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土地征用日益成为焦点问题。该文以1934年3月永利化学工业公司的建厂征地为例,对民国时期建厂征地问题进行了探讨。永利化学工业公司在征地过程中采用了经济补偿和佣工补偿的方法,当地政府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该案例中,企业保障了土地所有者的利益,充分尊重了当时的土地政策与法规,顺利实现了对土地的征用,在当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业用地转化为建筑用地,这是我国从农业社会迈向工业社会的客观要求。但是,在农村集体土地征用中存在着征地范围过宽、征地补偿标准过低、征地补偿费的分配和使用管理不规范、征地补偿方式单一等问题,盲目投资、圈占土地、乱占滥用耕地等现象尚未根本解决。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的增长,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建设用地需求也不断增加,在这种背景下,由征地引发的社会冲突不断出现,征地及其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日益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和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的难点问题。同时,现行征地补偿明显偏低,如何对农地增值在国家、集体和农民个人之间进行合理分配至关重要。农地增值分配应引入土地发展权,改革农地征用补偿办法,确保农民参与分享农地增值收益地的征用和征收工作,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政府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大规模征收农村土地,导致了严重的社会矛盾,而征地补偿是征地政策中的关键性问题。本文从农村征地补偿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改进征地补偿标准、加强对征地执法活动的监管以及完善征地补偿救济制度这三方面来探寻征地补偿制度的完善路径,为农村征地补偿问题的解决提出一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陶培荣 《江苏经济》2003,(10):32-33
近年来,随着我省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不可避免地征用了大量农村集体土地。各级政府认真执行土地征用的法规政策.努力做好征地补偿安置工作,保证了经济建设的用地需求。但也有一些地方征地补偿安置不到位,损害了被征地农民的利益,由此引发群众上访时有发生,影响了社会稳定.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切实做好征地补  相似文献   

6.
阐述我国征地补偿制度对失地农民权益造成的影响及原因,并介绍国外征地补偿方面的经验。借鉴国外土地征用补偿制度,有以下启示:完善土地征用程序;对征地的范围和规模要界定;补偿标准合理化,补偿方法多样化;建立土地纠纷仲裁机构解决造成的土地征用矛盾。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西安市城中村拆迁改造项目进行了实地调查,分析了拆迁改造过程中农民征地意愿及影响因素:家庭收入来源降低;征地后家庭支出增加;社会保障不完善等因素使半数以上农户不愿意拆迁。提出对策建议:第一,政府需要根据当地的生活水平提高征地补偿标准;第二,多渠道完善社会保障机制;第三,宣传和引导被征地农民合理使用征地补偿款,适当进行理财。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西安市城中村拆迁改造项目进行了实地调查,分析了拆迁改造过程中农民征地意愿及影响因素:家庭收入来源降低;征地后家庭支出增加;社会保障不完善等因素使半数以上农户不愿意拆迁.提出对策建议:第一,政府需要根据当地的生活水平提高征地补偿标准;第二,多渠道完善社会保障机制;第三,宣传和引导被征地农民合理使用征地补偿款,适当进行理财.  相似文献   

9.
对农村集体土地征收现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我国现行的集体土地征收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征用集体土地的补偿又无统一的标准,使得农民的利益在征地过程中屡屡遭到侵害,从而产生了一系列不和谐事件。文章主要对我国集体土地征收的现状及制度进行剖析,并结合专业所学思考了完善我国集体土地征收制度的途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提出,要多形式多渠道安置被征地农民,建立“经济补偿、社会保障、就业服务”三位一体的新模式,做到土地征用与劳动力安置、建立社会失业和养老保险制度同步进行,确保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不因征地而降低。山东省还将探索建立预存征地补偿款制度和征地安置补助专项资金的具体管理办法,保证征地补偿款按时足额发放到位,管好、用好征地安置补助专项资金,建立补偿款支付实名制,严禁拖欠、截留和挪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户消费转型升级引发各方关注,但鲜有从社会资本的视角探讨农地流转对农户消费的影响及其微观作用机理。文章在理论层面分析了农地流转通过影响农户生计资本变动和生计策略调整对农户消费的传导机制,并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三期面板数据,定量评估了农地流转对农户消费影响的社会资本效应。结果表明:(1)我国农户消费基尼系数总体呈缩窄趋势,但农地转出农户相比农地转入农户具有更高的人均消费支出及消费不均等程度;(2)农地流转能够影响农户关键自然资本改变和生计策略调整,从而显著提高农户消费水平,且参与农地流转农户相比未参与农地流转农户具有更高的消费动机;(3)社会资本在农户农地转入和转出过程中对农户消费存在微观中介效应,即社会资本越高的农户参与农地流转的概率越大,且能够通过提高农地转出户非农就业机会和扩大其多元化收入来源,间接提升农户消费水平。在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协同背景下,应积极有序推进农地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地转出户非农就业,并强化农户社会资本建设,提高农户多元化收入,从而全面助推农村消费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2.
宋冬凌 《特区经济》2011,(2):171-173
中国农村贫困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受到政府的关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一个重要方面是充分发挥金融的支持作用。农村小额信用贷款的出现,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贷款难和信用社难贷款这一两难问题。它的推广,有力地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极大增强了贫困农户的自我发展能力,已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也应当看到目前我国农村小额信贷业务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如何使小额信贷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农村金融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经成为被广大金融从业人员关心的问题。本文对制约我国农村市场中小额信贷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结合我国农村经济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李奋生 《特区经济》2012,(10):235-237
在我国城镇化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地方政府以公共利益为由,低价征用农民的土地;以情况特殊为由,违规征用土地用于非农建设;以集中土地招商的形式,强迫农民土地集中流转;土地出让金及税费高,农民分享土地增值收益难等侵害农民土地权益的问题。为了切实维护农民土地权益,需要适时修改土地管理相关的法律,加快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立法;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增加违法成本;确立以市场价值作为征地补偿的依据,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加快土地确权,明确农民土地产权;加强土地督察工作,完善土地执法监察体系;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做好失地农民的安置工作;加强宣传教育及普法工作,提高农民依法维护土地权益的意识。  相似文献   

14.
文章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基于组织嵌入型的农村小额信贷减贫模式,以建立社区性的农民合作组织并嵌入到小额信贷减贫体系中,不仅可以推动小额信贷资金更为精确地"瞄准""发展型的穷人",而且还可以通过向金融机构和贫困农户提供服务,可以降低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和贫困农户的经营风险,节约两者进行金融交易的成本,实现金融机构、合作组织和贫困农户三方的帕累托改进。  相似文献   

15.
农村土地征收补偿原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昭杰 《特区经济》2010,(11):184-186
我国现行土地补偿采用不完全补偿原则,造成了我国现行土地征收补偿的不完全、不科学和不合理。不仅损害了农民的权益,更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土地征收权的滥用。因此,本文就我国现行土地补偿原则加以研究,分析得出应在立足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土地征收公平补偿原则,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土地征收补偿原则。  相似文献   

16.
关于农村集体土地征用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国家建设的发展及城市化的推进,征用农村集体土地成为必然,土地征用不可避免会带来耕地面积减少、失地农民的补偿及安置问题、土地收益的分配问题以及前段时间发生的滥征滥用等圈地行为。本文围绕以上问题展开探讨,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与对策以保护土地资源、保护失地农民的利益。  相似文献   

17.
李朝林 《科技和产业》2007,7(10):25-28,32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农村贫困人口的存在,既遏制了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也拉大了贫富差距和城乡差距,对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极大的障碍。现阶段,我国农村贫困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根据新情况,反贫困措施主要有:一是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贫困人口的质量、增强他们自我发展的能力;二是实现开发式扶贫和救助式扶贫并重;三充分发挥经济政策对消除贫困的作用;四是改变国家扶贫资金的瞄准机制,改革扶贫资金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8.
金融普惠可以提高减贫质量吗?——基于多维贫困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切实提高减贫质量对我国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和守住脱贫成果至关重要。金融普惠作为当前我国金融改革和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是否有助于提高减贫质量仍是有待回答的问题。文章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5年数据,从多维贫困和多维贫困脆弱性两方面出发研究了金融普惠对我国农村减贫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普惠可以同时降低农村家庭多维贫困和多维贫困脆弱性,并且对多维贫困问题严重的农村家庭有更大的作用;区分不同贫困和不同金融服务发现,金融普惠可以显著降低收入贫困、教育贫困及生活质量贫困,对健康贫困的影响则不显著;银行营业网点与金融服务点渗透、以及储蓄、贷款、保险及数字金融服务使用可以提高减贫质量,而其他金融机构渗透、信用卡使用及银行服务评价的作用相对有限。进一步地,文章研究了金融普惠减贫质量效应的环境条件,发现村庄市场及制度环境和家庭需求环境改善有助于充分发挥金融普惠的积极作用,相反则可能构成一定的制约。最后,文章检验了金融普惠的影响机制,发现促进农村家庭人力与物质资本积累、以及地区经济发展等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中介作用。文章结论为我国提高减贫质量提供了可靠的政策工具,同时也可促进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9.
刘远熙 《特区经济》2011,(6):167-169
近年来,随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因城市化需要而向农村征收土地的现象逐渐增加,在农村土地征收过程中,各种社会矛盾逐渐加剧,甚至越演越烈,乃至成为危及农村社会和谐的严重问题。本文认为分析土地征收过程中出现问题的现实原因,构建科学的土地征收法律制度,预防和解决土地征收过程中出现问题,关系到农村土地的保护、农民权益的保障和社会的安定,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