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化工科技市场》2010,(10):39-40
2010年9月中国的“十一五”规划进入尾声,同时“十一五”节能目标考核进入了倒计时阶段。为完成节能降耗的考核指标,江苏、浙江、山西、河北等地纷纷拉闸限电。按照“十一五”规划要求,在“十一五”期间中国单位GDP能耗需下降20%。统计数据显示,2006--2009年间,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了15.61%。但在“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到2010年,单位GDP能耗要比“十五”末降低20%左右,分解到五年中,意味着“十一五”期间年单位GDP能耗平均下降4.4%,但2006,2007连续两年没有实现能耗降低4.4%的目标,其中2006年的下降幅度只有2.98%。因此当前河南省节能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这要求我们应该优化当前的节能管理,改善节能管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一、2009年节能形势好于去年,年度单位GDP能耗下降率有望超过5%继2006年全国单位GDP能耗下降1.79%、2007年下降4.04%、2008年下降4.59%后,2009年上半年累计下降3.35%,降幅同比提高0.47个百分点。2009年度单位GDP能耗下降率有望超过5%。主要依据如下:  相似文献   

4.
2006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第一次把“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区分为预期性指标和约束性指标,把长期以来“挂帅”的GDP和人均GDP增长率列为预期性指标,而把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5年降20%),主要污染物(指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减少(5年降10%)等列为约束性指标。所谓约束性指标,即“约束性指标是在预期性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并强化了政府责任的指标,是中央政府在公共服务和涉及公众利益领域对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有关部门提出的工作要求。政府要通过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和有效运用行政力量,确保实现。”2006年经济运行的实践表明,2003年以来大规模粗放扩张盲目追求GDP高速增长的惯性没有多少改变,许多地方政府还是把CDP增速作为头号硬指标,而把节能减排等约束性指标置于脑后。结果,全年GDP增速达10.7%,大大超出原来8%的预期,而单位GDP能耗则仅略下降1.23%,没有达到下降4%的目标,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化学需氧量不降反升,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数字,二者分别比2005年增长1.8%和1.2%,也没有达到减排2%的目标。这说明,“十一五”开局之年,经济运行就开始有点偏离“十一五”规划纲要。这样的结果对政府的威信和公信力造成严重的损害。  相似文献   

5.
2006年6月27日新鲜出炉的2006年中国变频器用户调查报告在我社主办的“2006第三届中国变频器用户调查报告发布会暨用户满意十大品牌颁奖盛典”活动现场与广大变频器企业及用户朋友们见面。  相似文献   

6.
今年和“十一五”期间,灵宝市节能减排的主要目标是: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5.6%;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3182吨和5100吨以内。能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降低。到2010年,全市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末降低20%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化学需氧量(COD)排放总量控制在2766吨,比“十五”末下降11%,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在11564吨;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60%以上;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贸导刊》2011,(13):52-53
上海市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经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十一五”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20%左右的目标顺利实现;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削减30.2%和27.71%,降幅分别列全国第二位和第一位。虽然“十一五”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十二五”期间也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和矛盾。“十二五”期间,上海围绕国家拟下达的“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18%、  相似文献   

8.
节能减排低碳发展是转变发展方式、经济提质增效、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十一五”时期,国家就将节能减排作为约束性指标放在重要位置,“十二五”时期,节能减排降碳约束性目标进一步强化。“十二五”前三年间,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中央的决策部署,全国单位GDP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累计下降9.03%、10.68%,节约能源3.5亿吨标准煤,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8.4亿吨;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下降7.8%、7.1%、9.9%、2.0%。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贸导刊》2007,(8):37-39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各级地方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节能降耗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全年万元GDP能耗下降1.23%,这是自2003年以来首次出现下降,是一个拐点,净实现节能3000  相似文献   

10.
“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2010年单位GDP能耗降低20%的约束性目标,但是,4年过去了,单位GDP能耗仅下降了14.38%。特别是今年一季度,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油化工、化工等6大高耗能行业快速增长,致使全国单位GDP能耗上升3.2%,大大增加了后三个季度的工作压力。今年是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最后一年,也是攻坚之年。  相似文献   

11.
中国总体竞争力缘何下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至2006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中国排名第49,较去年下降3位。这是因为“中国的宏观经济环境质量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2.
“2006年世界经济与国际形势报告会”预测,2005年美国的经济增长为3.5%,估计2006年比2005年略有下降,在3.3%左右。  相似文献   

13.
吉林省“十一五”期间按GDP年均增长13%、GDP能耗降低30%计算,计划到2010年万元GDP能耗由2005年的1.65吨标准煤下降到1.15吨标准煤,“十一五”期间GDP能耗年均降低6.89%,形成节能量为2300万吨标准煤的能力。并计划到2010年初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比较完善的节能法规标准体系、政策支持体系、监督管理体系和技术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4.
"十一五"(2006—2010年)规划提出,到2010年中国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下降20%,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10%。去年中国单位GDP能耗下降1.2%,没有完成4%的目标。今年是完成"十一五"规划的关键年,节能减排的形势仍相当严峻。  相似文献   

15.
1998年俄罗斯出现全面的经济危机,当年GDP下降4.6%,对外贸易下降17.6%。中俄贸易也受到很大影响,下降10.5%。与此同时,长期以来中国对俄罗斯出口“包机包税”方式及其后续环节的问题,也以俄警方1998年11月底对莫斯科两座中国货的“批货楼”的彻底查抄而暴露出来。  相似文献   

16.
《机电产品市场》2006,(6):22-22
由电气时代杂志社主办的“节能创想2006——全国首届电气节能大赛”于2006年5月19日在北京正式启动。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邢玉久、中国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孙柏林、电气时代杂志社社长周宝东等业内权威人士出席发布会并做重要演讲。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科技日报、《机电产品市场》杂志社等20多家新闻媒体记者及电气节能企业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相似文献   

17.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表明,2006年中国汽车产销72797万辆和72160万辆.同比增长2732%和2513%,其中SUV累计销售228695辆.统计表明.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靳车销售市场.  相似文献   

18.
中国汽车市场经过2003年的“井喷”式发展、2004年的“低迷”和2005年的海外“亮剑”后,2006年又进入了一个相对成熟、理性的快速发展阶段,与欧、美、日三大汽车市场普遍低迷对比,继续保持强劲增长。中国汽车年度销量占全球的比例,已从2001年的43%发展到2005年的87%、2006年的逾10%。产销总量双超700万辆,超过德国和日本,中国已成为继美国之后的全球第二大汽车销售市场,美、日之后的全球第三大汽车制造国。回眸2006年,烽火燃烧的车市或许让国人看到了中国汽车市场的活力与生机!  相似文献   

19.
2007年8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在各大媒体发布信息.公布2006年度山东省节能突出贡献企业、山东省重大节能成果、山东省节能先进企业和山东优秀节能成果。由时风集团研制生产的时风单缸环保节能发动机荣获山东省重大节能成果奖.这是该产品继荣获“国家免检产品”、“中国名牌产品”之后的又一重大殊荣。也充分证明了时风集团在节能环保产品的研制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20.
2006年3月在中国举行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通过的“十一五”计划中,确立了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目标,制定了将单位GDP的能源消耗量减少20%的具体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