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0 毫秒
1.
以2004年-2007年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在Richardson和Verdi研究的基础上,对盈余质量影响资本配置效率的路径模式和作用机理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盈余质量的改善一方面能直接提高上市公司的资本配置效率,另一方面则能够通过降低代理成本间接促进上市公司资本配置效率的提高,盈余质量对资本配置效率的这种影响在过度投资公司中表现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信号传递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和有效市场假说,以我国上证A股2010—2013年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对会计信息质量和股价的同步性关系进行实证检测。结果发现:会计信息质量愈高,公司经理人员往往采用盈余管理的手段隐瞒其基本层面的信息,对应的股价同步性愈低。最后,针对上证A股上市公司对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引导资本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2007~2010年间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将管理者过度自信纳入盈余管理研究范式,考察管理者过度自信的经济后果及其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EO越是过度自信,企业未来业绩下滑幅度越大,进而诱发激进的盈余管理行为。因此,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进一步完善管理者经营决策的公司治理激励约束机制,对于保护投资者利益和治理盈余管理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张卓  王佳 《会计之友》2015,(8):64-67
文章选取2008-2013年赴美上市的中国公司为样本,运用经典的Barth模型,分别从横截面数据和面板数据两个角度进行盈余品质的实证分析研究,主要评价了中国赴美国上市公司整体盈余质量水平及盈余质量的发展趋势.该问题的研究既有助于改善中国赴美上市公司盈余品质管理,为未来即将在美国资本市场IPO的中国公司提供实证经验参考,亦有助于中国资本市场的监管者进一步完善市场管理、报告信息披露以及盈余质量的监管.  相似文献   

5.
会计盈余管理领域一直广受关注,上市公司通常利用盈余管理手段进行利润的操纵。以2008—2018年国内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观测样本,实证研究上市公司战略类型与盈余管理的关系,进一步解释了融资需求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实证结果显示:上市公司战略类型越有可能是进攻型,公司盈余管理程度越高;上市公司战略类型通过影响融资需求进而影响盈余管理,具体来说,相比战略保守的公司,战略激进的公司具有较高水平的融资需求,进而会进行更多的盈余管理。该结论表明,上市公司战略类型能够对公司的信息质量产生较显著影响,与此同时该结论能够给利益相关者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6.
本文实证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变化对企业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的影响,选取深市2001-2009年的全部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并剔除特定公司,利用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发现信息披露质量越高,则公司的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越强,公司所披露的信息越能影响投资者的决策.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2001—2003年亏损上市公司作为样本,研究亏损公司如何利用6项计提准备进行盈余管理。实证结果发现扭亏公司利用计提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是常用的手段。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资本市场开放的经济后果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首次基于盈余管理异质性视角,利用“沪深港通”交易制度实施的准自然实验,实证检验资本市场开放对不同属性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资本市场开放对机会主义盈余管理与信息驱动型盈余管理均产生了显著的抑制作用。进一步地,在机会主义盈余管理样本中,资本市场开放显著提升了操控性应计质量;在信息驱动型盈余管理样本中,资本市场开放对操控性应计质量没有显著的影响。机制检验发现,资本市场开放通过投资者“用脚”投票监督机制和改善公司信息环境机制抑制盈余管理,而提高公司面临的投资者诉讼风险这一机制则未发挥显著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沪深两市2001~2010年制造业上市公司为分析样本,在对全样本回归分析的基础上,按股权性质分类进行了更为细致的研究。结果表明:公司盈余管理幅度越大,操纵性非应税项目损益也随之增大;操纵非应税项目损益以规避向上盈余管理所得税成本的行为,在非国有控股公司更加明显。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我们对资本市场监管部门、投资者、税务部门以及政策制定者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中管理层效率与盈余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中国资本市场中管理层效率确实影响着公司披露的盈余质量,同成熟市场的经验结果相反,中国公司里存在着管理层效率越高,盈余质量反而更差的争匪观象。这说明中国公司较高效率的管理层更可能操控盈余披露信息,意味着公司治理和信息披露机制可能存在激励缺失问题,结论对完善公司治理和透明信息披露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1.
通过提高盈余质量以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这既是监管政策出台的初衷,也是信息不对称分析框架下的公司治理所研究的重要话题。以"退市新规"的出台为契机,选取2009-2012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横向比较与纵向变化两个维度研究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结果发现,退市新规出台之前,主板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高于中小板和创业板公司,而中小板和创业板公司的盈余质量在多数年份上并无显著差异。在变化动态上,A股上市公司在"退市新规"出台当年的盈余质量显著高于新规出台前的水平。其中,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正在逐年改善,各板块之间的盈余质量差异随着新规的出台迅速缩小。平均看来,主板上市公司倾向于向下盈余管理,创业板上市公司倾向于向上盈余管理,而中小板公司的盈余管理方向不太明确。研究发现有助于客观认识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也能为外部治理机制对中小投资者的保护作用提供经验支持。  相似文献   

12.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维持较高的资本配置效率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主要手段。以2011~2015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的经验数据为基础,实证分析了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因素,发现盈余管理与企业资本配置效率之间显著负相关,管理能力对盈余管理与企业资本配置效率之间的关系具有削弱效应。针对研究结论,从提升管理能力和盈余质量两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我国上市企业的资本配置效率提升提供理论与实践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以2007—2017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审计质量与资本市场定价偏差的关系。研究发现:审计质量对资本市场定价偏差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审计质量越高,资本市场定价偏差越小;其作用机制为降低盈余管理和增加投资者关注。进一步研究表明,该抑制效应主要体现在股票价格高估和流动性较差的公司中。研究结果从资本市场定价效率的角度丰富了审计质量价值的文献,并对资本市场监管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1年-2005年的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地区市场化程度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信息稳健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企业所在地区的市场化程度越低,盈余信息稳健性越差。进一步分析表明,政府对市场干预与公司稳健性负相关,产品市场、要素市场、法律环境越差的地区,其上市公司盈余信息稳健性也越差。因此,文章认为应通过逐步改善市场环境来提高上市公司盈余信息的稳健性。  相似文献   

15.
孙建华 《会计之友》2008,1(1):77-78
近年来,国内外资本市场上普遍存在严重的盈余舞弊、盈余管理现象,导致盈余质量低劣,并带来诸多危害.为此,盈余质量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和信息使用者的重视.本文在揭示我国目前公司盈余质量的评价及现状基础上,分析了上市公司盈余质量治理的必要性,并提出了上市公司盈余质量治理的创新思路及构想.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2014—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为样本,分析了应计盈余管理、高管持股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应计盈余管理程度与权益资本成本显著正相关,高管持股与权益资本成本之间显著正相关.进一步研究表明,赋予高管一定的股权激励可以减弱应计盈余管理的资本成本效应.且在不同的控股公司背景下,应计盈余管理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即国有控股公司削弱了盈余管理对权益资本成本的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以我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企业会计特征和竞争力特征对盈余持续性的影响后发现,上述特征显著影响会计盈余的持续性。此外,实证结果揭示了持续性高的盈余向资本市场传递更多正面的信息,提高公司的市场反应;如果资本市场未能反映盈余持续性的信息,投资者据此制定的交易策略就能获得超额收益。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1年-2005年的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地区市场化程度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信息稳健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企业所在地区的市场化程度越低,盈余信息稳健性越差.进一步分析表明,政府对市场干预与公司稳健性负相关,产品市场、要素市场、法律环境越差的地区,其上市公司盈余信息稳健性也越差.因此,文章认为应通过逐步改善市场环境来提高上市公司盈余信息的稳健性.  相似文献   

19.
家族企业的“掏空”行为与会计盈余质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2003-2004年家族控制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了控制性家族的"掏空"行为对会计盈余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控制性家族的"掏空"行为加剧了公司内部人与外部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降低了会计盈余的可靠性和价值相关性。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与"掏空"行为显著正相关,会计盈余的信息含量与"掏空"行为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20.
王紫光  李欢 《会计之友》2012,(29):104-109
审计师"经济警察"的外部治理作用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问题。文章以2001—2008年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遵循"盈余管理——事务所选择——审计意见"的研究思路,实证检验独立审计作为公司外部治理机制之一能否揭示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研究发现,盈余管理越严重的公司,越倾向于选择小规模的事务所("小所");在相同的盈余管理程度时,选择"小所"的上市公司被出具"不干净"审计意见的概率较低。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盈余管理的上市公司没有高质量审计需求,倾向于聘请"小所";另一方面,会计师事务所尤其是"小所"没有发挥"经济警察"的外部治理作用,未揭示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审计质量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