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在《刘少奇论合作社经济》一书中,刘少奇同志根据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关于合作制的理论,从我国小生产占极大优势的实际情况出发,深刻地阐明了发展合作社、特别是供销合作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系统地论述了发展供销合作社的道路、任务、方针、政策和方法。刘少奇同志论述供销合作社问题时,总是把它同农民问题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他说:“没有合作社,无产阶级就不能在经济上领导农民,不能实现无产阶级与农民的联合,这在新中国的经济建设中是一个带决定性的问题。”①“合作社问题对于今后农民的趋向和我们  相似文献   

2.
<正> 建国后的十七年,我们党在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积累了重要的经验;同时,也由于“左”的指导思想,遭到过严重的挫折。为了寻求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规律,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进行了艰苦的努力,作出了各自的贡献。刘少奇同志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在协助毛泽东同志主持党中央的全面工作中,对社会  相似文献   

3.
<正> 毛泽东同志关于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思想,是对马克思关于“超过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一切社会的基础”这一原理的运用和具体化,是吸取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不重视发展农业和轻工业的经验教训,总结我国经济建设的实践经验而提出的重要指导方针。他在《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中,对这一问题从不同方面作了深刻论述。首先,农业关系国计民生。农业搞好了,农村人口才能稳定。“商品性  相似文献   

4.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发展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合作经济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合作经济理论的发展史上,列宁的合作经济思想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他的《论合作社》最全面系统地论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合作经济的观点,尤其是通过发展农民合作社来引导农民自愿自觉地走向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5.
系统论述了邓小平同志关于发展科技与经济快速增长的思想。  相似文献   

6.
<正> 建国以后,周恩来同志在领导党和政府工作的过程中,耗费巨大精力筹划经济建设,主持制定和组织实施中国发展国民经济的前几个五年计划。《周恩来选集》下卷中论述有计划经济建设的著作占有很重的份量。这些著作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实事求是地解决中国经济建设中的复杂问题,阐述计划工作的原则和方针,总结实行计划经济的经验和教训,对认识中国计划经济的规律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经济稳定对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国后陈云长期担任党和国家财经方面的主要领导人,他对中国如何保持经济稳定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实践,形成了他关于中国经济稳定的思想和一整套做法。其中他重点论述了经济稳定的意义和目的、经济稳定的关键和界限,他还就如何保持经济稳定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潘璐 《开放时代》2020,(2):193-205
农民经济理论和农民合作社理论是恰亚诺夫农业经济思想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恰亚诺夫以家庭农场研究为基础,关注如何在以小农户为主体的基础上实现农业的大生产,提出了以合作社为载体的纵向一体化,构建了"小农场+合作社+支持型国家"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本文通过介绍和补充恰亚诺夫关于农民合作社的研究论述与主要观点,强调指出了恰亚诺夫农业经济思想对当下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中国农业发展所具有的实践价值与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9.
经济稳定对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国后陈云长期担任党和国家财经方面的主要领导人,他对中国如何保持经济稳定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实践,形成了他关于中国经济稳定的思想和一整套做法。其中他重点论述了经济稳定的意义和目的、经济稳定的关键和界限,他还就如何保持经济稳定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秦宇 《经济研究导刊》2012,(18):223-225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其著作中以及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对农业社会主义社会化改造进行了理论与实践上的探索。中国在建国后进行了社会主义农业化改造,这次改造是在党中央与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进行的,在实践探索过程中,尤其是在试办山西初级社进程中党中央发生了争论,在争论中,党中央最终坚持学习借鉴马克思主义合作化思想和苏联经验,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积极支持山西省委试办初级农业合作社,在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合作化理论有所创新和发展,为顺利完成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作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1.
改革30年来,在不断完善家庭承包制小农户经济的过程中,资本和部门化的资本下多,成为联结小农户和大市场的中介。这给日益紧迫的农民合作化带来了重大影响:专业合作社往往容易发展成“大农吃小农”的合作社,单纯靠规范合作社治理结构还无法解决这一问题。本文的任务是,立足30年来在不断市场化背景下家庭承包制的演变逻辑和农业政策的发展,揭示这一特有的合作社发展面貌背后的各方力量结构和相互作用原理,提出以加强国家介入、发展多层次综合合作体系为目标的农民合作化的新道路。论述中,也对当前把专业合作社作为农户经济组织化的主导形式的思想和做法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12.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博大精深的毛泽东思想科学理论体系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论述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前提和基础、内容和方法以及方针和原则等。通过研究毛泽东同志论述思想政治教育的文献,可以全面了解和系统总结毛泽东同志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为我们今天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充分的指导。  相似文献   

13.
杨大光 《财经问题研究》2000,3(5):78-80,F003
与邓小平关于经济领域其它方面的论述相比,邓小平同志对金融的阐述并不很多,但其金融思想的内涵非丰富和深刻。本文就从几方面重温邓小平深刻的金融思想 。  相似文献   

14.
<正>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唯物史观的一对基本范畴。对于二者的相互关系,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曾作过经典性的概述,并在《资本论》中作了更为翔实的论述。50年代初,斯大林把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关系的原理概括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1957年,毛泽东同志针对我国建国后,特别是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的社会经济运行新格局和社会基本矛盾的新变化,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既相互适应又相互矛盾的关系作了新的阐述。这些经典性的论述,无疑对我国理论界探讨这一问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刘少奇是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探索者之一,他在长期探索中形成的并经过实践检验是正确的思想观点属于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邓小平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因此,刘少奇的思想又是邓小平理论的思想来源之一。刘少奇的经济思想,所总结出的丰富经验教训及提出的许多创造性设想是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先声,是邓小平制定改革开放政策的借鉴。当然,  相似文献   

16.
事物的发展总是螺旋式的上升、波浪式的前进。社会的发展也是一样,平衡的发展是相对的,不平衡的发展是绝对的。毛泽东同志总结和创立了政治发展不平衡思想,并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在经济建设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总结和创立了经济非平衡发展的思想,并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使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迅猛的发展。邓小平的经济非平衡发展思想是对毛泽东的政治发展不平衡思想的发展,也是对经济发展理论的新贡献。这一思想对当前我国建设发展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西部大开发战略,是邓小平同志“两个大局”战略思想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江泽民文选》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思想。江泽民同志关于西部大开发的论述,标志着我们党和政府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认识又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背景下,重新学习江泽民同志的有关论述,能够使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西部大开发战略是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全面发展的战略。更确切地说,它是在我国进入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西部地区全面协调、自我发展的战略,是以高度凝聚力为保证的战略。  相似文献   

18.
列宁作为苏联的国父,开创了一个新时代。在建国后面临内忧外患的处境下,具有卓越政治观察力的列宁从国情出发,启动了"新经济政策",彻底改变了苏联危急的国家命运。随着经济的变化,列宁又适时地开展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工作。邓小平同志很多重要思想与列宁新经济政策思想不谋而合,并充分借鉴历史教训,带领中国走上了改革、发展、稳定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李明 《当代经济》2002,(7):45-45
一、调整前的公私经济比例 建国初,从经济成份看,主要有五种经济成份:国营经济,主要集中在工商业领域,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占26.2%;个体经济,在广大农村地区,占人口80%的乡村,再加上城市的个体工商业者;合作社经济,1949年在工业总产值中只占到0.5%。在商业批发和零售额中分别占0.6%和6.7%;国家资本主义,其经济成份也不大;私人资  相似文献   

20.
<正> 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关于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仍然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是对历史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发展,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列宁逝世以后,长期指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思想,是把社会主义看成一个没有矛盾的社会,仿佛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那样地尽善尽美,是那样地完全和谐。毛泽东同志说,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