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语言是文化的栽体,是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文化又反过来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同时丰富了语言的表达形式.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因此,在英语学习中就不能忽略学习文化背景知识的重要性.了解和掌握所学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可帮助我们把握文章的主旨,理解文章内涵;了解和掌握文化背景知识,可充分激发我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及欲望,拓宽文化视野;了解和掌握文化背景知识,有助于提高英语表达的准确性,培养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2.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约定俗成的。要学好外语,英语学习者只有充分而深刻地了解该语言赖以生存的历史、文化、宗教等背景知识,置身于有关的文化背景之中,才能充分理解反映这种文化的语言。因此,在英语学习中就不能忽略学习文化背景知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万利稳 《魅力中国》2010,(31):71-71
一、注重传输人文知识 人文知识是人文素质中最基本的内容和层次。中学语文教材既是各种语文知识的载体,也是各种文化知识的载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知识,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语文教材既是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范本,又是了解和吸取中外社会、政治、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知识的教材。语文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的实际,结合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4.
陈浪 《魅力中国》2010,(23):316-316
语言是文化知识的载体,语言的消亡和语言载体的损毁都会造成以该种语言记载的文化知识的流失。翻译以另一种语言备份了源语言包含的文化知识,使得这些文化知识得以保存并传承,对后世了解和研究这些文化知识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陈雪莲 《开放潮》2005,(9):102-103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约定俗成的。我们学习、应用外语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通畅的对外交往、相互学习,更好地服务于本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事业。  相似文献   

6.
白俊胜 《西部大开发》2010,(4):132-132,149
传统英语教学往往将语言本身作为教学研究的对象.但语言的习得更着重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而交际的过程是人们运用语言知识和社会文化知识传递信息的过程。学习语言与了解语言所反映的文化背景知识是分不开的。在语言教学过程中游移默化地传授文化知识,让学生感受英语国家的文化氛围。英语教师须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使用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在各种学习资源俯拾即是的现代社会,我们对国外邻居的了解却少之又少.社会风貌、文化习俗、语言溯源、历史发展等都会形成种种障碍,让很多学习者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留下缺憾,如果想要畅谈英语国家的文化,就要了解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明白其语用语境,避免语用失误才能实现更好的语言交流,回避文化冲突带来的各种影响.  相似文献   

8.
张春霞 《魅力中国》2014,(1):218-218
英语是一门语言,也是一种载体,它可以成为传播文化的一种很好的介质。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该不断的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文化和语言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语言学习过程当中掌握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可以促进语言的学习,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因此在中西方语言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的不同,导致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不应该只是注重词汇、语法等知识的学习,还要让学生了解西方的文化,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准确地理解英语,更加熟练地运用英语。  相似文献   

9.
付小容 《魅力中国》2013,(5):228-228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要想保持英语的纯正,就得多让学生了解西方的文化,不要单纯的死记硬背,忽视了这门语言的文化性。学习英语知识、掌握英语技能、提高英语运用能力与熟悉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密不可分。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有意识、有计划地进行跨文化教学是语言学习本身的内在需要,是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需要,还是对本族文化加深自我认识的需要,同时也是新课程的教学目标和素质教育的要求。然而,长期以来,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着忽视跨文化教学的现象。这导致高中学生对英美文化知之甚少,以致造成交流障碍。  相似文献   

10.
大学英语教学渗透文化背景知识的重要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外语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获得交际能力。语言与文化紧密联系。语言的使用离不开特定的社会环境。不同文化层上的语用失误贯穿于英语学习和使用中。因此,语言教学必须渗透文化背景知识,使学生建立相应的文化认知系统。排除跨文化交际障碍,真正有效地掌握语言。  相似文献   

11.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镜象.学习语言的同时应了解语言使用国的国情文化,才能更好的掌握语言.在外语教学中,纯语言性的释义是不够的,对语言单位完整而全面的讲解中既应包括语言知识,也应包括国情文化知识.  相似文献   

12.
英语口语学习中文化学习重要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学习与文化学习也是相辅相成的,语言学习离开了文化学习就显得毫无意义.文化学习在英语口语学习中同样占有重要地位并起着决定性的推动作用,因此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培养文化意识应贯穿在英语口语的学习中,加强礼仪文化、交际文化、知识文化的学习,增强学生语言文化意识,培养语用能力.  相似文献   

13.
唐晓丹 《发展》2011,(2):146-146
一、现代信息技术的利用 信息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让学生犹如置身于自然的语言环境之中,在不知不觉中理解和掌握知识,全方位体验英语的社会文化,并在不知不觉中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英语课的实践性和趣味性,这是我们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4.
语言,作为传承同一文化民族的交际工具,是对文化本身、文化表现形式、人们风俗习惯以及生活方式最可见的和最有效的说明和呈现。语言是一种交际性工具,在外语学习中我们不仅要注重外语技能和外语知识的传播,更要注重加强法国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从多侧面掌握目的语的文化知识。  相似文献   

15.
北京话     
赵大年 《首都经济》2005,(10):90-91
有学者提出:人类的本质是沟通。我们都是社会的人,不是孤独的鲁宾逊。人类的生产、贸易和知识传播,都是社会活动,彼此沟通思想.才能分工协作.因此语言就成了人类使用得最广泛、最重要的工具和文化载体(文字也是书面语言)。  相似文献   

16.
英语阅读教学既要重视传授英语语言知识,更要重视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运用语篇分析来进行英语阅读教学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大意,把握文章中心,有助于学生逐步形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提高他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同时又是文化的载体。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增强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培养学生的“文化创造力”,能使跨文化交际变得和谐且有成效。  相似文献   

17.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和文化载体,它的每个层面都蕴含着文化因素,尤其是词汇,承载了大量的“民族文化积沉”。英语作为英美文化信息的载体和英美文化客体的表现形式,深深地刻上了英美社会所独有的文化印记。透过英美文化这面折射镜,我们可以了解英美独特的社会发展进程和特有的历史文化现象。语词的语义的生成既有其约定俗成的特性,又有一定程度的理据性。  相似文献   

18.
宗教是文化的一部分,渗透到社会文化生活的层层面面。从广义上讲,宗教的历史也就是一部人类文化的历史,而语言又是某个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的裁体。研究佛教与基督教对东西方文化的影响,可以正确的认识宗教的作用,以利于我们了解彼此的语言、文化背景、思维方式、价值观,以利于我们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避免产生文化误读现象,从而更有效地进行交流和增进了解,推动东西文化交流向更广泛、更深刻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及了解文化的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语言是学习文化的主要工具,人在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获得整个文化;文化知识影响到语言学习者的各个学习阶段,对学习者变得越来越重要.文化教学的策略是创造一个真实的教室环境等.  相似文献   

20.
传统语文教学的知识记忆模式及其学习质量的少慢差费早已无法适应当今知识激增的信息社会对人才要求。语文学科是中学文化基础课程中基础性、工具性、人文性、综合性最强的一门学科,不能否认精华语言材料和语文知识的积累是形成语文能力和其他素质的基础。但是,长期以来中学语文阅读教学遵奉以文章结构解析范文思想内容,以知识记忆积累训练为主的方法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