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在乳清分离蛋白成膜体系中添加甲基纤维素对于油炸薯条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MC浓度1.0%、WPI浓度6%、p H为7、温度70℃、甘油浓度3.5%的优化方案下,薯条的吸油率为5.14%,与未涂膜薯条相比,吸油率下降了48.60%。  相似文献   

2.
以菠萝渣为原料,采用酸水解法制备水溶性膳食纤维和水不溶性膳食纤维.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提取水溶性膳食纤维的适宜条件为:温度80℃,pH值2.0,时间90min,原料:水=1:10,水溶性膳食纤维提取得率为1.10%(以湿渣计),制得成品色泽呈焦糖色,气味较好;水不溶性膳食纤维提取条件为:温度60℃,pH值2.0,时间60min,其得率为5.06%(以湿渣计),成品呈浅黄色,气味淡,其溶胀性高达7.00mL/g,持水力为757%.  相似文献   

3.
研究酸性提取法从榅桲渣中提取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优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工艺条件,各因素对提取膳食纤维的影响顺序为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浸提液p H值。最佳提取条件组合是提取温度70℃、料液比1∶30(g/m L)、p H为2.5、提取时间90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率达11.43%。  相似文献   

4.
利用菠萝渣制备高活性膳食纤维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菠萝渣为原料,采用酸水解法制备水溶性膳食纤维和水不溶性膳食纤维。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提取水溶性膳食纤维的适宜条件为:温度80℃,pH值2.0,时间90min,原料:水=1:10,水溶性膳食纤维提取得率为1.10%(以湿渣计),制得成品色泽呈焦糖色,气味较好;水不溶性膳食纤维提取条件为:温度60℃,pH值2.0,时间60min,其得率为5.06%(以湿渣计),成品呈浅黄色,气味淡,其溶胀性高达7.00mL/g,持水力为757%。  相似文献   

5.
以槲叶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酶碱法提取槲叶可溶性膳食纤维,通过超声酶解过程的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确定其最佳提取工艺;在超声酶解过程最佳提取条件下,通过碱解过程的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得到碱解过程的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超声酶解过程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20、超声时间6 min、酶添加量1.5%、酶解时间60 min;碱解过程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35、碱液浓度0.5%、碱解温度70℃、碱解时间90 min。在此条件下,槲叶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可达27.93%。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西瓜籽为原料,研究了有机溶剂提取西瓜籽油的工艺,利用正交试验探讨料液比、水浴温度、浸提时间对西瓜籽油提取率的影响,确定最佳的提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影响西瓜籽油提取率的因素主次顺序为料液比水浴温度浸提时间,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10、浸提时间25 min、水浴温度40℃。在最佳条件下西瓜籽油取率为50.22%。  相似文献   

7.
以桑葚干果为原料,酸化水为提取剂,超声波辅助提取桑葚干果中色素。采用单因素试验获得相对较好提取参数值,在此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优化桑葚干果色素提取条件,得到超声波辅助提取桑葚干果色素最优条件为:提取液pH为0.7,超声波功率94 W,液料比15∶1(mL∶g),超声波时间50 min,此提取条件下吸光度为1.059。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剑麻渣为原料,对果胶和不溶性膳食纤维进行复合提取工艺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选取影响因素和相关水平,采用正交实验优化得出最佳工艺:料液比1∶15,pH 1.5,提取时间90 min,提取温度90℃;在该工艺条件下,果胶得率为5.70%,不溶性膳食纤维得率为75%。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人们发现膳食纤维对糖尿病、肥胖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而栀子果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因此,研究栀子果膳食纤维的制备及在面制品中的应用也必将成为以后的研究热点。本研究以栀子果壳膳食纤维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对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分析。结果表明,酶法和化学法制备膳食纤维,酶法所得的纤维得率略高于化学法。化学法最优制备工艺为pH 6,温度80℃,加热时间150 min,料液比1∶20,在此最佳膳食纤维制备工艺下,测得膳食纤维得率为13.91%。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以石榴籽为原料,以石榴籽油的提取率为评价指标,研究料液比、水浴温度和水浴时间对提取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石榴籽油的最佳提取工艺是料液比1∶20、水浴温度50℃、水浴时间2 h,在该工艺条件下,石榴籽油的提取率可以达到11.80%;在花生油和猪油的抗氧化试验结果中表明石榴籽油对这两种油脂均有优良的抗氧化效果。  相似文献   

11.
The type of products may affect the quality of oil during deep‐fat frying. The quality changes in pure soybean oil during frying of potato chips and chicken drumsticks were evaluated and compared. The oil was subjected to continuous frying at 180°C for a period of 315 min. The parameters used to assess the oil quality were peroxide value (PV), iodine value (IV), free fatty acids (FFA), refractive index (RI) and colour. The percentage of oil absorbed by the two products was determined. The oil was also assessed visually for any change in colour, viscosity, turbidity, flavour and deposit. Results showed that, for both products, PV, IV, FFA, RI and colour changed significantly with time (P < 0.05). Potato absorbed oil during frying (6.9%), whereas chicken released fat into the frying medium (2.4%). When the rates of change of the various parameters in the oils were compared for the two product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 0.05) were noted for PV and colour only. The oil used during the frying of chicken appeared visually to be at a more advanced stage of deterioration.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竹(浆)纤维和棉纤维的物理化学性质及产品特点,采用不同批次的竹(浆)纤维和棉纤维混和进行试验,确定了用60%硫酸溶解竹(浆)纤维。试验条件为硫酸溶液浓度:60%±0.5%;溶解温度25℃±2℃;溶解时间20min±2min;浴比:1g试样:100~150ml溶剂;振荡速率140±10次/min。棉纤维的重量修正系数d=1.03,从而可准确、便捷地确定竹(浆)纤维/棉纤维混纺产品的纤维含量。  相似文献   

13.
硝酸分解磷矿粉生产硝基节酸磷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硫资源缺乏且需要硝态氮的作物区,可以适当的发展硝基节酸磷肥。硝态氮能直接被作物吸收,属于速效性肥料,可用作追肥或寒冷季节作物施肥。不含重金属离子的废酸与磷矿粉混合后,作为硝基磷肥,既解决了废酸处理问题,又同时副产肥料。采用不足量的硝酸来分解磷矿,生产硝基节酸磷肥,综合分析,较佳的反应条件为磷矿粉与折纯硝酸质量比为1.0~1.2,烘干固化温度120℃左右,烘干固化时间8h。该方法处理后,矿粉分解率74.41%,所得硝基磷肥总养分为25.09%,其中有效磷17.55%,硝态氮7.54%。  相似文献   

14.
本实验以苹果汁的吸光值为指标,探讨了D-异抗坏血酸钠在不同添加量、温度、时间和pH条件下对苹量汁色泽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D-异抗坏血酸钠护色效果的主次顺序为:pH〉时间〉D-异抗坏血酸钠溶液浓度〉温度,D-异抗坏血酸钠对苹果汁护色的最佳工艺条件为:D-异抗坏血酸钠的添加浓度为140 mg/L,处理温度为35℃,放置时间为50 min,调节pH为3。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加入D-异抗坏血酸钠可使苹果汁保持原色不褐变。  相似文献   

15.
为采用响应面优化法对超声波辅助提取冬虫夏草多糖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单因素实验,确定影响提取率的几个因素的大概范围,即超声波提取功率、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料液比。然后设计响应面实验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通过查阅文献,选定蒽酮-硫酸法测定冬虫夏草多糖含量,在490 nm的波长下测定吸光值,算出多糖含量,以此作为响应面设计的响应值。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冬虫夏草多糖工艺参数为超声波功率为300 W,提取时间为30 min,提取温度为45℃,料液比为1/50。在此参数下冬虫夏草多糖提取率最大。  相似文献   

16.
氢氧化镁具有阻燃、消烟、填充多种功能,是一种重要的无机环保型阻燃材料。实验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对氢氧化镁阻燃剂进行了湿法表面改性研究,对改性前后的氢氧化镁粉体进行了黏度、吸油值、堆积密度及红外光谱等表面物化性能表征,从而确定最佳的表面改性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对氢氧化镁的最佳改性时间为60 m in,改性温度为90℃,改性剂用量为2%。改性前后氢氧化镁粉体红外光谱图的对比分析显示氢氧化镁表面有新的化学键形成。  相似文献   

17.
以巴山脆李为原料,对真空油炸脆李片加工过程中的预处理工艺进行研究,以切片厚度、漂烫时间、漂烫温度、冷冻时间为影响因素,进行正交优化试验,得出巴山脆李片最佳预处理工艺为:切片厚度2.5 mm,漂烫时间3 min,漂烫温度95℃,冷冻时间12 h。  相似文献   

18.
纳米碳酸钙由于价廉、无毒而广泛应用于橡胶工业、塑料工业、造纸工业、涂料工业等各个方面。但纳米碳酸钙粒子表面亲水疏油,与高分子材料相容性差,需进行表面改性。采用硬脂酸钙对纳米碳酸钙进行表面改性处理,通过红外光谱、吸油值、活化指数对改性前后的纳米碳酸钙进行了表征和分析,考察了改性剂用量对纳米碳酸钙粉体改性效果的影响,从而确定了改性剂的最佳用量。在改性温度为90℃,改性时间为30 min条件下,硬脂酸钙改性剂的最佳用量为纳米碳酸钙质量的2.5%。IR分析表明硬脂酸钙与纳米碳酸钙发生了吸附。  相似文献   

19.
本实验以黑玉米为原料,研究超声辅助提取黑糯玉米醇溶蛋白的方案,设计单因素试验和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用BCA方法测量醇溶蛋白的含量,结果表明:在30 min,30℃,乙醇浓度为60%时,醇溶蛋白的提取率最高。  相似文献   

20.
为优选杜仲叶中绿原酸的最佳提取工艺,选取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波时间、浸泡时间等为影响因素,先通过单因素试验提取绿原酸,然后通过正交试验法优化提取参数。结果最佳提取条件:乙醇浓度40%,料液比1∶35,超声波时间30 min,浸泡时间60 min,此条件下绿原酸的得率为8.041 8 mg/g。结论杜仲叶中富含绿原酸,优化杜仲叶中绿原酸提取工艺,可为绿原酸的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