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0 毫秒
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一个系统工程,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物质文明,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关键。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这决定了农业始终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基础,农业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必须把农业放在首位。然而,长期以来,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决策和现代化进程中,农村经济的发展受到极大的制约,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挑战。那么如何振兴、发展农村经济呢?  相似文献   

2.
农村审计是农村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的推进,农村审计在确保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中的作用越来越彰显.经过近几年的审计,村级财务秩序得到了规范,村干部的财经法纪观念得到了提高,农村财务管理有了大幅改观.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农村集体财务管理仍存在着较多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就农村财务管理的现状和如何更好的开展农村审计,笔者结合当地审计情况谈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3.
农村经济的发展事关康巴地区的稳定和繁荣,康巴地区应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采取创新观念、改革管理体制、提高农牧民素质、开展多种经营、走农业产业化之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小城镇发展等方式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增加农牧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4.
农村教育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建设的问题,更是一个涉及农村经济、政治、教育、文化、社会等诸方面整体发展的问题。从经济学的角度,阐述了农村教育作为农村社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和薄弱环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分析了目前中国农村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加快发展农村教育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新农村建设是按时代发展的要求,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实现农村的经济繁荣、制度完善、环境优美和谐。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教育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其中教育公平问题是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备受关注的问题,也是制约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的瓶颈,影响着和谐新农村的建设。因此,主要分析探讨农村教育目标、教育投入、教育师资等方面的教育公平现状及理论对策,切实实现农村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6.
乡镇农经部门如何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好职能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的逐步深化,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后,如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健康发展,成为农经部门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农村集体经济是现阶段新农村经济建设的主要支柱,新农村现代化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建设环境和条件,对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多影响,本文将通过分析在新形势下农村经济的发展现状,讨论并总结农村集体经济对新农村建设产生的种种影响。  相似文献   

8.
规划农村民间金融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民间金融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金融支撑点,对于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稳定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推进器”。我国对金融业管制历来严格,对农村金融业管制更为严格,但是严格管制并没有也难以制约农村民间金融的存在与发展。本文主要从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出发,探讨合理规划农村民间金融发展,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在农村。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根本的措施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农村的落后首先是经济落后,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和主要途径。实现建设新农村的目标,基层干部必须做好农村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立足于农村产业的发展,从解决农村经济问题入手,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始终把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第一位。  相似文献   

10.
农村信用社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有力保障,因此农村信用社须采取多种措施,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然而,随着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信用社在支持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文章以陇南市为例,首先从农村经济和金融机构两方面介绍了陇南市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现状,接着分析了甘肃省农村信用社支持陇南市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从组织体系改革、创新金融借贷产品、增强抵抗风险的能力等方面提出了完善信用合作社支持陇南市新农村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发展现代农业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的首要任务。南宁市要发展现代农业,走出具有南宁特色的路子,就必须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站在所有经济要素合理流动的整体中,坚持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道路,积极推进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积极调整和妥善处理工农城乡关系,改变工农关系失调、城乡发展失衡的现状,努力形成工业与农业相互促进、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2.
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关理论及测度指标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朱孔来 《经济经纬》2007,(3):102-105
目前所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其鲜明特点是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下推进新农村建设.它是以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为目标,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构成要素可分为环境要素、基础要素和效果因素三大类;环境要素的改善依赖于政府,基础要素的改善主要是农村自身建设,效果因素的改善依赖于环境因素和基础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新农村测度指标体系应分成不同的级别;就目前而言,调控新农村建设主要靠县一级,考核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主要应放在县级和村级进行.  相似文献   

13.
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海水 《经济经纬》2006,(3):111-11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急需做好以下基础工作:统筹兼顾, 把新农村建设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调整结构,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加强农村教育, 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养;提高组织化程度,扩大生产经营的规模和范围;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规划地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创建和谐农村社会等。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与此同时,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凸现。日趋严重的农村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因素。通过对河北省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其制度缺失的认真分析,课题组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要通过干部选拔考核机制、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法律体系、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监管体制、财政税收政策、科技支持保障机制以及公众参与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构建起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5.
农村公共产品,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其有效供给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以青岛市为例,在总结已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的供给总量依然不足、投入结构上不均衡、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提出了加速观念和政策创新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6.
试论我国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发展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周萍华 《技术经济》2007,26(3):71-75
“三农”问题是当前的重中之重,提高农民收入的主要方法之一是将大量滞留在农村富余劳动力有效转移。农业劳动力转移,可以降低农业生产总成本,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劳动力自身的素质。但由于我国目前法律制度的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导致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许多阻碍经济发展和社会不公平现象。解决这些问题,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是关系到我国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关系到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经研究得出,目前河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带来积极经济效应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复杂的社会问题,尤其是弱化了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中央和地方政府应该制定积极的惠农政策,进一步推进农业生产的产业化、规模化,加快农村的新型工业化的步伐,引导农民工回乡创业,实现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化进程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对现代化进程中盛世危言的解读,强调要关注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城市与乡村的协调统一,使城乡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形成一个关注民生、大体均衡、和谐有序的利益格局。通过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宏观宗旨的研究指出,十六大以来,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是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政策主题思路清晰,保持了发展路径的一贯性和政策的连续性: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微观对策强调,农民工是一支不可替代的生力军;新农村的规划要体现减少农民、聚集农民、转移农民的趋势;新农村建设是城乡一体化和城乡统筹发展的过程,但并非"同步化"、"一样化";建设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9.
统筹城乡发展,农村要进行第二次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农村已经进入建国以来第三个黄金发展期,农村农业形势很好,但是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来看,三农问题的深层次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仍然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头号问题。从经济社会结构层面来认识,三农问题说到底是结构问题、体制问题,必须从改革“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城乡体制层面才能得到解决。城乡体制的差距是根本的,是目前最大的差距,许多城乡差距之间的问题也由此产生。要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必须进行农村第二次改革,把农民从计划经济体制的桎梏中进一步解放出来。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差距、农村的地区发展差距有所扩大,不公平的教育资源分配导致人力资本的不平等配置,要根本解决经济发展差距问题,达到均衡发展的目的,关键之一是要解决好农村教育的全面协调发展问题。要打破这种不均衡的教育资源配置和低发展的陷阱,必须提出教育扶贫的理念和措施。教育扶贫就是通过提高整个农村特别是落后地区农村居民的受教育水平、职业技能,进而达到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目的,这不但是对教育本身有意义,而且由于其对经济社会长期性、根本性的影响,在某种意义上讲甚至比经济扶贫更重要,针对农村教育的现状和特征,必须加大教育扶贫的力度,提高扶贫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