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关于构建复合型森林保险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林业已进入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阶段,林业的改革与发展迫切需要保险的支持。通过对我国森林保险现实情况的分析,明确了公共财政扶持在森林保险事业的发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作用,进而提出建立"以政策性森林保险为基础,商业性森林保险为补充的复合型森林保险体系"的总体思路,以期通过构建政策性森林保险平台带动商业性保险的开展,逐步建立完善的林业灾害防救体系,保障林业生产,实现兴林富民。  相似文献   

2.
我国森林保险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历经启动、停滞、复苏和成长阶段;从未来发展态势看,森林保险发展潜力巨大。文章针对森林保险政策实施过程中保险需求不足与相关影响因素约束之间的困局,构建将森林保险的潜在需求转化成有效需求的理论框架,基于湖北省林农的调查数据,采用Probit模型分析了林农森林保险需求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户主受教育程度和家庭经营林业年限对森林保险需求影响不显著;林业经营性收入占总收入比重、森林保险认知态度、林业灾害损失率、森林保险费率、财政森林保险保费补贴比例、森林保险保障水平对森林保险需求有显著影响。为此,提出要加大对政策性森林保险宣传、科学厘定森林保险费率、加大财政森林保险保费补贴力度、提高森林保险保障水平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森林保险在我国是一个刚刚起步的新生事物,但这项工作一开始就显示出它强大的生命力。对加速林业生产建设,保护森林资源及林木所有者的经济利益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因此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欢迎。本溪的森林保险是由市、县森林保护站办起来的。1984年10月份开始酝酿和筹备,1985年5月正式开展了森林保险业务。6月已有7个国营林场报名,6月末本溪市、县森林保护站与这些国营林场签订了森林保险合同,到9月末又有10个国营林场、1个林业学校加入了森林保险。投保的山林面积达454,530亩,收保费32,700元。1985年8月19日九号台风加之伴随而来的洪水袭击了本溪地区,造成部分人工落叶松林和天然林风倒和风折,  相似文献   

4.
关于进一步拓展森林保险业务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刘畅  曹玉昆 《林业经济问题》2005,25(4):237-241,246
林业是国民经济重要产业,但同时又是个充满风险的产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森林保险,是恢复和稳定林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经济手段。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本文从拓展森林保险业务的必要性入手,在分析了我国森林保险业务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应建立健全森林保险保障体系,并对森林保险标的、责任、保险金额、期限、赔付处理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森林保险作为林业管理风险的重要手段,1982年我国开始进行森林保险理论与方法的探讨,并在1984年开始进行森林保险试点工作。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这使得人们对发展森林保险的必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特别是2009年中央林业工作会议和2010年中央1号文件中均有体现。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期望效用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可能影响林业企业对森林保险支付意愿的因素,并利用福建省95家林业企业的调查数据对林业企业参与森林保险的意愿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Logistic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目前林业企业整体上对森林保险有强烈的需求,但是由于森林保险产品和补贴政策设计不合理,尤其是保障水平过低,保险服务无法令投保人满意,导致林业企业投保意愿不强烈。建议通过明晰企业产权结构和转变经营机制,增强林业企业盈利能力,创新森林保险产品,改善保险公司服务水平,优化保费补贴政策和建立林业信贷与保险互惠机制等措施来提高林业企业投保意愿。  相似文献   

7.
开展森林保险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国以来,森林资源的天灾人祸加森林火灾、病虫害等自然灾害以及乱砍滥伐等都给森林资源造成严重损失,直接影响林业生产的发展。对这些森林灾害的发生虽然可以通过加强防护而力求减少,但仍具不可避免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通过保险这种经济手段为遭受灾害的森林经营者提供及时的经济补偿,解除他们经营森林的后顾之忧,以有利于森林资源再生产的稳步进行。为了探索适应我省林业生产发展的森林保险方法,1985年6月,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经济研究所和省地保险、林业主管部门对邵武市的森林保险进行了联合调查,并确定在邵武市进行试劳。本又…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对湖南省郴州市森林保险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郴州市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和森林灾害风险特点出发,提出:完善现行政策性森林保险制度要对公益林、商品林森林保险实行分类经营;创新森林保险产品,加快构建适应林业不同风险特点的森林保险产品供给体系;开展森林保险风险区划,实行差别森林保险费率;建立公共财政支持的多层次多渠道森林巨灾风险分散政策制度;探索、完善适应政策性森林保险业务扩展的保险、林业协保运作模式;制定林业信贷、补贴、林权流转抵押限定政策,健全森林保险参保引导机制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
基于开展森林保险保费补贴政策的23个省(市、自治区)2014—2018年面板数据,在分析正向激励效应与负向抑制效应下的森林保险保费补贴政策产出效应传导机制的基础上,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与面板数据模型从林业产出视角分别对全国层面、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森林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实施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森林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存在产出激励效应,且存在1期滞后;同时,森林保险保费补贴对林业产出的促进效果受影响于林业风险,风险水平的上升会抑制保费补贴政策对林业产出的促进作用;森林保险保费补贴政策产出激励效应及林业风险对补贴政策产出激励效应的影响均存在区域差异性。最后,提出实施保费补贴差异化、逐步提升保障水平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森林保险》是在发展林业商品生产,提高森林经营水平和森林保险工作正在起步的新形势下,由中国林科院林业经济研究所编著的一本新书,书中较详细地介绍了森林保险的目的,意义、作用;森林保险的基本理论、特点,林木损失率的计算与补偿以及开展森林保险应注意的若干问题,同时还介绍了我国平原农区、集体林区及国有林区开展  相似文献   

11.
森林保险市场供求失衡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运用市场供求平衡原理,从森林保险市场失灵的价格因素、森林保险的双重外部效应、森林保险的公共性以及财政补贴对森林保险的效应4个方面分析了森林保险市场供求失衡的原因,并提出了完善森林保险市场的建议,如国家立法、开展林业合作经济组织、政策性和商业性保险相结合以及森林保险产品设计的市场化等。  相似文献   

12.
关于开展政策性森林保险的建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论述了森林保险作为重要的林业风险保障机制,在减少林业投融资风险,实现林业、银行业与保险业互惠共赢方面具有的重要意义。从林农与保险公司的不同角度,考查了当前我国森林保险开展情况及面临的两难境地,提出了开展政策性森林保险的建议。即将其纳入国家政策性保险保费补贴范围,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实行税收优惠,确定承办的保险公司,因地制宜地确定承保责任范围和保险费率。  相似文献   

13.
为了加强森林灾害事故管理,为损失提供经济补偿,保证森林资源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必须将森林资源纳入保险体系。这是1985年4月23日至26日在广西桂林市召开的首次“全国森林保险工作研究座谈会”上提出的观点。与会同志充分估价了森林灾害对于培育和扩大森林资源的严重威胁和开展森林保险工作的意义,认为森林保险是在林业商品生产发展的新形势下,用经济办法加强森林资  相似文献   

14.
林业是弱质性产业,其生产经营过程漫长且容易受到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山东省为保障林业经营者经济利益,激发林业生产和自然生态保护的积极性,于2013年开始试点政策性森林保险。当前山东省政策性森林保险面临法规不完善、供需双向不足、保费补贴种类少且结构缺乏灵活性、查勘定损困难等诸多现实困境,建议通过推动建立政策性森林保险法规体系、提高林业经营者的风险意识、增加森林保险供给主体及产品种类、优化政府保费补贴结构、完善森林保险的配套设施等方式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5.
刘畅 《绿色财会》2005,(11):28-29
一、开展森林保险对林业建设的作用 森林保险是以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等林木及砍伐后尚未集中存放的原木和竹林等为保险标的,对整个成长过程中可能遭受的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经济保障的一种保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森林保险是恢复和稳定林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经济手段.  相似文献   

16.
森林保险作为一种林业发展和保护制度,对相关法律的依赖程度相当强。森林保险的特殊性,使森林保险需要专门的法律来规范。我国没有专门的森林保险的法律法规,森林保险始终被包容在商业性保险公司的体制中,使之难以发展。目前我国森林保险立法的条件已基本具备,加快森林保险法律建设不仅必要而且可行。  相似文献   

17.
我国森林保险发展缓慢的深层次原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我国森林保险发展缓慢的原因与森林保险发展过程中信息不对称问题,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现象突出使得保险公司保险产品供给不足,林农投保需求减少,投保积极性不高,导致森林保险发展缓慢。通过对森林保险中的主体行为博弈分析,指出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政策性森林保险,更适合当前林业发展的需要,并给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为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建立完备的林业防灾减灾体系,提高林业抵御风险能力,促进林农增收致富,发展现代林业,实现湖北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文件精神,2013年湖北省在14个县(市)开展了政策性森林保险试点工作。为做好试点工作,省林业厅与相关承保公司签订了《共同推进森林保险的合作框架协议》,与省财政厅和保监局联合下发了《湖北省中央财政森林保险保费补贴试点实施方案》(鄂林改[2013]1号),并进行了相关人员的培训。可以说,开展政策性森林保险试点工作,是林区政府和林农盼望已久的大好事。下面对开展试点工作的有关情况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19.
总结政策性森林保险投保理赔、保险金额和费率、林业经营主要风险等情况,调查和分析林农对政策性森林保险需求等情况,分析近几年来森林保险工作中存在保险费率高、保障水平低、理赔较难、林业部门缺乏经费保障等问题,提出了调整森林保险费率和赔偿标准,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创新森林保险产品,建立以保险为手段的融资机制,健全森林防灾减灾体系,引入承保竞争和考核机制,探索森林互助保险,进一步创新和完善政策性森林保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森林保险是我国农业保险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降低受灾损失和为林业改革提供保险保障两方面的作用。由于存在市场失灵,为了更加广泛地对营林户提供保险保障,需要国家对经营森林保险业务的商业保险公司提供政策支持。通过对福建省森林保险工作的研究,总结了所观察到的市场失灵现实表现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