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培材 《南方经济》2020,39(1):95-111
基于2015-2016年五个国定贫困县137所农村小学两期追踪调查数据,文章利用倾向得分匹配与差分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实证分析了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父母外出总体上并不会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但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有显著的消极影响。进一步的检验发现,父母外出务工的"分离效应"会显著降低儿童的身心健康水平,而"收入效应"会显著改善儿童的身心健康,抵消"分离效应"的负面影响。在留守儿童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充分发挥父母外出的"收入效应",减少"分离效应"是缓解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问题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2.
培养照顾好130万农村留守儿童,解除外出务工群众后顾之忧,政府,学校,家长,社会多方联动,切实解决好农民外出务工带来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新增农村寄宿制学校400所,建立针对留守儿童特点的培养模式,采取代理家长,亲情室,托管中心等措施.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背井离乡外出务工,一大批未成年孩子被留在家里,于是在农村出现了一个新的特有群体——农村留守儿童。据遂川县农村留守儿童信息库资料显示:2011年底,全县6至18周岁的留守儿童有4672人,占在校初中、小学总人数65968人的7.1%。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大规模的“打工潮”而来的农村“留守儿童”群体数量迅速增长,已成为严重制约我国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水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瓶颈之一。针对面临的“留守儿童”严峻的现实问题,本研究基于“中国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发展项目”监测与评价调查数据,运用倍差估计方法,分析了父母外出打工及返乡对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成绩的影响。研究发现,(父母)外出打工者的性别对子女成绩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差异。父亲外出打工对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并无显著影响,而母亲外出打工会对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产生显著的负效应。对于留守儿童而言,相对于父亲监护类型,母亲监护更有利于儿童的学业成绩。此外,父母外出打工之后是否遐乡并不会显著的提高留守子女的成绩,这是因为父母外出打工对留守子女学习成绩的影响同时存在“收入效应”和“教养缺失效应”的双重作用,打工带来的家庭经济状况好转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父母养育角色缺失所导致的社会化过程不完整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5.
徐慧  汪斯妤 《南方经济》2020,39(4):40-52
文章利用实地实验与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父母双方均外出的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公平感和幸福度上的差异。根据儿童在独裁者游戏、最后通牒游戏和问卷调查中的结果,我们发现两类儿童对优势和弱势不公平的厌恶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但留守儿童主观汇报的幸福度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机制探究显示父母陪伴缺失是导致留守儿童幸福度较低的原因。若将留守儿童的定义扩大至父母一方在外务工者,以上差异均消失,说明双留守儿童是我们更应关注的群体。文章研究对补充现有留守儿童行为研究以及相应公共政策均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采用DID方法研究了撤点并校政策和父母外出务工对我国农村地区儿童辍学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撤点并校政策显著降低了农村地区儿童辍学的概率;母亲外出务工对儿童辍学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而父亲外出务工和父母均外出务工却对儿童辍学影响不大。此外,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家庭人均收入越多的农村地区儿童越不容易辍学;家庭规模越大和家庭拥有土地越多的儿童辍学的可能性越高。我国农村地区儿童的教育问题仍值得关注,政府应积极采取相应措施降低农村地区儿童辍学率。  相似文献   

7.
浦口区星甸街道石村村地处偏远的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人数众多,留守儿童较多。文章提出近几年,浦口区石桥成教中心结合区域特点,和相关部门联手建立了留守儿童"快乐家园",为确保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8.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基本缺失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蒋平 《理论观察》2005,(4):79-81
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儿童群体,他们的父母外出务工、经商.把他们留在原住地入学接受教育,由于长期得不到父母亲面对面的教育和关爱,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基本缺失了。农村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基本缺失的条件下,在学业成绩、心理素质、道德品质及身体发育方面出现的不良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加以研究和解决。  相似文献   

9.
赵俊  董志强  佘哲 《南方经济》2020,39(4):15-28
儿童的竞争偏好是一种重要的非认知能力,对儿童早期人力资本形成至关重要。已有研究发现,在社会竞争(与他人竞争)情境中,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存在竞争偏好差异。文章基于实地实验,从自我竞争的视角进一步探讨留守儿童的竞争偏好。结果表明:在自我竞争情境中,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之间无论是在竞争偏好方面,还是在为自己设定任务目标方面,都没有显著差异。这意味着,父母缺席主要影响儿童的社会竞争态度,对儿童挑战自我或自我提升的意愿影响并不显著。在不涉及社会交往的竞争时,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一样具有较高的进取心。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农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镇务工,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这两个相对复杂又不断转化的群体逐渐出现并引发系列社会问题。文章试图探讨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的问题,并以AHP分析以对农村儿童成长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提出转留为流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殷明君 《魅力中国》2013,(31):213-213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其中一部分孩子随父母涌入城市。但是更多的孩子没有条件随父母流动到城市,只好继续留在在农村。他们由自己的祖父母或其他亲戚照料,这类未成年的特殊群体称为留守儿童。简言之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进城或到经济发达地区务工而被留在老家的那些弦子。  相似文献   

12.
公共政策视角下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金兰 《特区经济》2010,(6):153-154
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使留守儿童与外出父母在时间上、空间上长期隔离,这给留守儿童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单靠个人及家庭的力量无法解决,只有政府制定和完善相关的公共政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  相似文献   

13.
农民工分化与留守儿童流变的相关性研究是对留守儿童研究的拓进。安徽省枞阳县DS村的个案研究表明:当前农民工主体的新生代农民工也发生了横向上的职业分化和纵向上的岗位分层,初步形成了自立门户的工商业者、企业白领和完全依赖受薪的苦力从上到下的蜡烛台式的分层结构。留守儿童就是父母为外出务工谋生的农民工而守望着家园的法定劳动年龄以下的未成年人,留守儿童流变即是留守时期里发生的留守儿童由“留守”到“非留守”或非留守儿童由“非留守”到“留守”等的变化及其结果的确定。留守儿童次生于农民工,留守儿童流变决定于农民工分化,留守儿童流变的方向及其结果的确定也决定于农民工分化流动的水平及其分层位次等。因此,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直接前提是农民工的销镕。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和劳务经济的快速发展,大批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就业,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也造成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不断增加.他们的家庭教育现状任人堪忧,学校必须采取各项措施来进行缓解甚至解决,并为他们营造一个和谐的生活学习环境,使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5.
王丽平 《老区建设》2009,(14):59-60
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吸引了大批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但同时也造成了留守儿童数量的增加。留守儿童给整个农村教育带来了新的困难与挑战,文章剖析了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6.
曾晓林 《老区建设》2010,(12):57-58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和劳务经济的快速发展,大批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就业,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也造成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不断增加。他们的家庭教育现状任人堪忧,学校必须采取各项措施来进行缓解甚至解决,并为他们营造一个和谐的生活学习环境,使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7.
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彬礼 《发展》2010,(4):142-142
在国家一系列惠民政策的推动下,进城务工已成为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个重要途径,尤其是对于祖祖辈辈生活在干旱贫困,靠天吃饭的古浪县黑松驿镇的农民来说,更是如此。于是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背井离乡外出务工。这样,就在农村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落——乡村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成为备受社会关注的重要话题。  相似文献   

18.
由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城镇化步伐加快,城市吸纳了越来越多的农民工,随之产生了一个孤独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受文化水平和思想观念的制约,往往忽视儿童自身的合法权益,政府相关部门各项政策执行力度不强等客观和主观因素的影响,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的受监护权、受教育权、生命健康权和发展权正遭受损害。文章分析农村留守儿童权益遭受侵害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拓宽沟通渠道、开创教育新模式、结对帮扶、关爱儿童健康等保障农村留守儿童权益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何光洁 《魅力中国》2011,(14):221-222
随着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脚步的加快,大量农村青壮劳动力进城务工,一方面带来了城市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另一方面也带来致使较多农民工子女留在家乡生活,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这些孩子在人身安全、成长成才教育等方面也存在很多问题,这便是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在查阅、分析国内大量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分析当前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从留守儿童需求出发提出一些农村学校的教育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利用马斯洛的安全感-不安全感问卷(S-1)及自编问卷对留守儿童的安全感进行测试,旨在研究亲子沟通对农村留守儿童安全感的影响,得出以下结果:留守儿童的安全感在性别、年龄、留守时间等变量差异不显著;留守儿童的安全感与亲子沟通频率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亲子沟通越频繁,留守儿童的安全感就越好;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感在亲子沟通方式上存在显著性的差别(P<0.05),正面积极的亲子沟通有利于留守儿童安全感的发展.因此认为亲子分离后,亲子沟通的频率与方式显著影响着留守儿童安全感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