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煤炭产业经历了两次大的煤炭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失衡。第一次是80年代末,煤炭供给告急,许多生产厂家用煤紧张,纷纷出高价抢购煤炭,导致了全国性的倒买倒卖煤炭的浪潮。第二次是1992年开始出现的煤炭销售严重“疲软”。全国煤炭库存高达二亿多吨,这一库存量一直持续至1999年,而且有上升之势。大量煤款被拖欠,大量职工工资和离退休职工的养老金被拖欠,影响了职工的正常生活,对矿区的稳定形成了直接冲击。煤炭产业形势十分严峻。在不足10年的时间里,何以会产生两次完全不同的严重的煤炭供需失衡呢?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如下:  相似文献   

2.
第六次全国煤炭科学技术大会在首都北京隆重召开,这是煤炭人自己的又一次行业盛会,大会以“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先进生产力.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为宗旨,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煤,科技兴安”战略为先导,迎来了煤炭科技的又一个春天。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第一副会长、中国煤炭学会理事长濮洪九在人民大会堂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总结讲话。[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煤炭工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煤炭工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供求关系失衡,煤炭销售量下降明显 长期以来,我国煤炭工业执行“有水快流”的方针,逐步形成了煤矿“大、中、小”共同发展的格局。尤其是乡镇个体煤矿发展迅猛,遍地开花,甚至已呈失控状态,从1976年—1996年的20年间,乡镇煤矿煤炭产量由3000万吨增加到了6亿多吨,增长了20倍,并出现了大量非法开采和布局不合理的小煤矿。乡镇煤矿盲目发展是扰乱我国煤炭工业的正常秩序和造成煤炭供求关系严重失衡的主要因素。与此同时,受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双  相似文献   

4.
崔毅 《中国电业》2004,(8):32-34
今年5月,《中国电业》推出专题报道——《电煤恩怨》,对电煤供应失衡问题进行了详细报道,并在一定范围内产生了影响。在充分肯定这组报道的同时,有读者认为在电煤问题上应该听取更广泛的声音,特别是听取电力业外人士的看法,以避免《中国电业》作为电力媒体在立场上的偏颇。随着夏季电力供应矛盾的加剧,作为联结电力、煤炭两大行业的重要环节,电煤的产供问题日益凸现,吸引着更多的“眼球”。为此,本刊特别邀请资深撰稿遍访电力、煤炭、铁路等相关业界人士,特别是煤炭专家,以电力“局外人”的身份,对电煤问题继本刊《电煤恩怨》专题报道之后进行纵深分析,再度解读“煤电之争”。  相似文献   

5.
据中国经济时报日前的一则报道讲,广东煤炭价格又创新低。什么原因?供大于求,总量失衡,“谷贱伤农”,煤炭企业要为之付出沉重代价。 这是目前我国煤炭工业所面临的首要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就是要优化煤炭工业结构,“放大治小”,关闭小煤井,解决煤炭总量过剩问题,实现供求基本平衡。  相似文献   

6.
一、我国煤炭市场存在的问题1煤炭商品总量供求失衡。近年来,我国煤炭市场一直处于供给大于需求的买方型市场状态,煤炭商品大量积压,到1996年末煤炭社会库存量高达204亿t。尽管1997年采取“双控”措施,使煤炭生产量有所下降,但目前供大于求的矛盾仍...  相似文献   

7.
朱登山副部长谈“九五”期间煤炭困难企业如何走出困境编者按:煤炭系统困难企业解困座谈会于1995年11月下旬在京举行。座谈会上,研究部署了"九五"期间煤炭困难企业如何走出困境。这是煤炭行业第一次召开这样的座谈会,座谈会由朱登山副部长主持,并做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8.
煤炭经济"十五"回顾与"十一五"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十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煤炭产业初步走出“九五”经济困境步入良性循环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认真回顾和总结“十五”期间煤炭经济工作的成功经验,深入研究和预测近期和中长期煤炭产业的经济形势,对把握煤炭产业发展趋势,促进煤炭工业的改革与发展,进一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煤炭的需求以及在“十一五”期间开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煤炭经济研究》2006,(4):96-96
煤炭大省山西省河曲县境内沙坪矿区的9个产能之和不足百万吨的小煤矿,正在被旁边崛起的一座500万吨级的大煤矿所取代。这是我国最大的煤炭生产企业神华集团与最大的煤炭运销企业山西省煤炭运销总公司联手整合改造地方小煤矿的一次成功尝试,被业界视为目前煤炭行业整合规模大、建设速度快的“样板工程”。  相似文献   

10.
《中国煤炭工业》2011,(2):10-11
这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十一五”收官,“十二五”开局。此时回望过去,有几分感怀,更有几分激越。回想五年之前.中国政府制定了煤炭行业“十一五”规划:优化煤炭布局。调控煤炭总量,建设大型煤炭基地,培育大型煤炭企业集团,  相似文献   

11.
本期“专题探讨”栏目的话题是“煤炭价值与价格”。2003年以来.我国基础工业领域发生的最引人注目的行业之争莫过于俗称“煤电顶牛”的电煤价格之争。煤炭行业认为,现在煤炭价格和价值背离。煤炭应当涨价。而电力行业认为.煤炭价格已经很高.不能涨价。“煤电顶牛”以及其它煤炭价格背离煤炭价值的问题虽然由多方面原因引起。但各方对煤炭价格是否与煤炭价值相符合这一问题.存在不同的意见却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正确认识煤炭价值和统一供求双方对价格与价值关系的认识不失为解决煤炭供求双方矛盾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煤炭企业资金困难的成因是多方面的 ,每个企业各有不同的特点 ,但也有一些共性 ,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煤炭供求总量失衡的影响。由于煤炭的基础能源地位和瓶颈效应 ,改革开放初期煤炭供应短缺 ,加上运输困难 ,国家制定了“大中小一齐搞”、“有水快流”的产业政策 ,以一番保两番 ,即到本世纪末 ,煤炭产量翻一番 ,从 6亿t翻到 12亿t,保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 ,但当时的指标分配是统配矿 8亿t,地方矿 4亿t。但国家计委又把这一指标扩大到 14亿t,正式作为“七五”计划下达 ,同时 ,统配矿的资金不到位 ,发展不起来 ,于是 14亿t的指标只能求助…  相似文献   

13.
第六次全国煤炭工业科技大会于2005年11月14日~16日在京召开。这次全国煤炭科技大会,是在全行业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全国煤炭工作会议精神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回顾“十五”煤炭科技工作.交流煤炭科技工作经验,表彰煤炭科技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分析形势,把握新时期煤炭工业发展方向;研究“十一五”期间煤炭科技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讨论修改《煤炭工业“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和《煤炭工业技术政装》,动员全行业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自主创新,发展先进生产力,全面推进煤炭工业的调整转型,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促进煤炭工业的健康发展。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范维唐出席会议并作主题报告。[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加强总量调控整顿生产秩序煤炭工业部王显政煤炭经济研究1997年第5期5一、加强煤炭总量调控,实行煤炭产量和库存量“双控制”总的来讲,目前全国煤炭总量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是相适应的,煤炭生产是平稳的,煤炭经济运行的基本态势也是好的。1997年前两个月与上...  相似文献   

15.
2008年的国内煤炭市场是有史以来最为活跃的一年,煤炭供求关系完成了从“极度紧张”到“过度宽松”的迅速转变,煤炭价格则经历了“急涨”和“暴跌”的巨幅波动。通过对2008年煤炭市场运行的回顾,使我们能够挖掘引发煤炭供求矛盾的深层次原因,并以资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中国煤炭经济研究会理事长曹景全在中国煤炭经济研究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上作了题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搞好煤炭经济研究促进煤炭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工作报告。首先,曹景全理事长对中国煤经会1993~1998年5年的工作做了回顾,他说,中国煤经会各级...  相似文献   

17.
试论资源产业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建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清 《煤炭经济研究》2005,(4):22-23,30
在2005年3月5~14日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提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从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弃物利用和社会消费等环节,加快推进资源利用和循环利用。”这说明,面对经济发展中的高消耗、高污染和资源环境的约束等突出问题,我国高度重视并积极寻求经济增长模式的全面转变,走节约型发展道路。为推动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探讨循环经济与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以及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与方法,本刊与中国煤炭经济研究会特举办“循环经济与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大型征文活动。本期的专题探讨即在此基础上,精心策划,挑选此类文章,推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增强区域经济韧性是在我国新发展阶段统筹发展与安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本文立足于中国财政体制失衡的典型事实,考察财政体制失衡对区域经济韧性的作用机制与影响效应。研究发现:(1)财政纵向失衡已经超过最优阈值,削弱了区域经济韧性;(2)财政横向失衡的“越位”和“缺位”,阻滞了区域经济韧性的强化;(3)财政横向失衡对财政纵向失衡具有同向放大器功能,通过财政纵向失衡对区域经济韧性产生间接负面效应;(4)经济多元化发展、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市场化水平提高和城市化推进能够更有效的分散外部冲击的风险,增强区域经济韧性。  相似文献   

19.
1999年我国煤炭供需态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时期以来,煤炭销售无法走出低谷●1999年后10个月,煤炭生产总量控制难度仍很大●1999年,全国煤炭供需可能仍然失衡一、当前的煤炭供需形势1当前的煤炭需求形势。当前煤炭继续维持买方市场格局,需求萎缩,资源充足,运力宽松且不平衡,煤炭质量不断...  相似文献   

20.
煤炭占我国一次能耗的70%以上,一旦供需失衡,将引起国民经济的震荡。煤炭生产投资大、建设周期长,一旦失误,要调整非一朝一夕之功能奏效。煤炭企业经济效益不好,既严重影响了全社会办煤的积极性,又影响了企业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转。目前煤炭市场发育很不成熟,市场机制应有的作用难以发挥,各类企业的利益难以协调,煤炭生产容易产生盲目性。因此,对煤炭生产的宏观调控十分必要。现提出如下思路与建议。实现煤炭生产宏观调控的指导思想应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