,国营大中型企业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骨干力量,它们的状况为何,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具有决定性意义。关于我省金融部门进一步支持我省国营大中型企业发展,林敬耀同志提出了以下七项措施:  相似文献   

2.
<正>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是银行责无旁贷、光荣而又艰巨的历史使命。从我省的实际看,工商银行应怎样支持我省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呢?——积极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千方百计支持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江泽民同志在《讲话》中指出:“国营大中型企业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骨干力量,它的状况如何,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此,工商银行有责任、有义务把服务的重点放到国营大中型企业,努力为其提高经济效益创造良好的资金环境。这包括:一是继续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对国营大中型企业的分类排队,确定省、地、市重点扶持对象,并据此确定资金的分配、管理办法;二是逐步探索和建立一套  相似文献   

3.
最近召开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围绕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问题作了深入的讨论,并提出了为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创造良好外部条件的12条措施。金融系统怎样更好地贯彻执行中央工作会议精神,积极为搞活大中型企业服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这是当前摆在金融部门的迫切任务。本期特开专栏,发表《为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的评论,对金融部门进一步完善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提出了各项政策措施,是本期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正>省工商银行 省工商银行行长吴深芳在二月份召开的全省工商银行行长会议上提出1992年工作重点——发挥已有优势,积极开拓,上下结合,内外配套,各类贷款和各种服务手段综合运用,全方位支持我省国营大中型企业实现经营机制转换。 过去的一年,全省工商银行加强了对大中型企业的服务工作,制定了《搞活大中型企业的十条措施》,到1991年底,有信贷关系的173家国营大中型工业企业流动资金贷款新增额占同期工业生产企业贷款新增额的51.93%;发放技术改造贷款占同期工交企业技改贷款发放总额的49.62%。较好地支持了国营大中型企业转变经营机制的合理资金需要。 吴琛芳行长强调,继续增加对大中型企业的贷款投入,逐步提高贷款比重。今年和“八·五”期间后几年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以大中型企业为主体的信  相似文献   

5.
<正>搞活大中型企业,特别是国营大中型企业,既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也是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关键所在,它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在厦门经济特区也不例外,厦门兴办经济特区十年来,大中型企业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取得了瞩目的成就。目前国营大中型企业52家,占全市企业总数5.7%,1991年第三季度固定资产占全市企业的67%,实现利税占83%,出口产值占48%,特区大中型企业无论是幅射能力,技术水平或是产品档次,对国民经济的影响都是极大的。因此,作为国民经济最有效的宏观调控的银行,应当充分发挥综合职能作用,支持搞活特区大中型企业,为其生产经营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实现特区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在这一方面,厦门市工商银行自1984年底成立以来,通过  相似文献   

6.
<正>国营大中型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渠道。为了实现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增强企业活力,金融部门必须创造良好金融环境,进一步支持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 一、采取信贷倾斜政策,增加对国营大中型企业“输血”。要支持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银行必须积极调整信贷结构,使大量信贷资金流向大中型企业。要优先支持国营大中型企业生产经营的流动资金需要,主要承担国营大中型企业流动资金贷款的工商银行,新增流动资金贷款要保证80%投向经济效益好、资金周转快、出口创汇多的国营大中型企业;其它专业银行和地方性商业银行也要在流动资金贷款上重点支持国营大中型企业发展生产和扩大经营。对部分超过地(市)县分支行经营能力的国营大中型企业的信贷计划,可由省、地(市)县分支行共同承担或实行省分行计划单列,以切实保证国营大中型骨干企业必要的资金需要。为了支持国营大中型企业采用和推广新技术、新工艺,开发新产品,每年新增技术改造贷款要保证70—80%投向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对国营大中型企  相似文献   

7.
<正> 国营大中型企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柱和骨干力量,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增强企业活力,特别是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既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也是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关键所在,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目前,我国大中型企业一万余家,固定资产占全国企业的70%实现利税占60%以上。大中型企业无论是幅射能力、技术水平、产品档次和对国民经济的影响都是极其巨大的。因此搞活大中型企业对于治理整顿目标的实现,克服当前市场疲软,具有重要的意义。金融部门应当把支持搞活大中型企业做为当前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1992年,《中国金融》宣传的重点,是贯彻落实去年中央“两会”和今年年初全国银行分行行长、保险分公司总经理会议的精神,加大改革开放宣传的份量,围绕金融工作的重点难点热点展开有计划多侧面多形式的深入宣传,为金融与经济的发展帮忙鼓劲。一、宣传全国金融系统深入贯彻落实1991年中央工作会议和十三届八中全会精神,积极支持农业发展,支持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  相似文献   

9.
当前,各级党政部门认真贯彻中央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企业法》,逐步完善企业内部管理机制的情况下,努力改善企业的外部环境,不断理顺政府与企业、银行与企业、财政与企业等等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仅就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优化其金融环境问题提出如下思考: 一、按照国营大中型企业的产值和利税的比重,将每年新增贷款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第一步战略目标已提前实现,现在正在实行“八五”计划,实施第二个战略目标。中央召开了以搞好大中型企业为主题的中央工作会议和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为主题的十三届八中全会,抓住了国民经济中两个有决定意义的环节,为我们把握时机,迎接挑战指明了方向,鼓舞了斗志。认真贯彻这两个会议精神,搞好大中型企业,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是加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要求。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有银行的功劳。贯彻两个会议精神,搞好大中型企业,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离不开银行的支持和参与。在这方面银行大有可为,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1.
国宪忠 《新金融》1991,(7):32-32
国营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支持、帮助搞活大中型企业,是社会主义银行义不容辞的责任。当前,大中型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较多,其中企业的资金占用多、周转慢、经济效益差则显得尤为突出,已成为制约企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究其原因,既有企业自有流动资金不足、市场疲软等客观和外部因素;也有企业因管理不善而造成产品积压,不合理资金占用过多等主观和内部因素。  相似文献   

12.
李军  李胜洪 《新金融》1991,(12):15-17
搞好大中型企业,是当前政治和经济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亦是我国长治久安的一项战略决策。银行作为国民经济中的金融枢纽,在支持搞好大中型企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现结合实际,就交通银行支持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有关问题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3.
<正>去年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和十三届八中全会,就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作出了决策。如何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关系到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大事。保险,作为服务于经济的一个部门,更必须为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做好服务工作。 一、主动为国营大全型企业的防灾防损服务 近几年来,防灾防损工作在国营大中型企业中普遍得到重视,但是一些投保的大中型企业主管安全的领导将保险与安全概念混淆,忽视安全防灾工作,给企业带来了一系列的后患。针对这种状况,保险公司应本着“参加配合、组织推动”的防灾原则,采取以下措施: 1、提高安全意识,建立安全责任制。保险部门要积极配合各级安委、消防、气象、交警等防灾部门,重点深入大中型企业,利用企业宣传工具,职工大会,大张旗鼓地进行安全宣传,提高职工安全认识。同时,在目前企业财产保险尚未立法情况下,为了加强大中型企业的安全工作,要借助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大中型企业的主管  相似文献   

14.
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促进它们转换经营机制是社会各职能管理和服务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工商银行三明市列东营业部围绕支持搞好大中型企业这个中心,不断完善各项服务手段和银行内部管理机制,为增强企业活力,促进其转换经营机制作出了积极努力。  相似文献   

15.
高国民  胡聪 《中国金融》1991,(10):35-36
国营大中型企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柱,也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为搞活大中型企业,国务院发布了《进一步增强国营大中型企业活力》的通知,北京市政府也发布了40条政策。银行作为国家资金分配的主要部门,要坚决落实党和国家的方针政  相似文献   

16.
目前,金融体制改革与流通体制改革正在深入发展,商业信贷的改革也必须加快步伐,向前推进。商业信贷的改革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支持大中型商业企业搞活;二是发展横向资金融通;三是推行票据信用,改革信用制度。下面谈谈我们的一些看法。银行应为大中型企业注入新的活力搞活大中型企业,是“七五”计划期间经济体制改革总体要求之一。国营大中型商业企业包括国营批发、贸易中心、大型零售企业和部分商办工业,在市场和商品流通中占有重要  相似文献   

17.
<正>开展增产节约、增收节支运动是今年金融工作的头等大事,各级银行要把加速资金周转2—3%的任务落实到企业单位.我们分析了我省定点调查的50户国营工业企业1986年流动资金使用状况,认为当前企业资金潜力很大,国家提出的挖潜任务是有根据的.  相似文献   

18.
<正>国营大中型企业是国家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国营大中型企业运行正常与否关系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全局。因此,实施有效手段搞活大中型企业乃当务之急。李鹏总理在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提出,今年改革的重点是转换国营企业经营机制,使企业逐步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面向市场的经济实体。基于这一思路,本文就如何运用金融手段促进国营大中型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提高效益谈些浅见,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9.
<正>福州第二化工厂是我省百家国营重点大中型企业之一,1990年8月被列为省计划单列企业。1991年末银行流动资金贷款余额达4813万元,全年实现产值33856万元,税利4593.3万元,创利润1120万元,分别名列全省百家重点企业的第九、第十一、第十六名。去年上述三项指标之所以取得了名列全省百家重点企业的好名次,是因为狠抓产品促销工作,全年实现销售2.9亿元。他们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20.
去年,江苏阜宁县的市、县政协委员组织了一个联合调查组,对阜宁县化肥厂、啤酒厂、丝绸厂和益林纺织厂、造纸厂等五个中型骨干企业进行了一次调查。通过调查,我们深深地感觉到中央把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提到突出的位置上来抓,是非常英明的,完全正确的。 (一) 国营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只有不断增强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活力,不断提高国营大中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