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张茉楠 《中国经贸》2013,(21):20-21
中国改革开放走过了30多年,每十年都是一个增长周期,第一个十年是要素红利期,第二个十年是制度红利期,第三个十年是全球化红利期。而今,以上海自贸区为代表的改革开放新战略已经启动.这势必让中国获得新的增长红利、改革红利和全球化红利。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发以来,浙江长期持续的高增长主要得益于人口红利、资源红利及全球化红利的巨大贡献.然而,随着传统红利的逐步衰减,经济潜在增长率开始进入下行通道,"低成本、高增长"的时代渐行渐远.当前浙江经济依然处于后金融危机的"低位调整期",这一阶段既是浙江经济转型发展的阵痛期,也是培育新增长点的关键期.未来浙江发展面临很多挑战,更有机遇和条件,已经和正在形成的人力资本红利、制度红利和城镇化红利以及技术创新,将成为未来浙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  相似文献   

3.
进入 2 1世纪以后 ,中国仍然处于经济体制转轨的进程之中 ,但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WTO的大背景下 ,对外开放的条件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 ,因而对外开放的战略也面临新的选择与决策。本文的基本论点是 :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 ,中国的对外开放战略应向海洋战略和大陆战略并重转变。  相似文献   

4.
郑京平 《发展》2011,(2):5-6
过去30多年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够持续较快发展,形成了所谓“中国发展奇迹”,关键是得益于“五大红利”,即体制转换红利、全球化红利、人口结构红利、后发展红利和县级政府间竞争发展模式红利。  相似文献   

5.
在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的背景下,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发生后,中国正面临空前的国际竞争压力。同时,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的逐步提高,以及资源性生产资料价格的上升,"人口红利"效用逐渐减弱,传统经济模式走到尽头。因此,中国经济正逐步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构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当前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创新驱动  相似文献   

6.
在经济全球化新的十字路口,"一带一路"承载着推进新型经济全球化的历史使命.要以"一带一路"为总抓手,加快形成我国对外开放的大平台、大通道、大布局,赢得国内经济转型和国际市场竞争的主动.  相似文献   

7.
走出去战略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预示中国"走出去""引进来"的双向开放向纵深发展。"走出去"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做出的重大决策,是发展开放型经济、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重大举措,是实现中国经济与  相似文献   

8.
《宁波经济》2014,(5):3-4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以开放促改革。"这为今后一个时期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9.
结构调整也不要过于剧烈,避免在"要素红利"形势逆转下,比较优势出现真空的状态。未来十年,中国要素结构面临重大趋势性转变,随着我国要素红利期满,传统盈利模式受到严重冲击,要素结构整体升级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10.
本文旨在从相对价格变动、要素的跨国流动以及技术的发展与传播三个渠道分析全球化与一国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并结合我国对外开放的具体情况,判断全球化对我国收入差距的影响。作者认为全球化与我国收入差距之间存在着一个倒U型的函数关系,我国目前处于收入差距加大阶段,政府可以通过加大对教育和研发的投资,改善本国的制度环境,让我国经济尽快越过倒U型曲线的拐点,使对外开放产生收入均等化的效应。  相似文献   

11.
深化全方位对外开放是推动内蒙古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保障,也是内蒙古实现富民强区的必由之路.面对国际政治经济环境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步伐加速,国内经济结构深度调整,各项改革全面推进,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新形势,本文从全面提升内蒙古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构建内蒙古全方位对外开放的空间布局出发,提出了扩大全方位对外开放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2.
对外开放作为宁波发展的重要"引擎",一直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可谓成果卓著,人所共睹。然而,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今天,统筹国内发展已经与对外开放紧密相连、融为一体,内外双"引擎"驱动已成发展潮流。面对新形势,市委、市政府作出了  相似文献   

13.
1月12日,四川省统计局与重庆市统计局联合攻关科研项目《成渝地区双核经济辐射能力研究》正式发布,研究结果显示,成渝双核的经济规模、发展质量和社会发展情况等,都呈现出较强经济辐射能力,特别是在消费和对外开放两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借着短视频与自媒体流量红利,成渝两城顺势成为近几年炙手可热的"网红"城市。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世界经济特别是产业价值链、数字科技及人口结构变迁的快速发展,全球化、自动化及老龄化对各国和地区经济结构转型、工作结构改变及生活型态变迁的影响不断增强,是当前世界备受关注的经济政策议题。过去20年间,台湾经济藉由全球化红利、信息化(包括数字科技、电脑科技、通讯及自动化技术)红利及人口红利等优势条件,建立起竞争力优势,创造出台湾特色经济。但自2001年以来,台湾却遇到了一系列重大问题,导致总体经济态势是一路下滑。最主要  相似文献   

15.
涉外经济体制改革,既是改革,也是开放。国际形势与我国比较优势的新变化。对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草提出了迫切要求。只有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才能打造对外开放升级版,同时倒适国内经济体制改革,释放改革红利。涉外经济体制存在的三个问题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对外开放全面推进,涉外经济体制开放取得巨大进展。但是,我国的比较优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金融危机后的世界经济处于深度转型调整时期,现行涉外经济体制越来越难以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16.
我国改革是否还能继续释放出"改革红利"、或是人口红利、全球化红利、制度变革红利?当前很多人持有怀疑态度,并不真正相信我国尚有可持续释放的"改革红利".这是一个应当严肃思考的战略判断. "改革红利",体现在 我国货币总量的结构性增长中 改革红利,并不必须是GDP.你的消费,变成别人的收入;你的销售,成就了你的收入——对每个人而言,微观的"存款搬家"、"现金搬家",造就了个人的"红利机遇";宏观而言,我国能否持续释放"改革红利",尚需要科学审视我国货币总量运动的历史与趋势.  相似文献   

17.
韦宇红 《特区经济》2012,(4):186-189
广西人口红利期与全国比较,具有开启时间晚、潜在人口红利理论值小、持续时间短的特征。虽然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广西的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确实使经济增长收获了一定的人口红利,但是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所面临的供求失衡问题在相当程度上弱化了经济增长中的人口红利效应。广西还剩下不到30年的人口年龄结构"黄金时期",为充分兑现人口红利,政府应采取积极的政策措施,努力将潜在的人口转变机遇转换为现实的经济增长和财富积累。  相似文献   

18.
天津自贸区是中国北方唯一一个自贸区,京津冀和环渤海同为天津自贸区的经济腹地,而自贸区是经济腹地对外开放的最便利窗口。天津自贸区挂牌一年以来,金融产业的金融要素集聚效果不断显现,依据辐射效应作用机制,增长极的资源集聚是其能量向外辐射的先决条件,而后再逐渐向增长极周边地区释放和扩散,产生辐射效应。自贸区的金融改革红利会在自贸区资源集聚的基础上不断向周边地区辐射,并最终带动经济腹地的金融、贸易与投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转型之道     
《上海国资》2013,(1):50
编者按:中国经济历经30多年的高速增长,已经跨入一个新的"转型时代"。我们日益强烈地感受着发展的"倒逼":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经济再平衡的倒逼,美欧经济正在经历一次"再工业化"的旅程,给中国制造平添了更大的压力;中国经济要素红利流失的倒逼,土地、资源、环境、人口等基本要素的优势已明显弱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对外开放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而世界经济全球化浪潮将进一步推进我国的对外开放,同时也会带来负面影响。必须研究并改进我国对外开放的内涵,建立适应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开放新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