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粮食水分是影响粮食储藏稳定性的重要因素,掌握水分在粮堆中的分布规律,对安全储粮有重要意义.度夏期间,采用内环流控温技术对高大平房仓粮堆进行控温,并对粮堆内部水分变化情况进行监测,探索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采用内环流控温技术可以起到很好的控温、保水效果,使粮堆处于准低温储藏状态,减少储粮干物质消耗,达到节粮减损的目的.根...  相似文献   

2.
史兆国  周健  孙杰 《齐鲁粮食》2006,(12):39-40
近年来随着仓房建设技术的不断提高,仓房建设向着大而高的方向发展,特别是1998年以来国家粮食储备库高大平房仓的建设,粮食单仓储量大、粮层高.给储存过程中粮堆局部生热、结露等问题的处理带来了,困难。而机械通风技术可降低粮堆温度和储粮水分.有效解决粮堆局部生热、温度不均衡、结露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机械通风能迅速利用自然冷空气使粮食降温降水。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与气温相近的低温。从而较快地产生生物学效应。使粮堆温度均匀一致。增强粮食稳定性。防止水分转移,消除局部水分增高发热的危险。然而在机械通风降温过程中,常伴随着储粮水分的损失.加大了储粮的自然损耗。同时过低的水分影响了粮食的外观质量及企业的经济效益。[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随着粮食购销市场的全面放开,收购主体增加,收购竞争激烈,加之受晾晒场地和天气的制约,粮食特别是晚稻难以及时干燥.为了降低入库粮食的水分,确保储粮安全,本库进行了立体风网系统就仓干燥技术的应用试验,降低了粮食水分,有效解决了粮堆通风干燥中存在的水分分布不均匀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高大平房仓储粮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8年以来,中国新建了大量高大平房仓,粮堆高度一般为6m,采取了相应的“四合一”储粮技术,高大平房仓粮食入库一般采取输送机入库的方式,在粮食入库的过程中产生的杂质聚集区和自动分级形成了通风、熏蒸死角,对储粮安全留有隐患。利用离心风机、地上笼通风系统采取边入库边通风的方法,可使收购入库较高水分的粮食逐步降低水分,防止粮堆发热,确保收购期储粮安全。通风时机选择不当会造成粮食水分损耗过大。应用环流熏蒸杀虫可减少用药量,提高杀虫效果,确保安全、经济、有效。采用环流熏蒸技术对仓房的气密性要求较高,需对仓房设施加大投入。  相似文献   

6.
谷保防霉剂对稻谷霉菌的抑制作用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粮食水分在14,8%时,用谷保防霉剂按0.125%的比例拌入粮堆中,可保证50天内粮食不霉变。  相似文献   

7.
冬季通风时不揭开粮面薄膜,利用轴流风机对粮堆进行缓速通风降温,达到了降低粮温、节省能耗和减少粮食水分损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储粮保量通风是为了降低储粮机械通风过程中的水分减量而进行的一种机械通风方式.保量风机风速低、风量小,在通风过程中,由于粮堆内杂质聚集、通风系统漏风、堵风等原因在粮堆内容易形成通风死角.  相似文献   

9.
夏季气温高、湿度大.是发生粮食霉变和储粮虫害的高峰期。同时,由于粮食内外与粮堆之间温差增大,粮堆本身容易出现水分转移甚至结露现象,给安全储粮带来隐患,随着夏季气温逐渐升高,储粮如何安全渡夏是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就确保储粮安全渡夏谈点个人浅见。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利用轴流风机调质通风360h、环流风机均衡粮堆内水分和温度80h的生产性试验,使储存4年的粮食平均水分由11.2%上升到12.4%,平均粮温由10℃上升到17.5℃,粮温和水分均为安全状态。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国内不同仓型低温储粮时粮温超标的部位及原因,并分别从粮层表面和围护墙体两方面提出相应的控温措施,为实现绿色高效节能低温储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我国粮食安全与粮食流通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粮食流通是世界性的重大问题。粮食流通在任何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各国政府和专家非常重视研究粮食流通问题来确保粮食安全。该文通过对国内外粮食流通体制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建立和健全我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运转灵活、高效安全的粮食流通体系及确保粮食长久安全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仓房菱镁板屋面架空、仓内吊顶、门窗更换、安装双管槽等储粮措施,分析仓房隔热、气密性效果,探讨提升隔热、增加气密性的方法;并结合内环流控温、空调补冷等新技术应用,进行效能分析,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吴钰莹 《现代食品》2020,(3):4-5,10
如果粮食干燥度不够,就很容易在储存过程中发霉、变质,从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在存储前,必须要严格检测水分,确保其干燥度符合相关标准。并且在储存过程中,做好防潮处理。基于此,本文将重点探讨粮食的防潮储存与水分检验。  相似文献   

15.
[目的]粮食生产波动的本质是粮食生产发展变化规律问题,分析中国粮食生产波动的基本特征和成因,有利于降低粮食生产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对于稳定粮食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H-P滤波分析方法对1978—2017年中国粮食生产的长期和短期波动及其成因进行分析。[结果]粮食总产波动对单产波动最敏感,对三大作物中的水稻波动最敏感。根据波动特征,粮食总产的短期波动可分为4个阶段。制度变革、要素投入、科技进步、市场走势以及气候变化等因素对粮食面积、单产以及总产的波动具有显著影响,但不同时期粮食生产波动的主要成因有所差异。[结论]中国粮食生产面临新一轮下行压力,需要警惕国内外粮食市场异常变动;粮食生产波动与政策导向密切相关,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十分重要;粮食总产波动的波幅较大且波峰绝对值小于波谷,持续稳定增产难度较大;防范粮食生产超常波动,首先要防范水稻生产超常波动;粮食生产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区域性气象灾害带来的风险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6.
我国粮食产后损失情况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统分析了粮食产后各环节损失的原因及损失量,针对相关粮食损失原因及状况,提出了减少粮食产后损失的措施及建议,以期为我国实现节粮减损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7.
安全储粮作为保障粮食生产和粮食流通之间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我国的粮食安全形势,而掌握粮情的变化规律可以更加科学地指导粮食仓储。粮仓中的粮堆在储藏时是一个多场耦合系统,包括生物场和非生物场。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生物场理论的相关研究进展,分析了储粮过程中多种场的变化规律和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8.
对福建省储备粮管理有限公司漳州直属库横向通风仓进行升级改造,安装了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研发的智能通风调控系统,并进行了通风保水试验。结果表明:横向通风较竖向通风均匀性好、水分损耗少、脂肪酸值升高幅度小。横向通风工艺可有效维持粮食品质,减少损耗,延缓品质劣变,减少经济损失,实现低耗、高效、经济储粮。  相似文献   

19.
粮食安全的国内外评价指标体系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粮食安全状况用什么指标来衡量,达到什么水平才算是可以接受的粮食安全水平,这是国内外学者一直以来都十分关注的问题。该文分析了我国粮食安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粮食安全概念的演变,再到国内外粮食安全的指标体系评价方法作了系统的分析和对比,得出适合我国的比较合理的粮食安全指标体系,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该文从现实粮食生产能力和潜在粮食生产能力两个方面分析阐述了尤溪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主要特点,并依据制约尤溪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问题,提出了稳定粮食面积、控制人口增长、改善土壤结构、增加投入等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