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银行生存之根基,以国家为根,依客户为基;银行经营之命运,以经济为命,依财富为运。中国式银行经营是国家调控与自由市场相结合的写照,一边受信贷规模、利率与政策的管理调控,一边随市场状态、资金变动与客户需求而起舞,“看得见”与“看不见”的两只手都得充分关注应对,机会、策略与风险尽在其中。向来是,经济发展则市场需求繁荣,货币增长则金融资源丰裕,银行经营才如鱼得水,发展转型方绘声绘色。未来中国银行业发展紧紧依附于国民经济,一个健康的银行业既是经济的核心命脉,又是金融业强大的基础。中国经济的快速、稳定、持续成长,为金融业发展造就了一个有效市场,客户丰富多彩的金融需求,构筑起银行业成长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2.
《中国投资管理》2007,(1):61-61
为实践“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围绕建设“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电子银行的发展战略,中国建设银行在上市一周年之际,隆重推出新版网上银行个人客户银行(以下简称“新版网银”),并于2006年10月28日凌晨正式切换上线。[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银行流程转型的IT架构支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顺应国际、国内银行业发展潮流,从客户需求出发,突出业务流程、组织流程、管理流程的整合,是未来商业银行推动业务经营转型,实行精细化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流程银行”对“部门银行”是一次颠覆性改造,在商业银行向“流程银行”转型过程中,信息技术不仅是转型的催化剂,也是实现成功转型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中国零售银行经历了迅猛发展,如何从“以产品为中心”转型为“以客户为中心”,从“规模扩张”转型为“基于客户体验的高质量发展”,成为零售银行业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总结出中国数字化零售银行业蕴含的全渠道、手机银行超级应用、财富管理、数字技术赋能客户体验四大关键主题,为中国零售银行如何有针对性地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型提出了建立客户洞察与细分能力、打造无缝式客户旅程体验、人机协同创造令人愉悦的个性化互动三大发展阶段的指南。当前银行零售行业竞争日趋激烈,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本文为打造客户体验卓越的数字化零售银行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5.
《现代金融》2014,(8):36-37
银行同业间的竞争主要是争夺客户资源,现代金融服务理念也强调客户的重要性。客户是银行经营的核心资源,是银行效益的主要来源,更是银行发展的基础。客户作为银行价值链的首要环节,后续环节都要以客户需求来驱使,既要动员银行客户经理从"经营业务"转向"经营客户",从"挖掘业务"转向"挖掘客户",真正从思想上重视客户建设、措施上推进客户建设。本文通过分析加强客户基础建设的各个渠道,推进银行转型发展进程,以此提高客户满意度、忠诚度,最终实现农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前,国内银行信用卡行业已从跑马圈地时代进入存量客户精耕细作时代,面对千万级别的客户和近3万亿元的交易量,如何有效经营存量客户和持续优化交易结构,是发卡银行要面对的迫切且重要的课题。面对新挑战,光大银行信用卡中心积极拓展新思路、开启新征程,未雨绸缪,探索新的客户经营方式,前瞻性布局客户经营转型之路。  相似文献   

7.
服务是银行赖以发展的基础。近年来,建设银行湖北省分行(以下简称湖北分行)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努力提高客户忠诚度和贡献度,以价值创造为目标,提升服务质量,加快业务战略转型和增长方式转变,实现了个人资产。个人负债、个人战略性业务的齐头并进和全面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银行经营的是什么?是客户。产品、业务、营销和服务都是围绕客户转,客户是我们利润的源泉和赖以生存的基础,没有客户银行就失去了发展的基础。所以,为客户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让客户满意是银行永恒的主题。在金融产品、服务日趋同质化的今天,服务能力的强弱、服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银行的竞争能力。 柜面服务是银行的对外窗口,是联系客户的纽带,是作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产品的一个场所。亲和、友善和微笑,是这种模式下吸引客户的重要手段,在很长一段时间,这种方式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直到今天这种服务依然是我们考核网点的一项重要指标。但是,随着经营观念和经营理念的变化,“窗口”的作用随之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它不仅仅是银行吸收存款等业务的一个窗口,已经附加了银行形象宣传、金融产品展示,银行服务功能引导等多重内容。它是银行实力和服务水平的一种象征。因此,做好“窗口”服务工作是事关银行发展的一件大事。[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以客户为中心”是经商之道,是市场之魂,是经营指南。它是银行与客户之间关系的准则,是基本经营理念、方法与动力,银行要力戒单纯业务观点和脱离市场的闭门经营。  相似文献   

10.
随着金融科技全方位、深层次的“破门而入”,商业银行已经站在向数字银行转型的十字路口,业务模式和经营业态正在全面重塑。但以“90后”为代表的年轻一代,似乎正在远离传统银行业。在金融科技的浪潮下,银行该如何与“90后”客户打交道呢?  相似文献   

11.
所谓“2:8”经营法则,即商业银行20%的客户能为银行带来80%的利润和市场份额,探讨和推行这一法则,对商业银行的经营和发展具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所谓“2:8”经营法则,即商业银行20%的客户能为银行带来80%的利润和市场份额,探讨和推行这一法则,对商业银行的经营和发展具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居民金融意识不断增强,投资需求日趋旺盛,零售业务市场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正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商业银行经营的就是服务客户,客户营销是服务客户的手段,客户满意是服务客户的宗旨,是实现商业银行利润的保证。同时,也是构建商业银行体验服务的核心。在零售业务战略转型下的商业银行体验服务涉及了银行、员工和客户,其体验服务特征是银行服务员工、员工服务客户、客户服务银行,从而为银行带来丰厚的利润回报。一、商业银行零售业务战略转型的现实意义。(一)加快发展零售业务正面临历史性的机遇。一是我国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社会财富积累加快,财富分配加速向个人  相似文献   

14.
2006年,建设银行大连分行(以下简称大连分行)作为零售网点转型首批推广试点行,在推广网点转型的过程中,始终围绕网点转型“始于客户,终于客户”的核心理念,求真务实,以科学严谨的态度稳步推进零售网点由核算交易主导型向营销服务主导型转变,努力实践将“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营销理念落实在银行经营的最前线,重点从完善机制入手,全面促进个人银行业务的稳步快速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银行经营对象是客户。银行只有拥有广大的客户群才能成为一个实力雄厚的大银行,这是商业银行不容置疑的经营法则。细分客户就是为了从最基层的基本单位消除客户“贫困”,做大建设银行客户群体,开辟了个人银行零售业务的新境界,以求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商业银行。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农业银行建湖县支行认真贯彻落实“发展、转型、提质、增效”的发展方针,坚持以客户为本,从尽力满足客户需求出发,精心制定经营转型战略与策略.强势进行组织推动,综合业务实现了全面快速发展。该行继2008年在市分行年度综合业务发展考核中名列第一名之后.2009年首季“开门红”竞赛又获得全市第一名。  相似文献   

17.
文章主要论述了三方面的问题,一是如何做好"客户经营",夯实新型银行的业务发展基础;二是如何经营好营业网点,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体验环境;三是如何服务好银行员工,打造新型的银行营销队伍.  相似文献   

18.
今年以来,工行河南安阳分行积极推进个人金融业务经营模式的转变,以着力实施“客户为中心”的营销模式、服务模式和管理模式创新为手段,以总行“打造第一零售银行”的战略部署为指导,以发展“大个金”助推各项业务发展和推进经营转型为重点,浓墨重彩精心绘就“大个金”发展蓝图,努力推动个金业务提速增速良性互动。全行个人金融业务主要经营指标创历史新高,成为全行增收创利的重要支撑。截止6月末,该行储蓄存款新增120181万元,完成省行年任务的262.9%;银行类理财产品销售57398万元,完成计划进度目标的188%;银行卡新增98251张,完成进度目标239.7%;达标理财金账户新增1234户,完成进度目标的206%;电子银行客户新增67517户,  相似文献   

19.
目前,金融市场经营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客户议价能力逐步增强,商业银行原有的规模效益不再突出,客户成为银行最重要的商业资源。树立客户观念,加强客户基础建设,实现银行与客户的双赢,已成为银行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本文分析了现阶段银行客户基础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加快观念转型、明确营销重点、优化营销体系和完善激励机制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加强客户基础建设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如何遵循“二八”定律,根据不同的负债客户对银行创利的贡献大小,划分不同类别,实行差别服务,是农业银行在商业化改革当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结合农行浙江三门农行实际,借鉴国内外其他银行的分类方法,运用成本管理理论,对不同类别的负债客户影响银行经营成本和效益的情况引进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