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中国成立后,土地制度经过了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变迁,相应的城镇化水平也经历了平稳起步、波动停滞、加快发展和统筹阶段。本文在分析现行土地制度与中国城镇化道路与所存在的矛盾基础之上,指出从以下方面改革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确权颁证,明确权利归属;探索和规范土地流转方式;建立土地流转平台;促进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  相似文献   

2.
随着三权分置制度的实施,我国土地流转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促进新型城镇化和振兴乡村战略下,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耕地细碎化,缺乏规模经营的条件,因此通过实施土地流转来促进农地的规模化经营是必经之路。聚焦农业用地,从农地流转制度的缘起、农地流转制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以及未来研究展望几个方面来总结我国农地流转制度各方面的情况。未来一段时间内,农地流转制度的改革将进一步深入,并需要采用政府协助、社会组织提供各种平台以及充分的市场化配置的试点改革,并为农地流转后的农产品经营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3.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使农村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功.但近年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土地分散经营已严重制约了土地效益的发挥,成为制约我国农村发展的瓶颈之一.因此,近年来的国家法律政策等都在鼓励农民进行土地流转.保定市作为农业大市,人多地少,土地的分散经营也已制约了保定市的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因此,探索保定市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创新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4.
从制度内在矛盾运动的角度看,产权制度变迁是一个从均衡到非均衡再到新的均衡的动态过程。我国农村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曾取得过较好的历史绩效,实现了一定时期内的制度均衡;但随着我国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及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农村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日益暴露出诸多缺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土地规模碎化、农地产权边界的模糊性、农地产权的凝固性说明这一制度安排的非均衡的出现并日益加剧,同时也昭示了我国农地产权制度进一步变迁的路径:构建边界清晰的、流转规范的农地产权制度。  相似文献   

5.
从社会保障角度透视我国农地流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土地流转是我国农村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实施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优化农村土地资源再配置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是由于长期忽略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土地仍是农民生活、就业、养老、就医等的安全保障线,具有家庭福利保障的功能,农民一般不愿放弃土地。因此,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极大地阻碍了农地流转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6.
《品牌》2015,(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全面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土地制度,这一制度曾经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创造出了巨额的物质财富,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制度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无法满足当前农村土地流转日趋活跃的实际情况。如何改革这一制度来继续推动经济的发展成了目前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始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农村改革,充分调动了中国农民的积极性,中国农村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这种土地制度出现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现象,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通过回顾1987年至今我国的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历程,针对农村土地制度中社会保障功能和生产要素功能的冲突、土地增殖的收益分配不公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土地换保障的方案“,即在实行土地国有化、农民拥有永佃权的基础上,允许农民在获得稳定非农收入后出售永佃权,但是国家在交易过程中提取高比例社会保障金,注入为该农民新建的社会保障账户。  相似文献   

8.
贺威通  李翠  张卿瑞 《商》2014,(12):188-188
“土地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农村土地流转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环节,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是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的题中之义。我国的农村土地流转是伴随着农地制度的改革而出现并不断发展的。本文通过研究土地制度的变迁对土地流转制度确立的影响,剖析土地制度变革中村民参与,为当今土地流转和合理规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30年前,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燃起了土地改革的星星之火,并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燎原之势。30年改革的成就有目共睹,新一轮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又在悄然地蓄势待发,而打响改革首枪的仍然是小岗村的农民们。在改革开放30周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之际,土地流转将成为土地制度改革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0.
蒋凤芸 《北方经贸》2013,(12):53-53
在我国农村土地制度中,应当确定土地集体所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村土地法律制度中的核心地位这是我国的国情所决定的,这关系到中国社会转型成败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有偿自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党中央的这一重大决定,被称为我国第二次“土改”,将进一步完善农村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相似文献   

12.
在现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村土地流转是能够有效提高土地使用效率的农村土地制度,它能够帮助农民实现显著增收、对促进农业走规模化发展道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大力普及科技兴农、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曾极大地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但也产生了一些矛盾与问题——农业的小规模分散经营越来越难以适应当前农业市场化的要求,因此,国内研究者对如何应对这些问题,搞活农村土地流转已做了较广泛的调查研究和理论分析,成果主要集中在土地流转的形式、成因、影响及规范土地流转等方面,但少有对农村家庭结构和功能的变迁与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创新:集体所有制下的永佃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的土地制度实施近30年以来,对农村的发展、农业经济增长、农民收入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也存在农地产权模糊、农地使用权保护欠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规模效益差等缺陷,集体所有制下的永佃制是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刘婷 《商》2016,(4):58+51
土地流转是当下"三农"问题中讨论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土地流转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质的升华。全国各地纷纷开展土地流转的实践与探索。本文通过对常见的几种土地流转形式进行分析比较,认为合作经济组织作是农村土地流转的一种好形式。并就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如何完善合作经济组织的运行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的深入推进,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体的农用地分散经营模式已无法满足当前的发展要求,取而代之的是以市场规模化、经济高效化为主要特征的适度规模经营模式,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农用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势在必行.目前我国农用地流转市场仍不完善,尤其是在流转价格问题上仍没有系统的理论共识和实践应用的估价体系.以河北省故城县青罕镇为例,在对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价值和流转方式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收益还原法计算出青罕镇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价格,并将其与研究区域24个村的村民问卷调查和村干部访谈得出的调查价格进行对比,分析了理论预期与实际流转价格出现偏差的原因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吴伟  孙伟 《中国市场》2014,(50):124-126
本文以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为背景,对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土地的流转问题做出探究,结合我国当前的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加以分析,针对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在现实中存在的土地产权主体界定模糊、政策法规落实缺乏力度、土地流转程序不规范、土地流转市场不成熟等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思路、对策。健康且高效发展农村土地的流转,同时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2003年以来,我国开始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前提下,积极推动农村土地流转。这一流转制度的实行,有力的推动了农村利用效率的提高,也导致了很多的问题,阻碍了流转的进一步推进。基于流转中的问题,分析了其原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希望能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我国社会已经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建立适合我国国情且能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新型农地制度,是新农村建设、推进城市化进程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对江西抚州市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调查研究,认为必须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创新土地流转机制,以土地流转为契机.建立土地政策协调机制,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发展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20.
吴建  高峰 《北方经贸》2003,(5):21-22
农业经济发展最需要的是努力推动制度变迁。我国土地制度不断变迁 ,目前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日益显现出局限性 ,需要加以改革。土地股份合作制是土地制度变革的最佳目标 ,也是让中国广大农民富裕起来的一个好方法。当然 ,变革的同时也需要各种外在因素的支持 ,共同促进土改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