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商标许可使用,是《商标法》赋予商标所有人的一项基本权利,不加选择地乱许可他人使用注册商标,势必会扰乱市场秩序,给假冒伪劣商品披上合法的外衣,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下面谈五个方面的问题:1、商标许可使用无许可使用合同.《商标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商标注册人可以通过签订商标使用许可合同,许可他人使用其注册商标.”也就是说,使用许可商标首先必须是注册商标签订商标使用许可合同是许可使用行为生效的前提和必须的法律程序.但是从本市调查中发现85%的许可使用合同不规范,有的甚至未签订使用许可合同.  相似文献   

2.
《商标法》第40条规定:“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应当报商标局备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司法解释)第19条规定:“商标使用许可合同未在商标局备案的,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肯定了注册商标使用许可合同的备案具有对抗力的法律意义。但其确切含义如何,目前没有一致意见,司法实践中也存在不同的理解。[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日本索尼公司只用一个“SONY”商标就成功地向全世界推出了电视机、影碟机、录音磁带等多种产品,那么,是不是生产农药的企业也可以用同一个商标向消费者提供饮料呢?就像父母亲喜欢给新生的婴儿取一个能寄托他们希望的名字一样,任何有决心参与市场竞争并想占据一席之地的企业都会给自己的产品取一个中听又中意的名字,即给产品赋予一个商标和品牌。如“飞鸽”自行车、“长虹”彩电、“奔驰”轿车等。但是,当企业规模扩大,要同时生产多种产品,如生产电冰箱的厂家还想生产空调、洗衣机时,就面临着两种品牌策略的选择;一种是“单一品牌策略”,即企业生产和经营的几种不同产品统一使用一个商标(品牌)。如韩国三星电子公司生产的电视机、影碟机都使用“sunseng”商标(品牌)。另一种是“多品牌策略”.即企业生产和经营的产品分别命名.  相似文献   

4.
美国鸿利国际公司(下称鸿利公司)与北京市海淀区威达通用电器商社(下称威达商社)在1992年12月签定一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合同约定:鸿利公司许可威达商社使用其在中国注册的HONG  相似文献   

5.
1994年上半年,我局对我市的商标使用许可情况进行了清理整顿。从整顿中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外商许可我市企业(主要是三资企业)使用其注册商标的(以下简称外方许可),大都获得成功,牌子越打越响,企业蒸蒸日上;而国内企业许可我市企业和我市企业许可国内其他企业使用其注册商标的(以下简称中方许可),尚没有成功的例子,商标的信誉停滞不前,甚至下降。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比较中外商标使用许可合同的差异来回答这一问题。因为商标使用许可合同是商标使用许可情况的综合反映。  相似文献   

6.
世博会标志许可经营是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商业化运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如果世博会标志许可产品存在缺陷,并且生产企业没有在产品上标明其商标或其他明显识别性标志时,世博会标志权利人存在承担产品责任的风险,对此风险应从合同、质量保证金、产品责任险、监督检查等方面加强防范。  相似文献   

7.
商标特许经营作为特许经营的一种,是品牌所有者将商标及经营模式等以合同的形式授予受许可人,受许可人按照双方的合同进行独立经营的一种商业模式,这种模式有其不同于普通特许经营的特点,在带来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亦有损害合同双方的利益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替消费者解决了问题,也为自己找到了商机,即便是炒作又何妨?澳柯玛、乐华、迎燕、万家乐、东洋电机、森宝、夏芝……这些在市场上名噪一时的空调品牌.都消失在过去的6年间。来自家电协会的统计数据,从2000年至2006年间,相继有70多个空调品牌被淘汰或自行退市。企业挥泪告别空调舞台,那些已售产品的售后服务却因此失效,沦为无人问津的“孤儿空调”。  相似文献   

9.
商标又称品牌,是一企业产品区别于他企业产品的标志,一个有影响力的商标是企业产品销售的良好保证。如果没有一个吸引人眼球、口碑好的商标,企业接受商标授权无疑是一种有效的经营选择。作为世界生产大国,中国企业接受品牌授权有广阔的市场范围(商标许可,也称品牌授权,  相似文献   

10.
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的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近年受环境污染和片面追求产量等因素影响,粮食、蔬菜及畜禽产品、食品加工品的化肥.农药残留超标,威胁人体健康,因此绿色食品日渐受到消费者欢迎。但当前市场极为混乱:一些企业擅自使用“绿色食品”标识,欺骗消费者;有的将“绿色食品”证明商标直接作为商品名称或者包装使用;有的超过许可使用年限,仍继续使用“绿色食品”证明商标,产品质量严重缩水;有的地方政府违规批准企业使用“绿色食…  相似文献   

11.
2012年5月,根据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的裁决书,广药集团和鸿道集团签订的《"王老吉"商标许可补充协议》和《关于"王老吉"商标使用许可合同的补充协议》无效;鸿道集团停止使用"王老吉"商标。自此,"王老吉"商标之争落下帷幕,广药集团收回加多宝母公司鸿道集团的红色罐装及红色瓶装王老吉凉茶的生产经营权,未来"王老吉"将由广药集团一家"独饮",但其带来的思考和震动  相似文献   

12.
商标的背后     
世界著名企业松下,1986年开始在日本使用“Panasonic”商标,从单词本身解释,“Pana-”表示“全、整个、总之”。“-sonic”意为声音,整个词表示所有的声音。一开始Panasonic这个商标是用于音频设施的。松下还有一个品牌是National,在很多空调上可以看到这个标志。现在因为Pansonic最有名,远远超过了National,所以人们一般以Panasonic代表松下的全部产品以及企业本身。  相似文献   

13.
OEM战略利耶?害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68企业管理 2003.10OEM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贴牌生产”,是整机厂家之间委托生产加工的一种合作方式。也就是说,一家有完善的销售网络和良好的品牌信誉的企业,委托其它企业为其加工产品,并直接贴上自己的品牌商标的一种生产战略。对于被委托企业,不必负责市场营销和技术开发,通过大批量生产即可获得商业利润。OEM生产方式已经为我国广大企业所采用。以家电行业为例,据统计,我国家电企业约90%在做OEM。作为全球最大的微波炉制造商,广东格兰仕有六成产品贴的是国外品牌微波炉的商标,美国通用电器向四川长虹下达10万台空调订单;菲利浦集团停…  相似文献   

14.
"王老吉"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尽人皆知,可是,如果没有沸沸扬扬的王老吉官司,很少有人知道"王老吉"不姓王而姓广,也不知道其不仅有"生父"还有"养父"。汶川大地震后,向灾区捐赠1亿元人民币的"王老吉",不是"王老吉"商标的所有权人广药集团,而是使用权人香港鸿道集团。基本背景据媒体报道,王老吉凉茶之所以有红绿之分,系因广州药业集团有限公司与香港鸿道集团有限公司于1997年签订了商标许可使用合同,前者许可后者使用"王老吉"商标,用于生产销售罐  相似文献   

15.
上海德科电子仪表有限公司是专业研制、开发、生产组合仪表、空调控制器、各类传感器和其它汽车电子产品的现代化汽车零部件公司,以“SDE”著称的品牌商标是“上海市著名商标”和“上海市名牌产品”。  相似文献   

16.
商标的使用许可是商标专用权的延伸,商标使用许可能够有效的实现商标的功能价值。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这种制度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商标使用许可制度给许可双方带来利益的同时,当然不能忽视许可带来的风险。由于商标使用许可制度在我国兴起的时间还比较短,相关制度还不健全,有些制度规定甚至还是空白,许可人与被许可人出现纠纷还缺乏足够的解决机制,导致现阶段我国的商标使用许可制度出现了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一、特许经营的概念和特点特许经营是指特许者拥有的商标、商号、产品、专利和专有技术、经营模式等以特许经营合同的形式授予被特许者使用,被特许者按照合同规定,在特许者统一的业务模式下从事经营活动,并向特许者支付相应的费用。特许经营模式即特许方给加盟者自己的品牌、管理模式、服务精髓等,而利用对方的资金迅速实现扩张。这种方式被称为“21世纪的主导商业模式”,既有助于“多快好省”地扩张,又把大工业流水线生产的标准化经验引进到了商业经营领域,有利于品牌延续。特许经营是目前风靡全球的企业经营方式,在美国45%以上的…  相似文献   

18.
8月6日,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发布消费警示,指出,当前不少进口及国产知名家电品牌正频遭“傍名牌”侵扰,提示消费者购买时须提防“李鬼”。比如,消费者到上海一家大型家电商场指定要购买日本“大金”品牌空调时,销售人员会推荐外观、商标十分相似的“大金风灵”和“大金阪本”两款产品。实际上,这两款产品只有“大金风灵”确属日本“大金”品牌,“大金阪本”则根本不是日本大金的产品。  相似文献   

19.
编辑同志: 春节期间,我公司突然接到浙江温州地区一消费者徐某的电话,讲述了他在购买空调机的过程中误购品牌的经历: 徐某因准备结婚,想买两台质量好、牌子硬的空调,去年6月24日和9月15日,他在温州地区购买了两台所谓的“大金”空调机,经销商在推销过程中,自始至终对消费者宣称“大金XX”空调为“大金”空调。由于两种产品的商标和名称极为相似,徐某便信以为真。  相似文献   

20.
我国商标注册总量排名世界第一位,我国生产的产品几乎遍布世界每个角落,其中,有近200个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有些产品的产量甚至占到世界的一半以上,但是在“世界100个最有价值商标”排行榜上却没有一个中国商标(品牌,以下商标和品牌混同一个概念)。要实现世界驰名商标中国造,我们需要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