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2 毫秒
1.
波多里奇卓越绩效准则第七章“结果”条款体现了对结果的关注,这些结果包括了组织及组织的顾客对组织产品和服务的评价,组织对其过程及过程改进活动的评价,以顾客为中心的结果,人力资源管理结果,组织监管、领导系统和社会责任结果,组织整体的财务和市场绩效等。“结果”章节为组织过程和产品的评价与改进提供了实时的信息,从而确保与组织整体战略协调一致。  相似文献   

2.
吕青 《中国质量》2007,(7):26-27
波多里奇卓越绩效准则第四部分“测量、分析和知识管理”条款主要涉及组织如何选择、管理和利用数据和信息来进行绩效测量、分析与评价,以支持组织的计划活动和绩效改进。在一个依赖于财务的和非财务的数据和信息的综合绩效测量管理系统中,本条款发挥着核心的收集和分析的作用。测量、分析、评价与改进的目的在于引导组织的过程管理,  相似文献   

3.
(上接2006.2期) 八、瞄准经营结果 创造卓越绩效 GB/T19580—2004(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以评价组织的经营结果作为评价要求的最后一条(第7条),其总体要求在标准条款“4.7经营结果”中的措词是:“本条款用于评价组织在主要经营方面的绩效和改进,包括顾客满意程度、产品和服务的绩效、市场绩效、财务绩效、人力资源绩效、运行绩效,以及组织的治理和社会责任绩效。绩效水平应与竞争对手的水平或标杆相比较并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4.
吕青 《中国质量》2009,(7):26-27
波多里奇卓越绩效准则第四章"测量、分析与知识管理"条款,关注组织如何选择、管理和利用数据和信息来进行绩效测量、分析与评价,预测组织内外的快速变化,尤其是意料之外的变化,并做出准确反应,以支持组织的计划活动和绩效改进,引导组织的过程管理,以实现关键的经营结果和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5.
波多里奇卓越绩效准则第四章“测量、分析与知识管理”,是准则中关于有效地测量、分析、改进绩效和管理组织知识的所有关键信息的核心,这些信息可以驱动组织的改进、创新和提升组织的竞争力。本章是卓越绩效模式核心价值观中“基于事实的管理”、“组织和个人的学习”的具体化,被称为协调组织运营与战略目标的“大脑中枢”。  相似文献   

6.
吕青 《中国质量》2007,(9):37-38
波多里奇卓越绩效准则第六部分2007年做了较大的调整,围绕工作系统、核心竞争力与工作过程重新进行了设计,由原来的“价值创造过程”和“关键支持过程”两个条款。调整为6.1“工作系统设计”和6.2“工作过程管理与改进”两个条款。,在这一条款中体现了组织应识别与管理组织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吕青 《中国质量》2007,(10):33-35
组织存在的意义在于为组织、顾客以及各利益相关方创造价值。通过为关键的利益相关方创造价值,构筑起了组织永续发展的基础.并为经济的增长和社会做出贡献。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经营结果”条款体现了对于结果的关注要求,包括组织及顾客对组织的产品和服务的评价、总体的财务和市场绩效、员工结果、组织的领导系统和社会责任结果,以及所有关键过程和过程改进活动的结果等。  相似文献   

8.
吕青 《中国质量》2007,(6):31-32
美国波多里奇卓越绩效准则第三部分“以顾客和市场为中心”条款主要涉及组织如何寻求理解顾客与市场的声音,以满足顾客的期望和要求、取悦顾客,赢得顾客的忠诚,实现市场占有率的保持和不断上升。本条款强调组织应将顾客关系视为卓越绩效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关顾客满意和不满的测量及其结果为组织理解顾客和市场提供了至关重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波多里奇卓越绩效准则第四部分"测量、分析和知识管理"条款主要涉及组织如何选择、管理和利用数据和信息来进行绩效测量、分析与评价,以支持组织的计划活动和绩效改进.在一个依赖于财务的和非财务的数据和信息的综合绩效测量管理系统中,本条款发挥着核心的收集和分析的作用.测量、分析、评价与改进的目的在于引导组织的过程管理,以实现关键的经营结果和战略目标,预测组织内外部迅速的、意料之外的变化,并能够及时地有针对性地做出反应.  相似文献   

10.
波多里奇卓越绩效准则2011-2012版第六章进行了重新命名,将原先的“过程管理”改为“关注运营”,重点强调组织如何设计、管理并改进其关键工作过程和工作系统,以实现组织的工作。准则中本章条款内容也进行了重新组织,将工作系统和工作过程区分开,  相似文献   

11.
本期主要向大家介绍波多里奇卓越绩效准则的“组织简介”及第一章“领导”条款。需要说明的准则重要变化之一是将每一条款前用标题进行了概括,以清楚地展示各条款的核心内容,便于理解和使用。  相似文献   

12.
凡言 《上海质量》2005,(12):34-37
国家标准(GB/T19580-2004)《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以下简称《准则》)“4.6.2信息和知识的管理”及“4.6.3改进”条款涵盖了组织的所有部门、层次、以及所有过程。与其他各章有着密切的关系,并直接影响着组织的经营结果(如图)所示。  相似文献   

13.
志科 《上海质量》2007,(9):27-28
二.与“战略”和“绩效测量”有关的术语 战略管理和绩效测量是组织实施卓越绩效管理和实现卓越绩效的必不可少的手段。正确理解与战略和绩效测量相关的术语在波奖卓越绩效准则中的含义,是组织有效制定和实施战略,有效测量和评估战略实施、最终实现组织战略目标和卓越的前提。  相似文献   

14.
邓涵  赵涛  吴晨 《上海质量》2006,(2):29-33
众所周如,《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的重要作用是“为组织追求卓越绩效提供了自我评价的准则”。然而,由于《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是一种经营管理模式而不是符合性标准,因此,一个组织运用该准则和《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自评后,在改进方面有一个如何着手的问题。许多组织的成功经验表明.从系统科学理论出发,在战略层面上宜将准则和实施指南作为一个整体来学习、思考、策划;从有效、实用出发.在具体运用上则可以在由评后,或是球补不足.或是发扬长处.或是两者兼之为推进更;的组织运用卓越绩效模式捉升竞争力,我刊从本期起将陆续推出有关行业、企业(组织)运用卓越绩效模式取得成功的案例,供相关组织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5.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下简称《准则》)国家标准(GB/T19580-2004)“4.5过程管理”,对组织如何评价过程管理,确保组织战略目标和战略规划的落实作出了具体要求.过程概念是现代组织管理最基本的概念之一.组织的经营结果或价值创造都是通过过程来实现的,卓越的结果来自于卓越的过程,过程绩效是组织整体绩效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或间接决定了顾客与市场、财务、资源等其他绩效.  相似文献   

16.
国家标准《卓越绩效评价准则》(G B/T19580-2004,以下简称《准则》)“4.6测量、分析与改进”,对组织提出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总体要求:(1)说明测量、分析、整理组织各部门及所有层次、过程的绩效数据和信息的方法。(2)说明确保员工、供方和合作伙伴以及顾客所需数据和信息的质量和  相似文献   

17.
吕青 《质量管理》2009,(5):35-36
波多里奇卓越绩效准则第二章“战略策划”条款评审组织战略、战略目标与行动计划的制定,计划方案的展开.以及在环境要求时改变行动计划并付诸实施。本章不仅关注战略与行动计划的制定.也关注组织执行计划的能力。2009~2010准则中,本章将“核心竞争力”作为一个战略性的概念引入。  相似文献   

18.
志科 《上海质量》2007,(11):35-36
四、与“过程管理”、“知识管理”和“过程有效性评价”有关的术语 “过程管理”、“知识管理”和“过程有效性评价”是组织追求卓越经营管理必不可少的过程。波奖卓越绩效准则在“过程管理”、“知识管理”和“过程有效性评价”方面提出了具体、明确的实施和评价要求,以下相关术语的解读,可以帮助读者按照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要求重新加以理解和思考。  相似文献   

19.
波多里奇卓越绩效准则第二章“战略策划”条款评审组织战略、战略目标与行动计划的制定,计划方案的展开.以及在环境要求时改变行动计划并付诸实施。本章不仅关注战略与行动计划的制定.也关注组织执行计划的能力。2009~2010准则中,本章将“核心竞争力”作为一个战略性的概念引入。  相似文献   

20.
实施卓越绩效与转变质量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红 《中国质量》2008,(5):47-48
中国质量协会从2001年开始参照先进国家质量奖的卓越绩效模式开展“全国质量奖”的评选活动.2004年国家推荐标准《卓越绩效评价准则》GB/T19580—2004正式发布。这个标准,“为组织追求卓越绩效提供了自我评价的准则.也可用于质量奖的评价”。中国的质量管理已融人了国际先进的质量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