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国际抗肿瘤药物市场趋势及制剂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肿瘤类疾病流行病学情况、全球抗肿瘤药物市场状况和主要跨国医药企业对该类产品的发展等情况对抗肿瘤药市场趋势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对近年抗肿瘤药制剂技术的进展进行了简要介绍,以期为中国抗肿瘤药物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当前,肿瘤已经成为中国疾病致死率最高的疾病,然而肿瘤药物研发却是世界性的难题。尽管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在抗肿瘤新药研发、治疗以及管理方面有了很大起色,如北美地区肿瘤发病率虽然很高,但死亡率已经控制到一个不错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医用同位素及其放射性药物在多种疾病的医学诊断、心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等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治疗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预计核医学在未来5~10年内会在我国快速普及,对医用同位素和放射性药物的需求将呈爆发式增长,预计到2025年国内放射性药物市场总额将达到130亿元,核医学产值达千亿元.  相似文献   

4.
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发达国家和快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的传染性疾病已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而影响人类健康的非感染性疾病日益凸显。2013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已把关注全球性非感染性疾病高血压作为重点工程。众所周知,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是导致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主要根源。随着全球老龄化发展进程的加快,以及卫生医疗事业的发展,在高血压临床治疗药物的巨大需求下,不断刷新了抗高血压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和病死率一直刺痛着人们的神经。与此同时,对抗恶性肿瘤新药的研发呈现出从量的加速到质的飞跃。2013年美国FDA批准的抗肿瘤新药达到了8个,占新批准化合物药物的30%。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深部真菌感染在临床上已成为艾滋病和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临床普遍使用的三氦唑类抗真菌药物受抗菌谱较窄、交叉耐药性严重等限制,因此开发一种广谱的,既能注射又能口服,特别是对耐药菌有效的新型三氮唑类抗真菌药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生物技术药物如日中天,成为全球倍受追捧的品种,也是全球生物技术制药公司竞相开发的新品种。随着临床适用症的不断扩展,在抗恶性肿瘤和自身免疫系统缺陷疾病的治疗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这主要是在许多化学药物对人类疾病表现出无能为力时,生物技术药物以其独特的作用机制,树立了在临床治疗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人类对疾病的认识水平逐步深入到基因层面以及基因检测的技术进步,全球分子诊断市场快速增长,分子诊断新技术及其在临床上的最新应用得到飞速发展。人类基因组DNA全序列数据的公布标志着生命科学发展已逐步进入基因组医学时代。基因组医学对疾病诊治的首要贡献便是预测医学或称为分子诊断技术。现在,分子诊断不仅在传统的传染病、遗传病的筛查与诊断、移植配型检测方面发挥作用,还被大量用于肿瘤个体化诊疗、昂贵药物治疗监测、药物代谢基因组学研究等领域。  相似文献   

9.
陈福民 《化工管理》2014,(10):91-92
基因的故事很多。科学家利用分子生物学的手段,把药物产生的密码克隆出来,然后把它组装到表达的载体当中,再通过培养表达载体来制造药物。这种方法生产出来的药物叫基因药物。及至目前,科学家们已经克隆了300多种人用蛋白药物的编码基因,且有多种蛋白药物基因已经在宿主细胞中进行了显示。这些蛋白药物正在做对各种疾病治疗效果的检测,有些已获准进入市场。这里仅介绍我国科学家在基因药物方面研制的几个片段。  相似文献   

10.
<正>纳米囊是粒径在1~1000 nm的新型药物载体,纳米囊制剂不仅可增加药物在水中的溶解度,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还可以根据其粒径大小在体内分布不同而实现靶向给药~([1])。新藤黄酸(gambogenic acid)是藤黄抗肿瘤的有效成分之一,抗肿瘤作用十分明显,新藤黄酸有很好的选择性尤其是对肿瘤组织细胞,中毒剂量在有效剂量范围内,是新型抗肿瘤药物的首选之  相似文献   

11.
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每年死亡的人群中有740万人不是由于自然衰老或疾病的原因,而是死于药物不良反应(ADR)和临床上的不合理用药;在医院每年有约1/3的患者死于治疗上的不合理用药。药物不良反应给人类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加之近年来药物品种日益增多,新药品种不断涌现,  相似文献   

12.
国产VC突出重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生素C(VC)是目前世界产销量最大 ,应用范围最广泛的产品。VC具有多种独特作用 ,不仅是药品和营养保健品 ,还大量用于各种食品、饮料、化妆品及饲料中。近几年全球市场VC年销售额为5~6亿美元。在我国医药工业中VC是超重量级的品种 ,目前年产量、出口量及出口创汇额均居我国医药商品之首 ,每年创汇高达1亿多美元。同时 ,我国也是全球VC的主要生产国和供应商。一、价格战骤然爆发80年代 ,包括诺贝尔医学奖得主在内的多位西方科学家指出 ,长期服用VC能有效地预防从感冒到癌症等多种疾病 ,可使人延年益寿 ,建议每人每天服…  相似文献   

13.
抗体药物始于免疫血清疗法,经历了多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工程化抗体等100多年的发展历程,现已步入成熟。目前已批准的30多种抗体药物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其销售额已占全部生物药销售额的40%。全球正在进行Ⅰ、Ⅱ、Ⅲ期临床试验的抗体药物有270多种,抗体全人化、抗体高效化、抗体小型化、抗体融合蛋白等成为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在国内医药市场中,中枢神经类药物是品种繁多的一类药物,主要包括脑循环与促智类药物、抗老年性痴呆药物及帕金森药物、抗癫痫药物、抗惊厥药和其他神经系统用药。在与全球医药市场逐渐接轨的推动下,我国医药水平有了大幅提高,在新药不断问世、医疗保障体系全面覆盖、人们保健费用投入加大等多种因素的带动下,中枢神经系统用药市场已得到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5.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抑制剂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类针对肿瘤信号转导的新型抗肿瘤药物,也是抗癌药物研究的热点。因此设计合成靶向EGFR抑制剂是治疗癌症的有效方法。迄今为止,已有多种EGFR抑制剂被陆续报道,文章按照不同的结构类型,主要对2019年化学合成的EGFR抑制剂做了简单的总结,期望为新型EGFR抑制剂的设计合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包括肺气肿和慢性支气管炎,两种疾病都以气流受阻并呈进行性为特征。国外科学家预测,该疾病在2025年内将在全球范围内成为人类的第3大死亡原因和致人丧失正常工作能力的主要病因之一。值得注意的是,约有80%~90%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例源自吸烟,吸烟者死于该疾病的几率较不吸烟者高10倍多。目前,越来越多的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采用固定剂量的吸入型肾上腺皮质激素、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白三烯受体拮抗剂.从而推动了这一类药物市场的平稳增长、  相似文献   

17.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炼油工业快速发展,规模化、基地化、炼化一体化水平不断提高,已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并存、内外资兼有的多元化竞争格局。截至2012年底,我国炼油能力已达6.24亿吨/年,占全球炼油能力的12.4%。根据我国正在实施的炼油新项目及改扩建计划测算,预计2015年国内炼油能力将达到7.4亿吨/年,大大超出“十二五”石化产业规划作出的到2015年控制在6亿~6,5亿吨/年的目标。目前,世界炼油能力过剩,全球供过于求的状况已日渐显现。若不进行有效调控,控制整体规模和投资节奏,我国总炼油能力也将不可避免地出现阶段性能力过剩现象。  相似文献   

18.
肿瘤(Tumor)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异常病变。恶性肿瘤是当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癌症与心脑血管疾病和意外事故一起,构成当今世界所有国家三大死亡原因。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和各国政府卫生部门都把攻克癌症列为一项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9.
尽管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业发展势头良好,但开拓国际市场面临的情况复杂多变,环境动荡性问题突出,不少中国企业在海外工程承包中举步维艰甚至遭受巨大损失。我国国际工程承包发展现状尽管全球国际工程承包业受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低迷的影响出现了不同程度上的萎缩,但全球大型国际承包企业海外营业额总量已呈现出增长态势。根据美国《工程新闻纪录》公布的数据,2011年全球225家最大国际承包商共完成海外营业额4530.2亿美元,相比2010年的3836.6亿美元和2009年的3837.8亿美元上升了18%。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发展前景巨大,我国也有越来越多的建筑业企业加入到开拓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开展国际工程承包已成为国家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市场规模来看,2011年我国国际工程承包新签合同额1423.3亿美元;营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在全球不断掀起的科技进步浪潮中,作为尖端科技的生物医药产业的飞速发展尤为引人注目。生物技术药物的研发,已成为21世纪人类防治重大疾病的最为重要的手段。生物医药产业已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并成为全球新的经济增长点。201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09年中央财政全国的医疗卫生支出1277亿元,比上年增长4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