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9 毫秒
1.
“特色理论”这一概念曾经比较广泛地被使用过,后来又沉寂了。但在目前社会环境下,我们必须对“特色理论”进行重新认识。新特色理论的核心就是“通过认识和解决事物的特殊本质和特殊矛盾,以特色来促进事物更好更快地发展”。以这种理论为基础,我们就可以很好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构建基础和现存于理论及社会实践中的很多难题,并指导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邓小平同志领导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丰富经验的理论总结,是指引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胜利前进的科学指南。尤其是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已成为全党的共识,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确定改革目标—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扫除广路障。这个论断,是我们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一、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揭示,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一…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这一论断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对此,很有必要进行深度的研究和探讨,从而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意义和原则、政治文明的本质内涵及其普遍性和特殊性、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方略和关键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切实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发展是贯穿全书的主题。邓小平同志以革命家的理论勇气,经过对中国历史和现实的反思,高瞻远瞩,指出“发展才是硬道理”。小平同志的发展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理解和把握发展理论,对于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一、发展理论形成的基础邓小平同志从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出发,指出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具体体现。l、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解放生产力要求发展,发…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四大确立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提出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并要求把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全党,特别是高级干部的主要学习内容。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认真学习这一理论,深刻领会和掌握其精神实质,才能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自觉运用,并指导各项工作,才能进一步增强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可以说,领导干部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掌握运用的程度,决定着领导班子整体素质和领导水平的高低。 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  相似文献   

6.
1993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日。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的伟大一生为中国人民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其中,毛泽东同志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不但指导了当时的社会主义建设,而且也为中国当代的马克思主义者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历史的经验。本文就毛泽东同志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粗浅地谈谈自己的体会,既是为了纪念心中的毛泽东,同时也是为了深入学习理解邓小平同志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毛泽东同志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首先表现在政治上…  相似文献   

7.
在举国上下认真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高潮中,《黑河学刊》迎来了自己的第13个春天。新春伊始,编辑部向关心《黑河学刊》成长的领导、作者、读者及各界朋友表示衷心地感谢:祝万事如意,大吉大利。党的十四大提出:要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全党。因此.学习、宣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社会科学理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为了履行好这一光荣职责,《黑河学刊》必须真正树立为宣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全市改革开放。开发建设及创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的意识.自觉地…  相似文献   

8.
龚上华 《杭州研究》2009,(3):120-125
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省市区等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实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提供来源和素材。杭州形成的具有杭州特色的和谐创业模式,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普遍性的特殊性探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在地方实践探索应用的又一伟大成果。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论有中国待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是我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探索的新宝库,其中包涵的重要思想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是马克思主义与当前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建设的又一座丰碑。《江泽民同志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反映了近13年来我党克服各种艰难险阻,站在时代前列,勇敢地迎接挑战,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加快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从新的发展实践中提炼总结出来的新的指导思想、政策方针和理论体系,《专题摘编》在继承和发展邓小平理论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因此,这本书的出版不仅是中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0.
从党的十四大确立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提出用这一理论武装全党的战略任务以来,全党掀起了一个学习《邓小平文选》三卷以及《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的热潮。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通过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江泽民同志在会上还作了重要讲话。结合学习五中全会文件,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领会小平同志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小平同志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一个完整、丰富的体系。小平同志关于发展的理论和思想,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关于发展目标的积极的发展观、关于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时候,明确地指出:只有牢牢抓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才能清醒地观察和把握社会矛盾的全局,有效地促进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认真领会十五大报告这一重要精神,不断加深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全面实现党的基本纲领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视角来解读中国梦,以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发展的永恒性以及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来分析中国梦的圆梦历程。得出中国梦是一种正确的思想意识,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民族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三大是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大会。大会通过的赵紫阳同志的报告是指引我们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纲领性文件。报告指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现代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是扎根于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紫阳同志的报告使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达到了新的高度,是扎根于当代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的光辉文献。  相似文献   

14.
用生产力标准看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必要性湛必贵《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是邓小平同志领导全国人民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丰富经验的理论总结,也是引导我们继续胜利前进的科学指南。邓小平同志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中,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  相似文献   

15.
加强法制建设是发展市场经济的重要保障──学习邓小平同志市场经济理论的体会文/李捷云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市场经济的理论,着重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加强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16.
1984年,邓小平同志视察珠海时亲笔题词:珠海经济特区好"。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时,盛赞珠海发展真快,变化真大,很了不起。本文指出,珠海十多年来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无一不是努力实践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内部都存在许多矛盾,其中必有一个是主要矛盾。毛泽东同志指出:“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扶贫工作也应该重视运用辩证法,善于从纷繁复杂的各种矛盾中,把握主要矛盾,抓住工作重点。就扶贫工作而言,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缓慢与搞好就地开发扶贫是扶贫工作中各种矛盾的主要矛盾,搞好就地开发扶贫是贫困山区脱贫的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计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前提应该是对当时阶段中国国情的正确认识,从国情出发,抓住主要矛盾,才能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因此,在当前阶段,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有过这方面的经验教训。过去由于对于社会主义社会各种纷繁复杂的矛盾的认识不够准确和深刻,使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发生巨大偏差。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以往的经验教训,对于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坚持科学发展观,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现阶段中国社会的各种矛盾特别是主要矛盾,避免“左”的、右的错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刘若飞 《魅力中国》2013,(14):268-268
所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哲学方法论角度看,就是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从而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辩证方法论的基本原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一条基本要求和重要原理,它最早是由列宁提出来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的原理的指导下,具体的分析矛盾的特殊性,然后理解怎样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各国的具体国情、具体的革命实践结合统一起来,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恩主义.使之不断获得新的生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