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8 毫秒
1.
成功的供应链管理是基于供应链中合作伙伴间的高度信任的。本文用博弈论对建立供应链中合作企业信任关系进行了分析,构造出信任的影响函数,提出了基于EDI和Internet的供应链企业间信息共享的模型。  相似文献   

2.
合作博弈具有有限理性、自主性、动态性、经济性等特点,针对当前合作博弈研究中完全信息、静态决策和理性决策等的局限性,文章运用演化博弈理论方法,构建了基于信任治理的演化博弈均衡模型,分析了参与博弈主体的动态演变过程。研究结果表明,网络信任治理状况的演化方向与双方博弈的支付矩阵相关,同时与系统初始状态相关。并得出监督成本、处罚力度,以及企业的社会责任是影响合作信任治理状况演变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
在PPP项目中,政府和企业不能也不可能孤立的存在着,必须和其他利益相关者进行各方面的信息沟通,互相结成一个利益共赢网络.可以说,社会组织之间彼此的沟通是一个充满交互的信息环境,一个合作环节或一次合作关系产生的信任经常会传导至其他合作环节或合作关系.交互会使彼此间信任加强,促进之间的合作,也有可能减弱,使得很多社会资本望而却步,导致他们参与PPP项目的积极性并不高.本文借助演化博弈方法对PPP项目实施过程中各方利益主体的信任行为进行研究,通过分析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收益和成本,得到整个过程的演化稳定策略以及影响演化方向的关键因素,并根据关键因素提出相关的建议,使得合作方先前建立的信任关系在后期关系中保持正激励作用,促使合作方后期信任关系的增强,以推进PPP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基于感性信任的渠道合作关系保持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与渠道合作伙伴间建立良好稳定的交易关系,可增加自身的竞争优势。良好的感性信任可增强合作关系的灵活性,维护合作的长期稳定。为培育企业间的感性信任,应增进渠道企业个人间情感、发挥渠道管理者的影响力,加深文化渗透,完善信息沟通机制,营造公平环境,共享合作信息。  相似文献   

5.
虚拟企业作为一种基于市场机遇、整合外部资源而组成的合作竞争体,其成功运作有赖于各成员企业的合作.合作是虚拟企业的本质内涵,而伙伴之间合作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是以信任关系为基础的.虚拟企业合作伙伴相互信任可以降低交易费用;减少控制过程,提高运作效率;减少经营风险;增强虚拟企业的灵活性.通过建立虚拟企业合作伙伴信任评价体系,加强虚拟企业成员之间的相互沟通、协商,有效利用合同、契约机制及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等构建虚拟企业伙伴间的高度敏捷信任关系.  相似文献   

6.
虚拟企业组织成员间的信任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虚拟企业是当代企业应对市场竞争环境的一种合作模式,在帮助企业获得响应市场灵活性的同时,也存在着合作风险。对虚拟企业的特征分析,旨在指出在组织成员间建立信任关系的重要性,并提出构建信任机制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以信任、合作、规范、网络及文化认同等形式存在的社会资本同产业集群所强调的信任、网络、分工合作具有内在契合性。这种内在契合性使得社会资本与产业集群之间能够形成良好的互动。一方面,社会资本加速了产业集聚的速度、降低了产业集群内企业及相关机构间的交易成本、降低产业集群内企业的各种风险。另一方面,产业集群增强了企业之间的信任关系、增加了集群内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强化了区域文化认同。政府应致力于社会资本的培育和积累,从而为中国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资本氛围。  相似文献   

8.
信任关系是供应链企业彼此合作、供应链成功运作的重要支撑,它主要来源于风险、以及控制的缺乏。根据信任产生的规范型、特征型、过程型三种路径,本文提出供应链企业间信任关系模型建立的具体方式与途径,并进一步说明如何运行和维护这一信任模型。  相似文献   

9.
高技术产业集群的信任与声誉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技术产业集群的"竞合关系"表现出"合作关系占主导,竞争关系为辅助"的关系结构;高技术产业集群内部经济主体具有长期合作的主观倾向;高技术产业集群的网络治理机制可以分为正式机制与非正式机制.从关系结构与网络成员的机会主义行为分析入手,对高技术产业集群非正式网络治理机制--信任文化和声誉机制进行了研究;高技术产业集群的信任体系结构包含五个层次,信任是网络型组织的基本运行机制,建立高绩效网络的最重要的要求是信任或社会认同,信任机制可以降低组织之间的交易成本;高技术产业集群以企业为主体的网络具有开放性,声誉机制的扩散效应更为明显,高技术产业集群声誉机制的重要含义在于拓展了交易范围与交易空间,为技术创新提供了更多的资源选择,使潜在交易对象可以演变为现实的可利用资源.  相似文献   

10.
自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农村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的信任合作也变得严重缺失。本文将寻求适合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规律要求的农民信任合作途径,即对维系农民从家庭过渡到社会信任合作的机制的探讨,重点对维持信任合作的重复博弈机制模型、维持信任合作的社会环境的建立的论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明确供应链协作信任与合作绩效的关系和影响程度,提升研究结论普适性, 找寻到单个实证研究难以探讨和检验的实证研究情境因素和测量因素的调节效应。方法/过程文章基于55个有效独立实证研究样本进行了元分析。结果/结论分析结果表明:供应链协作信任对合作绩效具有中等程度的促进效应;不仅如此,二者间关系亦受到文化差异、市场情境差异、取样地区差异、合作绩效类型和是否引入中介变量的调节。具体来说,对于集体主义文化主导情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来自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样本而言,供应链协作信任对合作绩效的促进效应均更明显;相比客观合作绩效,供应链协作信任对主观合作绩效的促进效应更明显;相比未引入中介变量情形,引入中介变量情形下供应链协作信任对合作绩效影响更明显。  相似文献   

12.
信任是虚拟企业成员间有效合作的重要保障.文章从虚拟企业合作的角度对信任进行了阐释,并将虚拟企业合作伙伴信任关系的决定因素归结为合作经历、合作者的竞争实力及信誉、信息交流的程度、机会主义行为、合作者相互间的利益依赖性、程序公平和利益分配的公平六个方面.在此基础上,从信任对象的评估与选择、信任关系的建立、机会主义防范机制的建立三个方面对虚拟企业合作伙伴信任管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社会信任作为市场经济的基础,是各个主体进行交易和合作的重要基础。信任既是一个常见的社会现象,也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问题。国内外已经有许多经济学家关注到了社会信任与企业财务风险内部控制的关系。本文的研究,希望有利于提高我国各种企业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主动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与实施。目前许多企业对内部控制认识的不充分,忽略了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没有充分地发挥企业内部控制的作用。因此,本文有利于我国企业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作用,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与实施。  相似文献   

14.
治理机制问题始终是企业知识共享网络治理的核心问题.而以"网络"的观点来探讨其治理机制是其研究的新尝试.首先,该文在分析了机会主义行为和知识共享问题是企业知识共享网络运作中存在的两类治理困境的基础之上,创造性地构建了企业知识共享网络治理的"信任中心网"的治理机制模型.其次,对信任中心网的内涵和构成进行了分析,认为信任中心网实质上是一个以信任为中心的制度网络,并具体给出了信任中心网的可能构成.最后,深入探讨了信任中心网的运作规律及其对企业知识共享网络治理的作用机理,给出了一个包含"关系、互动和协同"在内的信任中心网的运作模型以及信任中心网如何通过结构嵌入和认知嵌入对企业知识共享网络进行治理的作用机理模型.  相似文献   

15.
高增双  邹大鹏 《新智慧》2004,(5C):14-14
要做强一个大企业,建立良好的信任合作关系至关重要。而在合作中。如何判断敌友?北京大学校长助理、经济学家张维迎在中国企业家论坛第四届年会上道出了他所研究的诚信敌友论。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经销商与供应商的合作关系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销商与供应商之间的工具性沟通与社会性沟通如何影响经销商的长期合作导向,来探讨经销商对供应商的能力信任与善意信任在其中的作用。实证研究表明,工具性沟通与社会性沟通均会增强经销商的善意信任,而仅有工具性沟通会提高经销商能力信任;经销商的善意信任和能力信任都会促进其长期合作导向。  相似文献   

17.
企业家的信任水平被认为是企业选择家族组织形式的主要原因之一,但这一假设一直缺乏实证的验证。本文比较分析了中国和爱尔兰中小企业企业家一般信任水平对企业组织形式(家族或非家族管理)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家的一般信任水平影响了爱尔兰企业对其企业的组织选择,但在中国未发现二者之间的显著联系。这表明国家文化在这过程扮演着重要的作用,非个人信任水平的其他因素影响了中国私营企业家对其企业组织形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结构和维度进行了探讨,对企业社会责任各维度与顾客信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发现,企业的法律责任、经济责任、道德责任和环境责任对顾客信任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企业经济责任和道德责任的影响尤为显著。本文分析了这种结果的原因,为我们对企业社会责任与顾客信任关系的理解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上指导。  相似文献   

19.
在以往企业渠道管理的经验中,管理者总倾向于建立对称性的渠道依赖关系,从而能把握主动权,有利于自身的发展。但研究和实践表明了渠道依赖关系本身并没有优劣关系,单边依赖关系的渠道结构也能给企业带来一定的优势。本文从渠道信任、合作绩效和渠道冲突三方面分析各种情况下不同渠道依赖关系的优劣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现代内部控制理论已经注意到分工与组织信任等因素的重要作用。内部控制发展是分工、组织信任、知识共享等领域全面协调共进的过程,信任在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信任是影响分工的一种深化机制,并为个人和企业参与分工提供长期化的、稳定的预期,从而保证交易的连续性和进一步扩展。内部控制机制是建立在信任基础之上的内部治理机制,能够实现知识共享、促进组织内部合作、降低组织内部的交易成本、提高微观经济组织的内部运行效率和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