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会清 《南方经济》2017,36(10):75-89
文章利用世界银行于2013年公布的中国制造业企业问卷调查数据,实证检验地区营商环境对企业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发现,营商环境体系中的关贸监管效率、行政审批效率、基础设施条件、融资便利程度、高素质劳动力等因素显著阻碍了企业出口强度的提升,这几个方面应当成为政府部门改善营商环境的政策着力点。不同类型企业对营商环境的诉求存在显著差异,大型企业的出口贸易对营商环境各项指标的质量都更加敏感,高生产率企业的出口贸易则更易受到低质量税制环境和高素质劳动力短缺的制约。东部发达地区的企业出口贸易受要素市场条件的约束相对更多,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企业出口贸易受贸易便利条件的约束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2008—2020年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探究营商环境与企业劳动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良好的营商环境有助于提高企业劳动投资效率,缓解企业劳动投资不足现象,这种改善效果在企业劳动密集程度较低、内部控制质量较差的情况下更为明显;进一步路径研究显示,降低企业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劳动纠纷风险、减少非生产性支出是营商环境发挥治理效应的作用机制;拓展性检验发现,营商环境的优化有助于改善企业人力资源配置结构。研究结论为更好发挥营商环境的治理效应、改善企业劳动投资效率提供了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曹秋菊  蒙露 《改革与战略》2021,37(3):115-124
文章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当前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及中国发达省份金融营商环境发展情况,从市场开放水平、金融业发展水平、金融人才供给、金融稳定情况、金融改革与创新五大方面分别对广西的金融营商环境进行分析。针对目前广西金融营商环境存在的市场开放程度较低、金融业中小企业融资难、金融人才缺乏、民间借贷行为不规范、政企工作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提出提高市场对外开放度、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出台相关人才激励政策、加大对金融营商环境的法治监管力度、提升政府的政务处理能力、推进科技金融模式创新等建议,从而优化广西金融营商环境,推动广西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黄燕 《科技和产业》2023,23(3):69-75
企业对营商环境的满意度是分析一个地区营商环境的重要标尺。建立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并对营商环境满意度进行科学评估,有利于发现问题,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借鉴国内外优秀评估指标体系,建立基于企业视角的营商环境满意度评估指标体系设计调查问卷。调查显示,样本企业对广西XX市XX区营商环境的整体满意度较高,但与企业期望的理想水平相比仍有改善空间,在生活性基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源服务、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仍需着力优化。  相似文献   

5.
文章选取2006-2013年山东省17地市的平衡面板数据,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山东省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的数量型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地区人口数、性别比例、受教育程度、工资支付水平、自主创新水平、体制创新水平以及交通设施状况与中小企业数量型发展显著正相关,产业结构优化水平、行政负担水平与中小企业数量型发展显著负相关,农村城镇人口比例、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国际化程度与中小企业数量型发展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作为重要的参与主体中小企业对营商环境的变化极其敏感,山东各个地区中小企业的数量变化可以间接反映出后者的改善或恶化程度;文章关于中小企业数量型发展影响因素的分析则有助于山东各地探索选择改善营商环境的具体措施和路径。  相似文献   

6.
郭平  胡君 《世界经济研究》2023,(2):34-49+134-135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已成为影响中国制造业外资利用的不可忽视因素,而加快促进外资新企业进入是实现制造业“稳外资”的重要目标。基于外资新企业进入视角,在利用工商注册数据对外资活动进行准确测度的基础上,文章试图揭示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制造业外资利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外资新企业进入受到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冲击程度与其面临的贸易风险敞口相关;贸易政策不确定通过实物期权效应与制度摩擦效应,降低中国制造业外资新企业进入的数量与规模;(2)当外资企业所处行业的资产可逆性较小或契约密集度较大时,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制造业外资新企业进入的负向影响更为显著;(3)异质性分析表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合资型、研发型外资新企业进入的影响较小;(4)随着金融市场化程度提升与地方营商环境改善,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制造业外资新企业进入的抑制作用将会显著弱化。文章结论将为在不确定性环境下实现中国制造业“稳外资”目标提供重要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7.
海外并购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导模式,那么,哪些因素影响了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绩效?构建一个综合的研究框架,从国家、企业、交易这三个不同层面探究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绩效的影响因素,通过对176家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269个海外并购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显著影响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绩效的因素来自不同层面。具体而言,国家竞争力、营商环境、海外并购经验、管理层能力、账面市值比、企业规模、财务状况、关联属性等因素都显著地影响海外并购绩效。结合实证分析的结果,文章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良好绩效的取得提供了操作层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人力资源作为企业唯一具有能动性的战略资源,其柔性化程度对企业绩效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文章以珠三角企业为例,分析动态环境下人力资源系统柔性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资源柔性和协调柔性对企业长期绩效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协调柔性对企业短期绩效也存在着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是资源柔性对企业短期绩效却无显著影响;环境动态性对人力资源系统柔性与企业绩效间关系存在部分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独角兽”“潜在独角兽”为代表的高成长创业企业的加速涌现是驱动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如何优化城市营商环境促进高成长创业企业涌现是亟待解答的重要现实与理论问题。本文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分别选取中国拥有“独角兽”和“潜在独角兽”的城市作为研究样本,探讨城市营商环境驱动高成长创业企业涌现的复杂因果机制。研究发现:(1)单个营商环境要素不构成高成长创业企业涌现的必要条件。(2)产生高独角兽企业数量的营商环境组态有5种,产生高潜在独角兽企业数量的组态有2种,其中市场—资源驱动型为通用路径。(3)导致非高独角兽企业数量和非高潜在独角兽企业数量的营商环境组态各有3种,其中市场—创新限制型为通用路径。研究将城市营商环境和高成长创业企业涌现联系起来,拓展了制度理论和创业领域的研究视角,揭示了驱动高成长创业企业涌现的多元营商环境路径,为不同城市和其他新兴经济体营造利于高成长创业企业涌现的营商环境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0.
关于外部环境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金融市场化改革、营商环境、数字金融发展、政府扶持政策等正面激励视角,较少有文献从压力视角探究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动因,尤其是中美贸易摩擦可能引发的企业转型问题。文章使用2012~2021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基于双重差分法,探讨了中美贸易摩擦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受影响企业显著提升了数字化转型水平,这种提升效应在进行多种检验后保持稳健。异质性分析表明,中美贸易摩擦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存在倒逼效应和资源效应,即中美贸易摩擦对有较大竞争压力和更为依赖出口的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作用明显,表现为倒逼效应;同时,中美贸易摩擦对融资约束较低和成熟期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作用更明显,表现为资源效应。进一步研究还发现,数字化转型可以帮助企业解决因贸易摩擦引起的信息需求和降低成本需求;同时,数字化转型还能帮助受影响企业提升实质性创新水平,而对策略性创新没有产生作用。文章研究对中国企业正确应对中美贸易摩擦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耿伟  李亚楠 《世界经济研究》2020,(4):107-119,M0004
关于不确定性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二元边际的影响,以往研究往往忽略了对外直接投资的结构特征。文章将东道国不确定性因素纳入异质性企业模型,分析了不确定性对中国ODI二元边际的影响机制,并运用2005~2017年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数据,实证检验了东道国不确定性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二元边际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首先,东道国不确定性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扩展边际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是对集约边际的影响不显著;其次,不确定性对ODI扩展边际的抑制作用在金融危机后和在东道国不确定性大于中国的国家更明显;最后,引入营商环境因素研究发现,良好的营商环境对于东道国不确定性具有一定的正向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深,“数字融入”困难的老年人口规模日益庞大。基于此,文章借助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探究人口老龄化对数字金融参与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人口老龄化显著降低了家庭数字金融参与;机制研究表明,人口老龄化通过增加风险厌恶以及降低金融素养、数字工具使用和互联网普及率,削弱家庭参与数字金融的动力;进一步分析发现,提高数字金融发展程度、教育水平等举措,有助于减弱人口老龄化对数字金融参与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3.
李华  陈娜  周优 《山东经济》2011,(4):99-105
税制完善程度、税收环境和企业自身因素是企业纳税遵从成本的决定因素。基于“调研山东(2009)——关于山东省企业税收及行政负担的调研”数据分析发现我国企业纳税遵从成本具有累退性,企业产业类型、企业所承担的直接税与间接税税负、是否聘请税务中介对企业纳税遵从成本影响显著,而企业的性质、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企业增值税认证方式、税务机关的检查次数对纳税遵从成本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选取2018—2022年我国沪深A股能源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受教育程度、专业背景和海外留学经历三维视角实证分析CEO教育经历对能源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及其边界机制。结果表明:我国能源行业上市公司CEO呈现受教育程度高、理工科专业背景为主、工商管理专业背景为辅、有海外留学经历的较少等特征;CEO受教育程度高、工商管理专业背景和理工科专业背景均能显著提升能源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而海外留学经历不能显著影响能源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此外,受教育程度、工商管理专业背景和理工科专业背景的正向影响作用仅存在于CEO和董事长两职分离的能源企业,表明良好的内部治理环境是CEO教育经历发挥作用的情境条件。  相似文献   

15.
我国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对人民的金融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儿童虽然相较成人参与金融活动的频率低,但儿童的经济福祉依然会受其相关行为和决定的影响,所以金融素养的一些内容也需要从儿童开始培养。然而,目前针对我国儿童金融素养水平和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金融社工对这一群体的服务开展。分析了一家全国性青少年金融素养教育公益机构的基线调研评估数据。该数据来自我国15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3 047名儿童,从知识、态度、行为3个层面描述了他们的金融素养。分析显示,在整体金融素养水平上,城市儿童最好,乡镇儿童居中,乡村儿童最低。在具体层面上,金融知识是乡村儿童相对最薄弱的。这一发现在加入控制变量后,依然不变。金融态度和行为方面,不管是直接比较还是加入控制变量之后,3组儿童的差距均相对缩小,但是依然在统计学意义上显著。同时,研究还发现,儿童金融素养与性别和监护人受教育水平显著相关。基于这一结果,研究建议金融社工将乡村儿童作为重点服务对象,尤其要关注其金融知识层面的提升。在设计干预时,金融社工也需要将儿童性别和家庭关系纳入考量,形成微观和中宏观层面金融素养干预的协同。  相似文献   

16.
营商环境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复杂生态系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对营商环境建设和评估研究越来越受到各界的高度重视。文章基于研究视角的切入点和侧重点的不同,阐述了三种关于营商环境的内涵界定,论证了大数据与优化营商环境的耦合关系,并提出了运用大数据手段优化营商环境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CEO作为企业的掌舵人,直接参与公司层面的战略决策,必然对财务报告的呈报施加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业绩预告。文章选取2012~2016年CEO发生变更的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CEO变更与业绩预告披露频率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8.
基于 2011-2018 年我国 A 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通过构建城市营商环境指标,探究营商环境对不同所有制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差异以及融资约束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与国有企业相比,营商环境对民营企业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且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更能加大民营企业研发投入。进一步研究发现,营商环境各要素对企业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存在显著差异;营商环境对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在高科技行业企业中更为显著,且在高科技行业民营企业中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9.
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是“亲清”政商关系营造的内在价值逻辑依循。深化“放管服”改革,营造“亲清”政商关系,应从国家层面建立完善的政商关系法治体系,从政府层面推进重商亲商服务型政府建设,从企业层面构建现代企业诚信制度,从互动层面完善政商沟通协商机制。  相似文献   

20.
严兵  齐凡 《世界经济研究》2024,(3):107-119+137
文章基于2007~2020年上市公司年报数据,通过文本分析构建企业层面的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感知指数,从微观层面揭示了不同企业在感知到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后作出的异质化研发决策。论文发现,感知到贸易环境中不确定性的上升会促使企业提升研发强度,这一效果主要体现在高科技行业。其中,企业去金融化与争取政府补贴是最主要的影响机制,为了获取税收优惠而人为调整会计科目造成的研发强度提升并不能形成真正的研发成果,因而不利于企业抵抗风险能力的提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发现,受美国对华关税加征的影响,中国高新技术上市企业研发强度显著提升,受影响企业正在努力开拓自主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