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厦门市翔安区鳄鱼屿为例,着重探讨了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的核心问题,即:归纳了无居民海岛旅游资源的特点,进行了无居民海岛鳄鱼屿的旅游项目创新设计,并在鳄鱼屿旅游开发的环境影响因素识别的基础上,提出了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在旅游项目规划期、项目施工期和项目建成运营期三个阶段中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厦门市翔安区鳄鱼屿为例,着重探讨了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的核心问题.即:归纳了无居民海岛旅游资源的特点.进行了无居民海岛鳄鱼屿的旅游项目创新设计,并在鳄鱼屿旅游开发的环境影响因素识别的基础上.提出了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在旅游项目规划期、项目施工期和项目建成运营期三个阶段中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人口分布不合理,区域经济活动的种类和强度超过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范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环境承栽力约束日渐突兀的重要成因.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引导人口向城镇集中,并以生态城镇建设为准绳,将城市经济活力控制在区域的资源环境承栽力范围内,是化解资源环境承栽力约束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美国无居民海岛开发中的“分而治之”、保护优先开发模式、重在综合性的开发机制以及“公地信托”模式,形成了美国颇具特色的无居民海岛集中管理模式.美国的海岛集中管理体制的形成是其长期奉行追求协调和高度重视无居民海岛战略价值的海洋政策的结果.美国无居民海岛丰富的立法例和司法实践表明,美国无居民海岛管理体制的核心是保护优先原则,并且适度追求“保护与开发”的平衡性.就中国无居民海岛的管理体制而言,应该构建富有中国特色的“集中统一”管理体制,深化和完善无居民海岛的行政建制是构建中国无居民海岛集中统一管理机制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人口分布不合理,区域经济活动的种类和强度超过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范围,是经济社会发展受资源环境承载力约束日渐突出的重要成因。协同推进主体功能区和生态城市建设,引导人口向城镇集中,同时将城市经济活动控制在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范围内,是化解资源环境承载力约束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李伟国 《发展研究》2007,(11):46-47
海岛作为国防的前沿及海洋资源和环境的核心点,具有极高的国家权益、安全、资源和环境价值.随着世界海洋管理开始注重向海岛发展,海岛的开发建设已引起国家领导和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在加快海岛开发建设的大环境下,福建应当抓住机遇,有所作为,加快海岛特别是重点海岛的开发建设.  相似文献   

7.
居民对海岛环境与发展感知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陈金华 《经济地理》2008,28(1):131-135
居民的环境与发展感知是评估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文章对福建省东山岛居民进行环境与发展的感知调查显示:当地居民意识到教育、医疗卫生、就业、自然环境保护等是海岛环境与发展的主要问题,但对其认识存在不确定性,而持续的能力培训、环保教育和必要的经济措施是改善居民环保意识、参与海岛发展的主要手段;政府应当实行与大陆不同的海岛发展政策,制定相应法规,如海岸带综合管理、景区环境容量控制,重视教育、医疗和公共环境卫生,并监督其执行。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2003-2011年的文献分析,发现国内无居民海岛保护与利用研究主要集中在无居民海岛资源及特征、存在的问题、可持续发展、保护与利用的意义、开发利用需处理的关系、开发利用的可行性评价、开发利用的相关法律问题、开发利用的模式及措施8个方面;同时还可看出:理论研究滞后,实践推动明显;研究内容丰富,渐成理论体系;宏观视角偏多,微观个案欠深;定性研究普遍,定量分析较少.今后,需在研究视角、研究深度、研究方法上深入探索,以丰富和完善我国无居民海岛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9.
张治华 《经济论坛》2010,(1):102-104
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向沿海地区集中,海岛逐渐成为重要的经济发展载体。特别是在低碳化的发展背景下,海岛的开发利用被认为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但在开发的过程中,海岛地区普遍面临土地供需矛盾突出、生态环境受损、发展不可持续等问题。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通过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配置,综合考虑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等目标,是解决此类问题,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以舟山为例,系统分析了海岛地区资源环境和土地利用的特殊性,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多目标土地规划方法,对其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优化。由此引导舟山的可持续发展,也为其他海岛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10.
无居民海岛开发项目资金需求大、建设周期长,而实践中可利用的融资渠道单一、融资成本高,导致一些项目投入产出不成比例、风险较高,融资成为无居民海岛开发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根据无居民海岛开发项目的融资特点,结合国外开发海岛的融资经验,提出建立分阶段融资模式,构建以财政资金、海岛出让金、政府债券、捐赠等为来源的产业基金解决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企业资金、银行信贷、民间资金为主体来源的社会资金满足应用设施建设的资金要求的多元化融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