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管理会计变动成本法在成本性态分析的基础上,将固定性生产费用(制造费用)并入期间成本,使其期末存货成本与财务会计完全成本法期末存货成本处于不同水平,从而导致了两种方法下税前利润的计算结果可能存在差异。造成此种差异的实质性原因是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性制造费用与期初存货释放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存在差异。在管理会计实务中通过具体实例或文字揭示,要么过于繁琐,要么过于抽象,给初学者带来诸多困惑。  相似文献   

2.
一、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理论比较 变动成本法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基础,产品成本包括产品生产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和变动性期间费用,不包括固定性制造费用,认为它是固定费用,作为期间费用一次性计入当期损益。而完全成本法的理论依据是,凡是与产品有关的耗费都计入产品成本,包括了固定性制造费用,变动性期间费用计入期间费用。  相似文献   

3.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变动成本法得到了很大的完善和广泛应用。所谓变动成本法是指在计算产品成本时,只包括产品平等 直接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性制造费用,而不包括固定性制造费用,所有固定成本作为期间成本在发生的当期全额从当期收入中扣除。所谓完全成本法是指在计算产品成本时,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和固定性制造费用。用这种方法计算每一单位产品,其成本不仅包括产品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性制造费用、也包括一份额的固定性制造费用。  相似文献   

4.
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利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完全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和固定性制造费用;按变动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包括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性制造费用,固定制造费用不记入产品成本,作为期间成本,在当期损益中扣除.  相似文献   

5.
朱炜 《四川会计》2002,(5):26-27
一、成本控制管理的发展20世纪初,泰罗的《科学管理的原则和方法》一书,为成本管理的确立奠定了思想基础。随后,“标准成本控制”与“预算控制”制度、理论及其“差异分析”方法逐渐运用到成本管理中。其中标准成本通常分为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和制造费用标准成本。标准成本是一种目标成本,由于种种原因,产品的实际成本会与标准不符。为了消除这种偏差,要对产生的成本差异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和对策,以便采取措施加以纠正,从而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这时的成本管理是以生产过程成本控制为中心的。到了20世纪50年…  相似文献   

6.
标准成本是企业根据已达到的技术水平,有效的经营条件以及对未来情况的分析,应用科学的方法制定的、用以评价实际成本和衡量工作效率的一种目标成本。标准成本核算比传统的成本核算增设材料数量差异、材料价格差异、工资率差异、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制造费用耗用差异、制造费用效率差异等差异账户,材料、在产品、产成品账户采用标准成本计价。在现代企业成本管理中,制定标准成本具有如下意义。  相似文献   

7.
一、制造费用差异分析法的概述制造费用差异是指制造费用实际产量的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额。从目前的教科书和学术论文来看 ,对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分析方法 ,持三种提法 :第一种提法 :制造费用的预算和决算都按制造费用项目进行 ,即不划分为变动性制造费用和固定性制造费用 ,而将制造费用差异分解为耗费差异和效率差异。耗费差异是因为实际的费用分配率与预计的费用分配率存在的差异而形成 ,效率差异是因为生产产品实耗工时与预计工时存在差异而形成。计算公式如下 :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实际费用分配率 -预算费用分配率)×实际工时…  相似文献   

8.
浅议间接性制造费用的差异分析南京经济学院陈良间接性制造费用包括固定性和变动性费用两部分。如何科学地对其期间差异进行计量和分析,是成本控制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本文拟在其传统差异计量分析模型进行理论剖析的基础上,建立一种新的计量和分析体系。一、传统差异计...  相似文献   

9.
管理会计变动成本法在成本性态分析的基础上,将固定性生产费用(制造费用)并入期间成本,使其期末存货成本与财务会计完全成本法期末存货成本处于不同水平,从而导致  相似文献   

10.
标准成本的制订比较灵活,通常有理想标准成本、正常标准成本、现行标准成本、基本标准成本。标准成本的制订,通常从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三方面着手进行。本文主要进行标准成本法在我国企业财务成本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1.
谈谈标准成本差异的计算《四川会计》1997年第2期刊载刘正玮同志《标准成本差异计算的局限性及其改进》一文(以下简称《刘文》),读后对其基本观点不敢苟同,特抒管见与之商榷。我国推行的标准成本会计对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各项成本差异一般都是按数量...  相似文献   

12.
修树芝 《企业研究》2011,(12):96-97
标准成本的制订比较灵活,通常有理想标准成本、正常标准成本、现行标准成本、基本标准成本。标准成本的制订,通常从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三方面着手进行。本文主要进行标准成本法在我国企业财务成本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3.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和高新技术广泛应用于生产的经济环境中,特别是受在先进的电子技术基础上所形成的生产高度自动化和电脑化的影响,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已不能满足经营决策和成本管理的需要,于是一种新的成本管理与核算方法—作业成本计算法便应运而生。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的自动化、电脑化,企业的制造费用在成本中的含量日趋增高,间接制造费用受企业产品多样化和生产管理复杂化的影响,与企业生产、管理、眼务等部门的作业量直接相关。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特别是传统的制造费用分配法,势必扭…  相似文献   

14.
在综合逐步结转分步法下,上一步骤的半成品随着实物的转移而转到下一步骤半成品成本明细账时,是将包括直接耗用的材料、人工和分担的制造费用在内的综合成本记入下一步骤成本明细账的“直接材料”(或“自制半成品”)成本项目。这样,除了第一步骤的半成品成本可按照成本项目考核其成本结构外,其余各步骤的“直接材料”(或“自制半成品”)成本项目中均包括了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半成品加工费用,从而不便于了解和考核产品成本结构和分析成本项目的升降情况。为满足从整个企业角度考核和分析产品成本构成的管理需要,还应将逐步综合结…  相似文献   

15.
制造费用分配改革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造费用是产品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的成本计算法下,对制造费用一般都以人工工时或直接材料为基础进行分配的。这种做法在制造费用较少且在总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小、对成本管理要求不同的情况下是可行的。然而,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生产自动化的程度日益加深,对机器人、特殊机器设备以及计算机控制程序的使用不断增加,间接费用在产品成本中的比重急剧增加。如,还是在80年代,间接费用在生产成本中的比重,美国就为35%,日本为26%,若从电子行业看,美国为75%,日本为50%-60%。而且,制造费用的构成也日益复杂化。仅人我国目前对制造费用项目规定的内容看,就有十几项,引起这些费用姓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如果只采用一个标准分配制造费用,将无法客观地反映费用与成本的因果关系,必然导致成本信息的失真,从而不能满足管理上决策的需要。因此,改进制造费用分配基础改进传统成本计算系统最重要的课题。为此中西方企业都不同程度地采取了一定的改革措施,下面分别加以介绍,并对中西方的做法加以比较。  相似文献   

16.
中小企业成本核算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传统成本核算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传统的制造成本法用直接人工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在传统制造企业是合理的,因为其中大多数企业只生产少数几种产品,构成产品成本最重要的因素是直接人工成本和直接材料成本,且这两种成本占产品成本的很大部分,而制造费用的比重很小。因此,少量的制造费用按构成产品成本主体的直接人工去分配,所导致的扭曲是非常微小的,产品成本信息是比较准确的。  相似文献   

17.
目标成本是衡量实际支出水平的一个尺度,是考核成本责任单位管理业绩的一项标准。运用目标成本管理,可以实现有效的成本控制,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目标成本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以接近或低于市场平均成本,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实现最佳的成本价格竞争。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就如何进行目标成本控制进行阐述。一、编制程序1、确定年度总体经营目标,即目标成本,由公司成本中心负责编制各级成本中心应达到的年度经济指标。2、各级成本中心根据下达的经济指标,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草拟目标成本预算、制造费用预算、管理费用预算,按…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所引发的全球睦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作业成本法提供的及时准确的产品成本信息在成本控制、企业流程再造、产品定价、产品赢利能力分析、客户价值分析、改进公司经营战略等诸多方面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与传统的成本管理相比,作业成本法把作业做为费用与成本形成的中介,并通过分别设置多样化的成本动因进行制造费用分配,使成本计算特别是比重日趋增大的制造费用按产品对象化的过程明晰化。  相似文献   

19.
张来艳 《财会通讯》2008,(7):101-102
一、成本控制内涵及过程 成本控制,就是根据一定时期预先确定的成本预算目标,对产品生产制造过程中所发生的直接材料费用、直接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采取监督和调节措施,以保障成本核算的实现和合理成本补偿的一种管理活动。成本控制的基本工作程序为:(1)制订成本标准。成本标准是成本控制的准绳,成本标准包括成本计划中规定的各项指标,当成本计划中的某些指标不能满足具体的控制要求时,还必须规定一系列具体的标准。(2)监督成本的形成。即根据控制标准,对成本形成的各个项目进行检查、评比和监督。不仅要检查指标本身的执行情况,还要检查和监督影响指标的各项条件,如设备、工艺、工具、工人技术水平、工作环境等。  相似文献   

20.
产品成本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与制造费用三部分组成,成本计算正确与否,关键在于制造费用的分配.传统做法是:先将制造费用分配到各生产部门,再由各生产部门分摊于产品;并采用单一的分配标准,即按各产品所消耗的直接人工小时、机器小时或直接材料等数量动因进行分配(如表3).这种计算方法的假定是:各种产品对制造费用的消耗与其所耗用的直接人工、机器小时、或直接材料等的数量成正比.而且直接人工和直接材料构成产品的主要成本.当今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企业实行自动化生产,电脑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弹性制造系统的应用,已使直接人工等在产品成本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