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不少法史学家和部分经济法学家认为中国古代有经济法。若从"经济法"和"经济"的概念来看,在重农抑商的中国古代社会是不存在经济法的。经济法以调整国家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为基础。作为economy的"经济"是指以商品(服务)交换活动为主体的经济,而非以自给自足为基础的生计活动。无论是作为萌芽的经济法律规范或是独立部门的经济法,其调整的经济是自由平等的商品(市场)经济关系,缺少商品经济,经济法就无法产生。  相似文献   

2.
经济法学理论的难题主要是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的界定。而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之所以难以界定,是由传统法律理论体系的两个二元结构造成的。经济法试图以社会整体利益作为解决二调难题的立论基础。经济法强调社会利益不同于个体利益的独立性,遭遇了社会利益主体缺位的难题。社会利益是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与个体利益在本质上仍然是一致的,最终都归结为个体的利益,因而社会利益本质上对个体利益具有从属性。本文的结论为关于社会利益的学术论断,没有为经济法主体理论提供证明,也没有为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提供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3.
盛颖 《时代经贸》2007,(5Z):14-14,16
经济法的本质在于国家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干预,对于这一结论,现在持反对意见的人已经不多了。然而,仅仅看到这一点是不够的,对国家干预稍加分析,不难发现,这一概念本身就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确认自由、公平的竞争规则,建立和维护市场竞争秩序;其二是确认宏观经济管理规则,构造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环境和法律秩序。这两个方面的内容构成了经济法的二重性,这二重性既对立又统一,而对经济法这种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性,亦即二重性的研究,无疑将有助于我们加深对经济法本质的理解和认识,以便更好地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服务。  相似文献   

4.
法律责任是指法律主体没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侵犯他人的权利应承担的法律后果。法律责任是法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法律中,仅规定主体的权利义务,没有法律责任,法律就会形同虚设。传统意义上的法律责任体系包括民事法律责任、刑事法律责任、行政法律责任等。经济法是与刑法、民法、行政法并列的法律。各部门法因其价值目标、性质、  相似文献   

5.
经济法的定位与我国经济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法的定位在我国经济法学界一直存在争议 ,经济法产生于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是市场机制“失灵”、国家干预经济的产物 ,是防止政府“失灵”的结果。随着社会的发展 ,经济的变化 ,国家经济职能的强化 ,以经济民主与经济集中相互融合为基础、以规范国家与私人经济关系为内容、以维护公平竞争经济秩序为己任、以保障社会整体经济的平衡、协调和持续发展为价值取向的经济法 ,无疑应成为一国经济法律体系的核心。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过程中 ,由于对经济法定位问题没有很好地解决 ,致使我国的经济立法轰轰烈烈 ,经济法立法却冷冷清清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 ,我国已经加入世贸组织 ,市场经济逐步完善的环境下 ,高度重视经济法立法 ,还其在我国经济法律体系中应有的地位 ,应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建设中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6.
二元经济通常是指在社会经济系统中,存在着以农业为代表的传统经济部门和以工业为代表的现代经济部门,二者在生产规模、技术水平、投入要素、组织方式、增长特征和工资率等方面都存在着重大差异。二元经济结构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因而研究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过程具有重大意义。河南省具有比较明显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这也成为制约河南省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7.
现有主要经济法理论,是从主体维度的“公私二元结构假设方法论”来考察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经济法产生的现代性要求从时间维度的“传统—现代部门法二元结构假设方法论”来界定其调整对象。“增量利益关系论”是从时间维度来界定调整对象的。从时间维度来界定调整对象,经济法就可以真正从调整对象上与传统部门法区别开来,进而彰显经济法蕴含的社会整体经济效益价值。  相似文献   

8.
民间金融是指未经法定程序登记注册,游离于国家金融监管体系之外的民间自发进行的金融交易活动.民间借贷等民间金融的基础法律关系是借款合同关系,国家对民间金融的监管主要是注重合同双方的主体资格和权利义务的平衡.  相似文献   

9.
曹岩 《经济师》2013,(1):128-130
文章指出,应从经济法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建设与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两个方面来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探索了经济法实训、实验和实习环节,涉及到经济法单项和综合实训,经济法模拟法庭与法律诊所,经济法律调研与经济司法观摩以及实习基地等问题,认为经济法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应是开放性、多元性的运行体系。  相似文献   

10.
法的体系是由多层次的、门类齐全的法的部门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经济法是一个独立的、重要的法的部门,以特定的经济关系(即需要由国家干预的经济关系)为调整对象。在中国,经济法在保障和促进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经济法只有坚持社会本位的价值理念,才能完成时代赋予它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1.
权威格局是各种权威要素因地位差异构成的功能互补的社会秩序协调机制,对权威格局的研究是从合法性角度对社会政治稳定必须具备的民众基础的考量。调查结果显示:新疆社会政治稳定具备牢固的维吾尔族民众基础。维吾尔族民众信任的权威格局中。以领导干部为代表的法理型权威在个人和社会事务两个领域普遍受到信任,占据权威格局的主导地位,辅之以在社会事务方面越来越受到信任的知识能力型人才代表的新型权威。经济愈发达的地区,情况愈是如此。宗教人士所代表的传统权威能够发挥的作用主要局限在社会事务领域中的道德规范,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作用相对更大。  相似文献   

12.
This article uses cross-country data to empirically investigate through which channel legal origin can influence antitrust effectiveness. The evidence shows that the adaptability channel (legal flexibility) is more important for explaining antitrust effectiveness than the political channel (authority independence). The evidence also suggests that countries in which a judicial decision is a source of law will provide more legal flexibility and will adapt more easily to changing economic circumstances. They will therefore also have better enforcement of antitrust rules. On the other hand, a legal tradition that takes no formal notice of legal precedent will make the competition environment much less predictable. To the extent that these findings are true, one would expect competition agencies in Common law countries to perform better than those in Civil law countries.  相似文献   

13.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法律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恩厚  李金凤 《经济研究导刊》2011,(15):106-108,137
当前,中国立法上对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规范欠完善,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完善中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对促进中国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社会主义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存在的相关法律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力图从法律层面,提出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法律制度的对策,以此促进整个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来,企业员工的健康对企业的影响越来越大,它不仅能改变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而且可以改变企业的竞争力。通过建立影响企业员工健康的递阶层次结构和构造成对比较矩阵,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定量地给出了各因素对提高企业员工健康的重要性及其先后次序,为企业对员工健康管理提供了相关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16.
Some governments seem ambivalent towards economic crime because, on the one hand, there are adverse effects on competition and legal businesses; on the other hand, there are benefits through (shadow) employment and income in less-developed areas, as well as benefits through relations of political clientage. We focus on counterfeiting and its economic effects on trade in Italy during the economic crisis. Using a newly built regional dataset and a dynamic panel model, we find evidence of the dual impact of counterfeiting. The production (and exchange) of fake goods depresses the legal market that relies 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but supports shadow-economic activities for the benefit of illegal workers, criminal organisations, and political clientele. We show that the negative effects outweigh the positive effects.  相似文献   

17.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是通过运用经济、法律等手段来调整森林生态保护利益相关者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的制度设计,美国、德国、日本、哥斯达黎加和巴西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在补偿主体、补偿对象、补偿标准、补偿资金的筹集等方面都有许多先进的成功经验。我国应该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构建森林生态效益市场补偿机制,扩大补偿对象的范围,合理确定补偿标准,拓展补偿资金的来源渠道,引进激励机制,完善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18.
法制是"两型社会"建设的制度安排和保障,是所有制度中最为重要、稳定且权威的制度。法制创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法制化的重要路径,也是"两型社会"建设过程中的应有之义。针对湖南当前所面临的立法供应不足、行政执法乏力、司法保护软弱以及法制文化落后等主要法制问题,文章明确了法制创新的基本路径,即:以现代法治理念为思想武装,发挥地方党委、人大和政府的主观能动性,强化和完善政府行政执法职能,加大司法改革力度,以期有效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最终实现法制创新对"两型社会"的切实保障和积极促进。  相似文献   

19.
论《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方法和分析范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序言中明确指出:"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这句话是关于《资本论》的研究对象的经典表述。我们可以将马克思这一经典表述解读为:作为资本主义经济形成的生产力基础的生产组织或劳动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将历史唯物主义运用于资本主义经济形态的研究,发现了这种经济形态的特殊运动规律。这就是说,《资本论》的研究方法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在《资本论》的宏大的理论体系的展开过程中,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这个根本的方法论原则,具体化为经济学分析的一系列规范:(1)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解释社会经济制度变迁;(2)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确定整个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3)在历史形成的社会经济结构的整体制约中分析人的经济行为;(4)依据经济关系来理解政治和法律的制度以及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20.
城市房屋拆迁是一个关系到公民个人财产权利的重大问题,同时也是政府行使行政管理职权的重要体现。但现实中拆迁时各方的利益博弈却存在严重的不均衡,被拆迁人利益经常受到侵害。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途径在于重构我国房屋拆迁制度的立法理念;厘清政府在房屋拆迁中的职能定位,退出拆迁人和被拆迁人之间的民事关系;同时需要完善相关法律体系控制政府权利的滥用以及加强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监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