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基本要求商业区的划分,必须认真地研究各地区商品产销差异及区际供求关系,商品流通的规模和商业网络分布状况,大宗商品的自然流向及交通运输条件,商业中心城市的职能、聚集力、扩散力和媒介力的强弱,流通领域客观存在的地域差异等各因素对商品流向、流量、流通范围以及市场分布,商业网络地域结构的影响。在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的前提下,根据商品流通发展的客观需要,遵循商品流通的规律,科学地划分客观存在的地域流通网络体系,从而阐明各地区商品流通地域差异及其区际联系形成的原因及进一步发展的趋势,指明各地区在全国商品流  相似文献   

2.
在改革开放浪潮推动下,我国商品经济蓬勃发展,有关商业理论研究空前活跃。湖南商学院陈福义、范保宁所编撰的《商业地理学理论与应用》(中国商业出版社1993年12月出版)就是这一浪潮冲淘中脱颖和而出的代表作。该书内容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阐明地理环境与商业经济活动的本质关系,揭示商品流通地域分布及其组合规律。主要内容有商业地理学发展理论,研究对象、性质与任务;地理环境与商业经济活动;影响商品合理运输的地理环境;商业区位分析;商品流通网络布局(包括商品批发、零售,饮食、服务,城市农贸市场区位、商业仓储,旅…  相似文献   

3.
报刊文摘     
经济地理学之所以能为城市规划服务,是由其固有的研究对象、内容、学科的性质及其理论方法等所决定的。概言之,经济地理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生产力分布规律的科学,即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任务和要求,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通过对全国或一个地区生产条件、特点的分析,具体研究社会生产力分布的空间结构、类型和体系等范畴的学科;其在内容上包括对全国或地区生产力的综合布局和生产部门的单项布局,其相应的学科体系是普通经济地理学(或综合经济地理学)和各部门经济地理学(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城市等),其  相似文献   

4.
城市流通系统:研究现状与一个综合性框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春玉  张闯 《当代经济科学》2006,28(3):89-95,121
现代流通产业的发展演变过程是伴随着现代城市的产生与发展过程进行的,现代城市是现代流通产业的载体,而城市则因为流通产业的发展而发展、壮大.因而,流通问题与城市问题是密不可分的.目前城市流通问题的研究集中在商业地理学领域,而传统流通理论则游离于该领域之外,这种游离造成了该领域研究的一些问题.本文在比较全面地回顾和评述了国内外学者对城市流通问题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综合性的研究框架,以期为城市流通问题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5.
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商品从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必然形成商品流通过程。流通渠道则是商品流通过程的表现形式。社会主义的商品流通,应该是商品多渠道流通。什么是多渠道,说法不一。概括起来讲,就是我们的商品流通,要经由不同的商品产销形式以及同产销形式相结合的不同的商品购销形式来实现。这里着重说明商品产销形式。  相似文献   

6.
吉林省外贸地域结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般同际贸易理论对外贸结构的研究侧重于商品结构、外贸结构阶段研究。国际贸易地理学对外贸结构则侧重于地域空间结构的特征、规律及其关联的研究。本文仅对吉林省外贸地域结构现状及其调整战略与对策进行探讨。认为吉林省对外贸易应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巩固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稳定发展辅助市场。  相似文献   

7.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指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发展规律以及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的关系的科学。其中,研究地理环境变化发展规律的是自然地理学,而研究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关系的就是人文地理学。但我国地理学界在解放后由于受苏联的影响,只注意了对人文地理学的一部分——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忽视了对人文地理学其他部分的探讨,以至影响了我国地理学的健全发展。现在,越来越多的地理工作者认识到这个问题,建议在我国开展对人文地理学的全面研究。因此,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在今年5月13日~19日于杭州召开了我国解放后的第一次人文地理学术讨论会。  相似文献   

8.
吴莉莎 《经济师》2024,(3):284-285
在数字经济创新运用背景下,烟草流通现代化能够提升烟草商业发展水平、促进资源交换、扩大市场规模。当前,如何推动基于流通现代化的烟草商品市场营销转型,对整个市场营销网络构建以及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分析流通现代化推动烟草商业发展重要意义的前提下,剖析了烟草商业营销转型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流通现代化促进烟草商业营销转型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中国旅游经济差异的空间特征分析   总被引:124,自引:10,他引:114  
陆林  余凤龙 《经济地理》2005,25(3):406-410
以大陆31个省市区为区域研究单元,从经济地理学的角度,分析了1990—2002年中国省际旅游经济差异变化的总体水平及变化的空间结构特征,揭示了区域旅游经济水平与旅游产业地位的分异规律,阐释了影响旅游经济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缩小地区差异、协调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贫困地区流通企业从小到大,从单一行业发展到多元的格局,并形成了商业、粮食、供销、物资等几大系统,商业网点从少到多,遍布城乡,为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过程中,特别是在目前流通管理体制还没有理顺的情况下,贫困地区流通企业的生产和经营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一.商品购销总额大幅度下降 近年来,由于受市场等因素的影响,贫困地区流通企业,商品购进总额、销售总额下降,经济效益下滑,亏损严重。据对广西河池地区商业、粮食、供销、物资…  相似文献   

11.
唐代是中国古代盐政制度发生重大转折的历史时期,本文立足于食盐专卖制度的变迁,研究了从"直接专卖"制度向"就场专卖"制度的变迁过程及其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从制度变迁的背景来看,唐代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致使财政收入大幅减少,财政支出骤然增加,并且供需变化、漕运完善等为食盐专卖制度的实施提供了保障。从制度安排的内容和特点来看,第五琦实施的"直接专卖"制度具有政府全程控制食盐流通、低买高卖和寓价于税等特点,但是,制度覆盖地区不全面致使边区盐价不稳定;刘晏实施的"就场专卖"制度在"直接专卖"制度的基础上进行了食盐生产、运销、盐务监管机构等方面的改革。与"直接专卖"制度相比,"就场专卖"制度节约了管理成本、理顺了产销关系、促进了食盐商品市场发展、平衡了各方利益。从制度变迁带来的经济社会影响来看,从"直接专卖"制度到"就场专卖"制度的变迁不仅使财政收入倍增、商品经济发展,而且培植和扶持了盐商这一新型商业阶层。因此,"就场专卖"制度是唐代食盐专卖制度成功的典范,为后来食盐商卖制的设计和实施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所提的商品供求关系地区差异,是指省级地区价值形态中社会商品总体供求关系的地区差异。价值形态社会商品总体的供求关系〈简称商品供求关系〉,一般指社会商品可供额和购买力之间的平衡关系。目前还难以取得省级地区〈简称地区〉的统计资料,只能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各地全民商业内贸纯购进和社会商品零售额等统计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我国各地区社会商品供求关系很不相同。这是商业经济地区差异的一个重要方面。造成这个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试图从以下三方面,对商业地理这一问题进行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正> 批发商业处于商品流通过程的开始阶段和中间环节,是连结生产和生产、生产和零售的居间环节。批发商业的职能在于把社会产品从生产领域纳入流通领域,从产地或中转地运往销地,在城市之间、地区之间合理组织商品运营。它在沟通产销、吞吐商品、调节市场和平抑物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中心城市的批发商业,经过几年来的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从总体上看,改革的步伐还比较缓慢,与发展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要求不相适应。按照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我们提出一个在中心城市建立新型批发商业网络系统,促进商品流通的设想。  相似文献   

14.
我国海洋开发事业逐步深入,社会各界对海洋经济问题日益重视,海洋经济地理研究也相应得到发展。 海洋经济地理是一门比较年轻、理论体系有待不断完善的经济地理学分支,研究海洋产业的地域分布及其规律,着重从区域与综合的角度,研究海洋产业的布局条件、特点和不同类型海洋产业地域组合的形成、发展与布局规律。海洋产业的发展趋势制约和影响海洋经济地理学研究。  相似文献   

15.
商品从生产部门生产出来以后,必须经过流通过程才能进入消费领域。商品流通过程时间的长短,对于生产和消费都有巨大的影响。而流通过程时间的长短,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流通环节的多少。一般说来,流通环节愈少,商品流转时间愈短,就愈是有利于发展生产。保障供给,反之,商品流转时间就愈长。则不利于生产的发展和消费的需要。目前我国流通领域中的突出问题是机构重叠,环节过多,致使商品流通时间过长,造成资金周转缓慢,产销脱节严重,流通费用增加,严重地影响着生产的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因此,随着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进行,减少商品流通环节的问题也就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下面,根据目前商品流通领域中的现状,谈谈关于减少商品流通环节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现代芜湖港功能变化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曹有挥 《经济地理》1997,17(4):87-92
1前言作为港口地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港口功能变化研究有助于揭示港口自身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与腹地的交互作用机制。西方在此领域的代表性研究是威根德(G.Wei吕end)的工作成果。威氏从货流和腹地两个方面研究了法国Bordeaux海港的功能变化。指出港口功能变化一方面取决于不同时期港口吸引和辐射区域的人类活动方‘式及其与港口的交互作用、另一方面取决于港口自身的各种自然和人文因素。从方法上看、威氏的研究还侧重于一般的统计分析与定性描述。在我国、港口地理一直是经济地理学中的一个较为薄弱的分支。港口功能变化研究的专…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业地理学在商业经济领域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商业地理学,加强有关理论问题的探讨和研究,已是当务之急。鉴于此,“中国商业地理研究会”(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和中国地理学会的团体会员,全国经济地理科学与教育研究会的分会),于1985年7月底至8月初在昆明举行了商业地理学理论讨论会。会议得到云南省商业厅、省财贸学校有关领导及同志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总量货币理论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石,以货币供给总量与商品流通需求总量相符合为主线,揭示了不同历史条件下货币流通的数量界限及其影响因素,具有实践性、开放性特点。信息化时代网络购物,电子货币快速发展,商品和货币流通日趋国际化。流通环境变化对货币流通量产生一定的影响,但货币流通规律的基本要求没有变。总量货币理论对我国发展货币信用经济具有指导意义和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我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发展城市群、共建大金华”的战略目标,从规划入手,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以商品市场体系、现代流通体系、市场监测体系、流通法律体系和商业信用体系等五大体系建设为抓手,整合各种资源,金华的商业发展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商业中心城市的雏形已初步显现。  相似文献   

20.
关于供求规律及其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前一阶段在社会主义经济调节理论的研究中,忽视了对市场商品流通特有的规律——供求规律的研究。在讨论市场调节的根据时,一般只把它归结为利用价值规律来进行调节。我们认为这是一个重要的缺陷。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一供求规律的内容及其与价值规律的区别和联系什么是供求规律?有的同志认为供求规律是商品供求平衡的规律,有的说是商品供应一定要适应商品需求的规律,还有的说是商品供求从不平衡——平衡——不平衡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