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基于关系型贷款的商业银行小企业贷款定价改进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内商业银行小企业贷款业务蓬勃发展,如何根据小企业自身的特性,制定科学合理的贷款利率定价机制以及相应的支持措施,使商业银行贷款利率既能覆盖风险,保证一定的盈利水平,又能最大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国内商业银行小企业贷款业务蓬勃发展,如何根据小企业自身的特性,制定科学合理的贷款利率定价机制以及相应的支持措施,使商业银行贷款利率既能覆盖风险,保证一定的盈利水平,又能最大  相似文献   

3.
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定价机制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存贷利差是银行类金融机构主要利润来源,所以贷款利率定价在整个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过程中一直处于核心地位。然而在金融全球化愈演愈烈的今天,如何适应外资金融机构全面进入后所带来的冲击、提高贷款利率定价能力进而提高自身竞争优势已成为国内商业银行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难题。本文对贷款利率定价理论基础、主流贷款定价方法、国内商业银行贷款定价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4.
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定价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存贷利差是银行类金融机构主要利润来源,所以贷款利率定价在整个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过程中一直处于核心地位。然而在金融全球化愈演愈烈的今天,如何适应外资金融机构全面进入后所带来冲击、提高贷款利率定价能力进而提高自身竞争优势已成为国内商业银行不得不面对的难题。本文对贷款利率定价理论基础、主流贷款定价方法、国内商业银行贷款定价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5.
霍源源  冯宗宪  柳春 《金融研究》2015,423(9):112-127
本文通过建立度量抵押担保贷款市场中关于利率主导权力偏离程度的双边随机前沿计量模型,分析了该权力对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利率的影响效应。实证分析认为,能够满足抵押担保贷款要求的大部分小微企业比商业银行拥有更强的利率决策主导权力,平均而言,该权力使得实际贷款利率低于基准价格9.46%。文章的研究启示在于,过分依赖抵押担保条件判断企业质量的信贷模式,不利于商业银行对企业信用风险的防范及小微企业融资可获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一、货币政策在广西的实施效应 1998年以来人民银行配合积极财政政策,实施了稳健的货币信贷政策.在政策取向上,一是取消了国有独资银行的贷款规模管理,由商业银行按信贷原则自主发放贷款;二是先后七次下调了存、贷款利率,存款利率累计下调5.73个百分点,贷款平均利率下调6.42个百分点,减少企业利息支出约2400亿元;三是累计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7个百分点,相应增加了商业银行可用资金;四是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再贷款、再贴现等渠道,向社会适当投放资金;五是及时制定信贷政策,引导贷款投向,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先后发布了增加消费信贷、中小企业贷款、农业贷款以及股票质押贷款等一系列指导意见,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增加货币供应量,有力支持了社会有效需求的提升,促进了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一、我国实施《商业银行法》取得的初步成效(一)有效地抑制了通货膨胀。《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国家产业政策指导下开展贷款业务;商业银行依法接受中国人民银行的监督管理,根据这些条款规定,1995年7月以来,各家商业银行自觉接受人民银行监督,积极贯彻国家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强化利率管理,严格信贷投放。使现金投放明显减少,货币供应量增幅平稳回落。1995年,全国货币净投放600亿元,比1994年少投放820亿元。货币供应量的下降,对抑制通货膨胀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各家商业银行按照国家产业政策,积极调整贷款结构,大力支持基础产业、菜篮子工程及农副产品加工,促进了市场物价的稳定,1995年实现了物价涨幅控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贷款定价,即贷款利率的确定,是商业银行根据经营成本和经营风险与客户协商确定贷款价格的行为。在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下,随着2004年10月29日中央银行彻底放开了贷款利率的上限,商业银行获得了贷款利率的自主定价权,可以自主运用利率杠杆对不同风险状况的客户和业务进行准确定价。然而,这也将商业银行的竞争将从原来的规模竞争推向价格竞争、风险定价和金融创新的竞争。2005年2月1日,央行发布《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报告》,其中特别强调要促  相似文献   

9.
利率市场化是深化金融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管理的发展趋势。从2004年1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扩大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扩大重叠[0.9,1.7](即贷款利率为基准利率乘以0.9至基准利率乘以1.7的区间内,以下同),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扩大到[0.9,2]。为了解掌握有关贷款利率浮动政策的执行情况及实施效果,本课题组对天津市商业类金融机构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0.
王来华 《海南金融》2008,(10):86-88
民贸民品贴息贷款对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定点企业的发展将起着重要的支持作用。本文以广西北海市民贸民品优惠政策执行情况为样本,深入分析影响民贸民品贴息贷款投放的各种因素,提出了放开优惠利率贷款发放银行的限制、赋予商业银行权限对优惠利率贷款实行封闭式管理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王雄元  曾敬 《金融研究》2019,463(1):54-71
既有文献较少从银行视角关注年报风险信息披露的经济后果。银行更有能力解读年度风险信息,银行利益也更直接受到年报风险信息的影响,银行贷款利率更能体现年报风险信息披露的经济后果。本文基于2008-2017年单笔银行贷款利率数据的研究发现:总体上我国年报风险信息披露降低了银行贷款利率,说明我国年报风险信息披露更符合趋同观假说。中介效应检验发现:我国年报风险信息披露通过提高信息透明度,降低银行风险感知水平进而降低了银行贷款利率,即信息质量和风险是我国年报风险信息披露影响银行贷款利率的不完全中介。进一步分析发现:我国年报风险信息披露与银行贷款利率的负相关关系主要体现在货币政策紧缩组、非国有企业组以及公司治理水平较高组。本文首次研究银行贷款利率与年报风险信息披露的关系,有助于丰富风险信息披露文献和银行贷款文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对商业银行资产配置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 资产配置影响的实证模型,利用45家商业银行2003-2014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 果表明:利率市场化对信贷资产的增长没有产生激励效应,商业银行并未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 加速信贷扩张;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资产配置结构产生了显著影响,随着利率市场化程度的 加深,信贷资产和证券资产在总资产中的占比都增大;利率市场化对信贷资产内部配置结构也 产生了显著影响,促进零售信贷资产占比提升,而对公司信贷资产占比和前十大客户信贷资产 占比的影响为负,这验证了在利率市场化的推进过程中,商业银行将信贷资源向个人客户和中 小企业客户倾斜,利率市场化发挥了一定的积极效应。  相似文献   

13.
从控股股东掏空行为的视角,采用中国上市公司的贷款数据分析中国的商业银行对企业的监督作用。研究发现,银行对控股股东的掏空行为具有一定的监督作用,在银行贷款数量多、贷款期限长的公司中,控股股东的掏空行为明显减少。对不同所有制的企业,银行的监督作用存在异质性。目前,银行的监督作用主要体现在国有银行中,而国有银行能有效监督的对象仅限于地方政府和私人控制的企业,国有银行对中央企业的监督能力较弱。从事后监督来看,银行会对控股股东的掏空行为做出贷款政策的调整,对于控股股东掏空严重的企业,续新贷款的银行数量、续新贷款比例显著下降,而且贷款利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4.
宋全云  李晓  钱龙 《金融研究》2019,469(7):57-75
基于大样本微观银行信贷数据,本文研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的银行贷款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升高导致企业的银行贷款成本增加,且使得在中小型银行贷款的企业成本增加更多。异质性分析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升高对受政策因素影响较大的企业如小微企业、私营企业等的银行贷款成本的影响更为明显。进一步,对企业的银行贷款违约风险的研究发现,随着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升高,企业的银行贷款违约风险反而降低。这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升高使得银行选择风险评级更低的贷款,符合谨慎性动机。本文研究结论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升高时,银行“自我保险”动机的增强使得企业的银行贷款成本增加,这在中小型银行中表现得更加明显,同时也更多地转嫁给中小企业。本文为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投资、宏观经济波动等的研究提供了微观解释机制,并揭示了政府经济政策的一致性、稳定性对维护金融稳定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邓伟  宋敏  刘敏 《金融研究》2021,497(11):60-78
本文基于手工收集的2009—2017年中国银行业数据,利用我国借贷便利工具创新这一准自然实验,以借贷便利工具的运用需要商业银行提供合格担保品这一要求为切入点,考察了借贷便利工具对商业银行贷款利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借贷便利工具创设后,商业银行持有的合格担保品规模越大,其贷款利率越低,且这一效应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增强。进一步的作用机制检验发现,央行的借贷便利操作扩大了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规模和贷款投放规模,从而有效降低了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也表明借贷便利工具可通过商业银行合格担保品渠道发挥作用。因此,可以通过调整借贷便利操作规模、操作利率以及合格担保品范围的方式有效影响商业银行贷款利率进而发挥对社会融资成本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李波  朱太辉 《金融研究》2020,481(7):134-152
近年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积极推进,实体经济发展积极向创新驱动转型,一个亟须研究厘清的关键问题是,银行业竞争如何驱动企业创新活动?本文关注银行价格竞争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以2013—2018年沪深两市的上市企业为样本,采用“中介效应”因果分析模型,实证检验了银行价格竞争对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并识别出以融资约束为中介渠道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银行价格竞争不仅会提高银行的风险容忍度,直接增加R&D投资的信贷供给意愿,而且还会通过降低贷款价格和增加贷款可得性来缓解企业整体的融资约束,间接促进企业创新活动。这一机制在解除贷款利率管制之后以及在民营企业层面体现得更加明显。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深化金融市场化改革、改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果以及实施经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明确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7.
李广子  刘力 《金融研究》2020,479(5):114-131
基于上市公司逐笔银行贷款合约数据,本文考察了产业政策对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当上市公司处于国家产业政策支持的行业时,公司所拥有的政企关系对银行贷款合约制定的积极作用会更大,全要素生产率对银行贷款合约制定的积极作用会更小,基于分省产业政策以及上市公司全部贷款数据的分析进一步确认了上述结论。从影响因素来看,当上市公司为国有企业、所在省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越高、法治环境越差时,产业政策的影响会越明显。本文的证据表明,通过加强法治建设、为不同所有制企业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改善产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能够提升产业政策指导下的信贷资金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18.
In this paper, I present statistical evidence of the impact of lending competition on credit availability for new firms. A discrete-time duration analysis with respect to the years from the start-up to the first loan approval by a commercial bank or a cooperative bank, which is collected from survey data in Japan, shows that the higher price cost margin (PCM) of banks, which reflects the existence of a quasi-rent for a bank, improves the credit availability for younger firms. Additional analysis to detect the regional determinants of the PCM of banks shows that the share of larger banks in each local credit market has a negative and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PCM. In light of the existing empirical finding that smaller banks are more likely to provide relationship banking, these findings provide indirect evidence for the hypothesis that the intensity of relationship banking in each local credit market increases the PCM and this encourages banks to extend a loan to new firms so that they can pre-empt the opportunity to establish lending relationships that are expected to yield such quasi-rents.  相似文献   

19.
精准科学地度量和描述信用风险及传染机制有利于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高效健康发展和货币市场系统性风险的防范.运用修正KMV模型测度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在不同时期的信用风险,并采用最小生成树(MST)算法考察银行间信用风险的传染机制.结果显示:政策性银行和大型商业银行发行的产品在各个时期信用风险均处于较低水平;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和农商行发行的产品违约率前期略高于前两类银行,但后期明显下降;后三类银行位于银行股票收益率网络的中心位置,具有传递信息和维系网络稳定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对产业集群的信贷风险分析与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辉 《金融论坛》2005,10(2):44-48
本文通过对产业集群潜在风险及案例分析,剖析银行对产业集群贷款的风险特征与分析方法,指引商业银行把握对产业集群的贷款政策,探究规避风险的措施。文章认为,如果银行对产业集群的风险状况不能很好把握,盲目投放贷款,无异于高风险的聚集。因此,商业银行应从把握贷款规模,限制授信总量;根据产业集群生命周期把握贷款投放期限,有效进行结构调整;严密监控,严防地区性金融风险等方面规避和防范这类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