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6 毫秒
1.
周颖 《黑河学刊》2010,(11):74-75,84
近年来,我国农村正在推广的村民委员会公开直选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一大进步。然而,政治冷漠现象却在农村普遍存在着,村民在村委会选举中表现出漠然之态、不愿参与选举、对选举结果持无所谓的态度。究其原因,主要是农村的政治传统以及农民意识里中国国民特性中的弊端的影响,导致了农民对政治生活的冷漠。因此,亟需针对这些原因,完善选举制度和基层组织,训练民主,改善政治冷漠,以促进我国的民主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张雁 《魅力中国》2013,(8):80-80
当代大学生政治冷漠主要表现为对现实政治事件的疏远、对政治课的学习敷衍、对政治参与的排拒等。导致大学生政治冷漠的原因来自社会、学校覆大学生自身等方面。针对这一现象,笔者提出了解决大学生政治冷漠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当代大学生政治冷漠主要表现为对现实的政治事件漠不关心、对政治课的学习敷衍了事、消极被动地参与政治生活等.导致大学生政治冷漠的主要原因有就业压力、经济压力、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和学校教育管理的滞后及政治参与制度不健全等.  相似文献   

4.
当前中国基层政治信任面临的危机,主要表现在党群、干群关系不和谐甚至紧张化,社会冲突日益显现和多样化,矛盾解决方式的上访式和单一化与民众政治参与的不足与冷漠化四个方面。解决当前的政治信任危机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工程,需要从制度建设、文化建设和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三方面入手,有重点、有计划、循序渐进地采取措施,通过不懈的努力,逐渐增强群众对基层政府的政治信任。  相似文献   

5.
政治冷漠是消极的政治态度在政治行为上的表现,在农村人大代表选举中,相当数量的农民逃避选举或消极选举正是农民政治冷漠的体现.这种现象的形成与传统文化心理,市场经济的不发达乃至现行选举制度自身弊端等诸多因素紧密相关.本文作者力图在原因探究的基础上提出对策,从而为推动我国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健康发展贡献一份微薄力量.  相似文献   

6.
消解政治冷漠的传统方式与现代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转型期,我国经济发展初显成效,民主政治有所进步,公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有了明显提高。但现实生活中.政治冷漠现象仍然普遍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政治发展的步伐。立足对政治冷漠原因探究的基础上,分析消解政治冷漠的传统方式,并试图寻找政治冷漠消解现代视角,从而为提高公民政治参与热情打开一扇新窗。  相似文献   

7.
乡村选举是提供给农民的一种民主权利。然而,由于种种现实的原因和影响,村民在选举中却表现出冷漠的态度,应付选举甚至不参加选举。无疑这样的结果与新农村建设的原旨是相违背的,因此,提高农民的政治参与热情,更好实现政治关怀,是推动基层民主的必然走势。  相似文献   

8.
张磊 《理论观察》2012,(6):49-51
公民参与作为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标志,不仅是公民的一项法定权利,更是影响政府决策和国家事务的重要途径。然而,受中国几千年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如官本位、臣民意识等思想,虽然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公民的权利意识在不断觉醒,但就目前公民参与的现状来看,中国公民参与存在着参与冷漠化和非制度化参与等问题,这需要构建和塑造参与型的公民文化来改善民众参与,特别是对政府决策的参与,以期推动公民权利意识和主体意识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当代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冷漠自私、重利轻义、知识和礼仪欠缺、诚信失范、道德危机等。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效应、教育大众化实施下的不利因素、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单一、高校教育者自身素质的影响和大学生自身原因等。  相似文献   

10.
文章概述了我国现阶段出现的道德冷漠问题的表现及产生的原因,论述了解决道德冷漠问题的现实意义:解决道德冷漠是共筑美丽中国梦的需要;解决道德冷漠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解决道德冷漠是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文章概述了我国现阶段出现的道德冷漠问题的表现及产生的原因,论述了解决道德冷漠问题的现实意义:解决道德冷漠是共筑美丽中国梦的需要;解决道德冷漠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解决道德冷漠是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9):I0001-I0001
创造了灿烂奴隶文化的希腊文化,是在家庭到私产再到国家、国家代替了家庭这样的国度中形成的。创造了辉煌封建文化的中国文化则是由家庭直接到国家、国家融于家族里这样的国度中形成的,这样就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伦理政治型。集中表现在个人行为和观念与社会价值目标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中国文化以宗法、伦理为核心,以保证政治稳定为目标,它突出地表现为不惜丧失自我以达到社会的和谐和统一。  相似文献   

13.
论当代青年学生的政治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冰  陈娜 《理论观察》2006,(4):146-147
青年学生作为青年中最富有政治热情的社会群体,始终扮演着重要而独特的政治角色,当代青年学生政治参与日趋成熟,呈现出健康、积极、稳定、理性等特点,但也在相当程度上表现出政治情感冷漠,政治参与不积极的问题,因而加强和引导青年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培养其政治参与能力是实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4.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创造了多种形式的政治社会化途径,如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新闻媒介、文艺作品、政治鼓动、政治参与。陕甘宁边区的政治社会化发挥了巨大的政治效能,它传播了先进的政治文化、提高了边区民众的政治素质、加强了边区民众对中国共产党和边区政府的政治认同。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政治社会化对当代中国的政治社会化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民权利缺失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农民问题集中表现为农民与市民社会资源及利益分配不平等、贫富分化的巨大差距上,而这一外在表现的背后是农民权利的普遍缺失.文章揭示了中国农民在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权利缺失的现状,并从城乡二元结构、法律法规的保障力度不够、司法救济不足等方面探究造成农民权利缺失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权利与权力的关系对政治体系至关重要,由于传统的影响和经济社会的巨大进步,在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权利与权力出现了不和谐的现象。从本文权利与权力和谐的角度出发,本文对转型社会的政治改革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给全中国带来的变化是巨大的,经济层面上的辉煌自不待言,政治层面上也发生了巨大的结构性变化.总体上讲,中国的政治变迁显现了三个重要的演变截面:从解放政治发展到生活政治,从街头政治演变到书斋政治,从权力政治进步到权利政治.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目前,广大农村政治发展面临的困境主要有:权力失衡和利益失衡导致农民的弱势地位、非制度化参与行为的频繁发生、人文贫困和制度贫困阻碍农民的现代化,广大农民的政治冷漠影响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农村基层政府政治效能不理想引起政治认同的弱化等等。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给全中国带来的变化是巨大的.经济层面上的辉煌自不待言,政治层面上也发生了巨大的结构性变化;总体上讲,中国的政治变迁显现了三个重要的演变截面:从解放政治发展到生活政治,从街头政治演变到书斋政治,从权力政治进步到权利政治。  相似文献   

20.
中国国际政治学理论建设的探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中国国际政治学理论建设,应在世情与国情的统一上铸造国家特色和学者特色,探索理论的新主题和新主线,以权利政治为新角度,研究国际政治产生和演变的规律及其在当代的新表现、新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