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产业转移是实现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目前我国西部地区实现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历史机遇下,新疆迎来了承接产业转移的黄金期,但产业转移在推进地区经济增长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本文立足于新疆承接产业转移与脆弱生态环境的现状,分析了新疆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带来的环境问题,并利用实证手段证明新疆承接产业转移与环境问题存在着密切关系。由此提出新疆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根据东部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特点,分析新疆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优劣条件,提出新疆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思路,为新疆的经济规划和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顺利召开以及全国对口援疆工作的全面开展,为农十二师承接国家东中部产业转移、参与国内外合作与竞争带来新的机遇,尤其是经过“十一五”发展,农十二师上下已形成加快推进城市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共识和决心,具备了推进“三化”建设的资源基础和动力.  相似文献   

4.
承接产业转移是推动经济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目前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差异很大,引导并且吸引东部地区“转出”产业并落户新疆是促进新疆经济发展的契机。本文从产业转移基本理论入手,对新疆承接产业转移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新疆石河子市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了新疆石河子市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金融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应从健全金融体系、构建担保机构、完善信贷制度、创新业务品种等方面着手,发展金融服务和配套建设,实现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促进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有效融合,进而推动新疆石河子市经济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6.
2010年中央提出了援疆政策,引导内地各省份对口支援新疆发展。每年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召开,为谋划新疆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兵团积极推进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工作,促进了转移企业本土化的发展,优化了兵团经济结构,壮大了兵团经济实力。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这为兵团承接产业转移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兵团如何更好地推动转移企业本土化的问题已经迫在眉睫。本文结合转移企业本土化问题的提出,分析了转移企业本土化存在的问题和推动转移企业本土化的有利条件,总结出了推动转移企业本土化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当前,安徽正在大规模地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这给安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当然,安徽产业承接中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产业承接的层次不高,承接产业转移与推进产业升级没能实现有效结合,从而制约和影响了安徽产业升级的步伐和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对此,文章在讨论了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安徽产业升级的相关问题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文章客观分析了新常态下河南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指出河南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成因进行了深度剖析,进而提出新常态下河南加快承接产业转移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9.
文章在认真研究长三角产业转移趋势的基础上,分析了宣城承接产业转移的选择。实证分析证明,宣城示范区与长三角存在产业发展层次的互补。基于此,文章提出加强自身吸纳与承载能力建设,把握好转移产业的层次与承接地优势产业的配套,培育转移产业发展的支撑点和平台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承接产业转移是落后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方式。河南省在承接产业转移中成绩斐然,经济社会效应已经显现,然而其间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某些因素的存在还制约着河南省对产业转移的承接,并阻碍其效应的发挥。本文重点分析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文章基于对产业转移规律的研究,介绍了产业转移的动因理论,探讨了产业转移的形式和承接方式,指出了安徽两个省级集中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定位难点,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受棉花资源、区位等优势以及国家宏观政策的引导,新疆成为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主阵地。正值产业转型与优化关键期的新疆,应抓住"一带一路"背景下产业发展的契机,积极推进"新疆纺织业带动百万人就业"工程的实施,以增加就业为导向,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实现经济增长与社会长治久安的协调发展。本文通过对"新疆纺织业带动百万人就业"工程的实施成效分析,探索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转移的规模不断扩大,如何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成为时下热点话题。本文结合国内承接产业转移现状,试图从产品机构、组织结构、三产内部结构、支柱产业及产业布局结构等方面,分析承接产业转移如何促进迁入地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机理,希望对安徽积极有效承接产业转移提供相应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产业转移的大潮中,对于安徽承接什么,用什么承接,如何承接,文章进行了认真分析,提出必须准确把握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总体趋势和其内在规律,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更加有效的措施,主动参与区域合作,有效承接产业转移,在争夺产业转移项目中抢占先机,实现安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5.
如何通过承接产业转移推动地方转型发展,需要分析境外资本向我国转移的态势与效应,也需要把握境内产业转移的态势和本地特点。就马鞍山承接产业转移的工作来看,有十个方面有待加强和改进。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西北五省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FDI)、境内区外资金(RIT)、泰尔指数组间差距为变量,建立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定量研究西北五省2000-2014年承接产业转移与区域经济差距的关系。研究表明:西北五省通过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显著缩小了与东部地区经济差距。当考虑人力资本变量时,发现该区域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存在着人力资本门槛效应;而承接国内产业转移时,人力资本存量与经济差距存在"U"形关系。  相似文献   

17.
王文龙 《农村经济》2007,(8):105-107
随着中国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经济扩散效应日益明显,产业转移开始加速,中型城市由于其特殊的条件而成为这次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者,也成为农民转移的首选地,我们必须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进一步完善中型城市的软硬件环境,加速农民的城市化进程,早日实现城乡的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长三角产业升级带来的产业梯度转移为安徽经济发展提供了契机,安徽产业梯度状况为承接产业转移创造了必要条件,但安徽产业集群水平偏低,竞争力水平不高,承接产业转移需要在优势产业发展上做出相应的调整布局。  相似文献   

19.
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中,河北省积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推进三地经济均衡发展。产业转移过程中,金融支持至关重要。河北省金融制约对于承接产业转移具有很大的负面作用。研究产业转移中的金融支持效应,认为金融市场能够聚敛资金、优化配置、调节需求、反映信息、推进产业转移。对河北省承接产业转移时金融制约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给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第八师石河子市为研究对象,以2003-2012年数据为基础,在分析第八师石河子市承接产业转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对承接产业转移现状进行合理分析。基于分析的结果,文章分别从经济增长、生产效率提升、产业结构优化和就业增加等角度分析承接产业转移对石河子市带来的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