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全球化的发展,创意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日本是亚洲创意产业发展最发达的国家。1996年,日本提出“文化立国”的战略构想,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其创意产业发展迅猛,国际竞争力大大提高。本文通主要分析日本发展创意产业的概况与经验,并得出一些对我国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1998年英国正式提出"创意产业"这个概念后,该产业迅速成为各国极具活力的经济增长驱动要素。从国际创意产业的发展历程来看,英国、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都堪称典范。这些国家创意产业的迅猛发展都离不开政府种类繁多的助推政策。我国创意产业起步较晚,在理论研究和产业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文章通过分析创意产业"3T"理论对各国的发展路径进行梳理将对我国如何健康快速的发展创意产业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刘键  白素霞 《宏观经济研究》2021,(11):70-78,138
数字创意产业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本文从教育、创新、市场、环境、成长5个维度,提出评价数字创意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模型和方法,应用机器学习的贝叶斯网络技术,分别分析了中国、美国、日本等7个国家的数字创意产业竞争力状况.接着简要介绍了中国、欧盟、美国、日本4个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数字创意产业发展状况.本文归纳了中国数字创意产业发展的瓶颈,提出了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助力中国传统文化创新发展,赋能共同富裕、加强自主创新,造就新时代数字创意高级人才的发展对策,为中国数字创意产业发展政策的完善以及国家数字创意战略和宏观指导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马燕坤 《发展研究》2013,(12):93-96
创意产业是在全球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业态,被誉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目前,创意产业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发达的创意产业已成为世界城市的重要特征之一.我国的创意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并越来越受到重视.继北京、上海、广州之后,我国各大城市都积极发展创意产业,建立创意产业集聚区.虽然初具规模,但其国际竞争力和世界影响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梳理和分析伦敦和纽约的创意产业发展情况和经验,提出中国城市发展创意产业的对策建议,对于中国加快创意产业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和世界影响力,建设国际化“创意城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国际化战略转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一个国际文化战略全面竞争的时代.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形成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世界进程的重要力量,已被世界各国高度重视.本文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和特征,提出了只有进行国际化战略转型,才能提升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创意产业城市集聚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创意产业在全球蓬勃发展,成为21世纪城市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综观全球,创意产业呈现出明显的城市集聚发展趋势,其集聚模式多种多样.根据集聚形成的机制、要素特征、推动主体和空间布局的不同,创意产业城市集聚模式有所不同.与传统产业集聚相比,创意产业城市集聚具有集聚主体的创造性、对"三T"型城市的根植性、知识文化产品生产与消费相结合以及独特的城市功能.基于创意产业城市集聚论的集聚化发展战略,不仅是创意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而且是现代城市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7.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前赡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陈汉欣 《经济地理》2008,28(5):728-733
创意产业在国际上的兴起,被认为是继高新技术产业后的经济发展又一个新增长点.文章认为,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的新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提法比较适合目前我国的国情.文章简要阐述国际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简况后,重点分析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我国今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40字的战略思想与方针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8.
亓雯 《时代经贸》2009,(11):62-63
文化创意产业自上世纪90年代作为一个新的产业概念被提出以来,得到了很多国家特别是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重视,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和政策,文化创意产业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也逐渐显现出来。发达国家的成功加深了我们对文化创意产业价值的熟悉,从21世纪开始,国内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呼声日渐高涨,文化创意产业的国际贸易发展迅速,因此如何提升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在分析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提升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上海创意产业空间集聚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创意产业园区是一种新的生产空间组织,1990年代末以来在一些国际著名大都市中发展迅速.文章试图通过分析上海创意产业园区的空间演变、形成机理、网络关系,研究上海创意产业园区的时空变化规律.研究表明,上海创意产业园区是都市工业园区的伴生与再升级,空间形态上则由黄浦江和内环线围合而成的半环状地带和苏州河沿岸地带,向东北、西南地区地带拓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旧城空间秩序优化、创意阶层兴起并集聚是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的驱动力,而园区内部组织的网络关系是维持其运转的支持力.  相似文献   

10.
创意产业: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飞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尽管创意产业是近几年兴起的一个新产业,但却在实践中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发展空间,并成为世界很多发达国家极力推崇和发展的产业部门.本文在分析过去"中国制造"给我国经济带来诸多问题和困境的基础上,引入创意产业的概念和内涵,进而提出发展创意产业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过渡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当今时代经济飞速发展,第三产业也处在高速发展的阶段.由此带来的从属于第三产业的生产性创意产业也处在快速发展的进程中.由于产业分工,出现了产业集群,而产业集群的出现也与生产性创意产业之间存在相互的紧密联系,产业集群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推动生产性创意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生产性创意产业也能够促进产业分工集群的发展.本文以大湘南示范区为例,对产业分工和生产性创意产业供需之间的供需关系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文化创意产业概念辨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庆阳 《经济师》2010,(8):57-58
文化创意产业同文化产业、创意产业既密切联系,又相互区别。在概念的定义上,"文化创意产业"应该理解为由"文化"和"创意"作为共同的定语来修饰"产业"比较合理。"文化创意产业"是同时具备"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特征的产业,是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的"交集",文化创意产业概念强调文化积累和科技创新的融合。  相似文献   

13.
刘亮 《资本市场》2007,(1):92-93
<正>文化创意产业是座富矿,值得深度开掘。风险投资就是掘金者中的一部分。记者注意到, 2006文化创意产业国际发展论坛上浓浓的产业和经济金融、产业和资本对接的氛围。2006年12月12日举办的“2006文化创意产业国际发展论坛”是首届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的主论坛。首届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是由文化部、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和北京市政府共  相似文献   

14.
一、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一)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增长,国际地位显著增强"十一五"时期是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速度最快,产业规模迅速扩大的时期。2004-2008年,全国文化产业年均增速为22%,比同期服务业年均增速高出2.6个百分点。据《2008年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的报告》显示,截止到200  相似文献   

15.
近20年来,日本高度重视创意产业的发展,喊出了"独创力关系到国家兴亡"的口号,几届日本政府都把发展资源消耗低、附加值高的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项基本国策.1995年日本发布题为<新文化立国:关于振兴文化的几个重要策略>的报告,提出21世纪"文化立国"的战略方针,通过产业运作方式大力扶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相似文献   

16.
创意产业对于促进杭州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和打造"生活品质之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创意产业简单介绍的基础上,对杭州LOFT49、A8艺术公社、唐尚433、开元198和杭州数字娱乐产业园五个创意产业园区企业进行了实地调查,同时对杭州各城区居民进行了随机调查访问.通过实地调查和访问,对杭州创意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指出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促进杭州创意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后世博时期上海创意产业发展思路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举世瞩目的 2010上海世博会已经落幕,本届世博会上,千姿百态、美轮美奂的各国场馆和展品在给我们留下赞叹的同时,也对我们发展创意产业提供了很多最新的启发。举办世博会,不仅能给参展国家带来发展机遇,而且能给举办国家、承办城市创造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后世博时期,上海进一步加快创意产业发展,是实现"十二五"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必将成为上海建设世界创意城市的巨大推动力。研究分析上海"十二五"期间创意产业新的发展思路、机遇和发展领域、内容,对推进上海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经济》2007,(12):8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大有可为.有专家预言,文化创意产业即将迎来"黄金发展期".  相似文献   

19.
创意产业集聚的动力主要源于集聚对创意产业产生的促进效应和品牌效应.作为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是创意产业集聚的理想场所.国内外创意产业发展实践证明,创意产业逐步形成了以城市为中心的集聚化发展趋势.因此,我国必须结合实际,加强城市创意产业集聚化发展和城市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  相似文献   

20.
常州的文化创意产业"无中生有",初步形成"文化+科技+旅游"的发展模式,这是常州发展文化产业的自觉和自信。通过分析常州创意产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常州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的产业大整合、投入大项目、发展大企业、建设大平台、形成大产业的发展思路以及理顺园区管理体制,强化政府推手作用;完善产业的投融资体系;推动品牌发展战略,打造"龙城创意"品牌;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完善创意产业的统计体系,打造常州版"创意指数";大力培养文化创意人才等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