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产权导刊》2012,(7):80-81
市第九次党代会以来,农垦集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资源整合、产业升级、增加总量、构建和谐战略,培育经济增长点,不断增强农垦经济发展后劲,取得了明显成效。2011年,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20.11亿元,实现生产总值13.2亿元,实现利润总额5.01亿元,职工人均年收入4.11万元。2011年末,集团资产总额为150.6亿元。2011年,在天津市企业  相似文献   

2.
王爱梅 《发展》2012,(10):83-85
目前,众多企业薪酬决策或改革时,往往忽视从战略高度思考薪酬问题,更没有将薪酬问题与企业发展战略相对接,造成企业薪酬制度与经营战略脱钩或错位,影响企业的持续发展。本文结合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新理念,试图通过对万方公司薪酬改革与企业战略对接的实践探讨,梳理实现薪酬改革与企业战略对接的路径和方法,从实践中得出薪酬改革与企业战略对接的几点认识,必将对同类企业的薪酬制度改革产生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全面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成为保障集团行稳致远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企业风险的系统化、常态化趋势越发凸显,各类风险层出不穷。江苏农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农垦”)随着高质量发展不断深入推进,经营规模和业态不断扩大,业务和管理流程也不断复杂化,如何高效利用现有资源,防范重大风险,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风险管控体系,全面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4.
《环渤海经济瞭望》2010,(2):F0004-F0004
天津农垦集团总公司为具有企业法人资格的国有独资性质的经济实体,是经批准列入市政府重点支持的大型企业集团,市政府授权集团总公司对所属企业的国有资产实施经营、管理,同时承担保值增值责任。  相似文献   

5.
基于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薪酬体系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略性薪酬体系是企业在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下制定的薪酬制度。这种制度具有前瞻性和竞争性。设计战略性薪酬首先必须明确企业发展战略,在此基础上改造企业流程,理顺企业内部的价值链,确定企业发展的部门瓶颈和人才瓶颈,并根据企业发展的战略和企业的现状,确定企业的薪酬水平和薪酬结构,构建适合企业发展战略需要的战略性薪酬体系。  相似文献   

6.
《环渤海经济瞭望》2005,(9):F0002-F0002
天津农垦集团是市政府重点支持的地方大型企业集团,天津农垦集团总公司受权经营集团内的全部国有资产。天津农垦集团是集农牧业、工业、商贸服务业、房地产开发等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主营农、林、牧、渔生产加工和销售,兼营工业制造、商业、房地产开发建设、社会服务业等项目。  相似文献   

7.
正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取得积极成效,对促进企业改革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薪酬结构不尽合理、薪酬监管体制不够健全等问题。方案公布以来,对我国商业银行高层管理者薪酬制度改革的各种传言纷至沓来,媒体与公众在认知上产生了些许误解。因此,正确理解商业银行高层管理者薪酬制度改革问题就显得非常重要。一、正确理解商业银行高层管理者薪酬制度改革的前提  相似文献   

8.
余勃 《改革与战略》2012,28(5):188-191
分析某农业集团公司薪酬制度和人力资源结构,发现统一的薪酬制度不适应集团多元化发展,薪酬制度的外部公平性和内部公平性均存在不足,绩效工资激励强度不均匀、效度低下,福利的激励功能没有在核心员工身上得到有效体现,薪酬制度体系基础薄弱。薪酬改革要与集团发展战略相匹配,需要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改革相配合。要建立分类管理的薪酬制度,以总部员工薪酬制度改革为突破点推动改革的深化。  相似文献   

9.
鉴于高新企业出现的很多新特征,传统的薪酬制度已难以适应高新企业管理的需要,对已有的薪酬管理制度进行创新成为必然。文章首先提出国内高新企业薪酬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其次结合这些问题从薪酬战略、企业文化、员工职业发展体系、福利制度等方面提出了改善薪酬制度的若干策略,构建了与企业文化、企业发展阶段相匹配的薪酬制度。对于吸引、挽留、激励员工以及促进企业稳步快速发展有一定的指导与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张文虎 《中国经贸》2015,(11):64-65
为了更好的促进我国铁路运输企业的发展,最近几年国家加快了对铁路企业的改革步伐。通过改革,铁路运输组织与劳动组织方式都得到了相应的深化,这无形大大提高了铁路运输企业的效率。但是改革也存在着不足,这就是忽视了对薪酬制度的改革。由于薪酬制度改革没有跟上企业整体的改革步伐,使得薪酬制度成为制约我国铁路运输企业发展的一大障碍。本文就铁路运输企业的薪酬制度来进行一些浅显的探讨和分析,希望可以为我国铁路运输企业制定出有效的薪酬制度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吴维 《中国经贸》2008,(18):24-26
本文借用了英国的查尔斯·汉普登·特纳和荷兰的弗恩斯·特朗皮纳斯的跨文化分析维度体系,将其与具体的薪酬管理相结合,结合中西方文化差异情况与薪酬管理实践,提出中西方各自具体的薪酬管理理念因素。然后,将各理念因素依据AGIL理论进行优化、对比、取舍,建立薪酬管理理念融合模式,以降低文化差异对在华跨国公司的薪酬管理体系带来的不利影响,增强各国员工对公司薪酬管理制度的认同。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职工工资总额及平均工资增长研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描述了改革开放以来广东职工工资增长的轨迹,通过比较分析揭示了其演变特点、成绩及不足,指出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广东工资总额增长低于本省GDP增长、工资总额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下降和职工平均工资增长低于本省人均GDP增长、低于全国平均工资增长、低于绝大多数省市平均工资增长;提出今后广东要创新工资宏观管理原则,传统的“职工工资总额增长低于经济效益提高,平均工资增长低于劳动生产率提高”的“两个低于”原则已经不适应我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所处发展新阶段的要求,提出用“职工工资总额增长与经济效益提高相适应,平均工资增长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相适应”的“两个适应”原则作为新时期工资宏观管理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中小民营企业薪酬管理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薪酬管理的相关理论,对我国中小民营企业在薪酬管理方面的现状做出了分析,提出了中小型企业薪酬管理的问题和不足之处:薪酬管理缺乏战略规划;薪酬设计不科学;薪酬制度缺乏激励性;福利体系不完善;较低的薪酬水平缺乏市场竞争力等。并结合国内中小型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甄丽明  杨群华 《南方经济》2014,32(12):82-95
本文基于委托代理关系,考察了薪酬制度中货币性薪酬比重以及薪酬差距对管理层代理行为的影响,最后还进一步考察了产权性质对薪酬制度的间接作用。研究发现:(1)货币性薪酬比重与企业研发行为呈倒U型关系;(2)薪酬差距为正时,盈利的薪酬差距对管理层的研发投入有拉动效应,但这一拉动效应有临界值。在薪酬差距较小时未能发现。(3)薪酬差距为负时,“问题式研发”动机存在,薪酬差距对研发有促进作用,且在职消费的替代作用明显。(4)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国有企业薪酬制度的激励影响相对较小,薪酬差距的促进作用不如非国有企业。这些结论表明应合理设置薪酬体系,从而为理解转轨制度背景下的管理层代理行为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沪深两市2002年-2009年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了高管层总体薪酬水平与盈余管理幅度、方向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盈余管理与高管层薪酬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向下的盈余管理更能促进高管层薪酬的增加,在国有企业这种促进作用更明显.研究结果支持薪酬契约理论,不支持管理层机会主义观点.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现状,文章运用因子分析法归纳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四个测量维度:参与式企业管理、结果导向式考核、开放式员工选拔、浮动式薪酬结构。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继承了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特征,又具有西方参与管理的特点。通过多元回归发现:参与式企业管理、浮动式薪酬结构和结果导向式考核对人力资源管理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内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绩效显著低于外资企业。研究表明,内资企业在重视结果导向考核和浮动式薪酬结构的同时,要借鉴外资企业的参与管理经验。  相似文献   

17.
薪酬制度是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核心,合理的薪酬制度能优化人力资源结构。然而,当前国有企业薪酬制度存在很多问题,国有企业改革的难点之一是薪酬改革。阐述了国有企业薪酬制度现状,基于其存在问题,探讨了优化国有企业薪酬制度改革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于燕飞 《特区经济》2014,(3):203-204
作为当今世界资产规模最大、利润最多、全球连锁性最高、业务门类最齐全的金融服务集团之一的花旗集团属下的一家零售银行,花旗银行成为美国第三大银行,资产规模仅次于美洲银行团和大通曼哈顿银行。如此成功的银行有着比较完善的薪酬体系,对于正处于大力转型期的我国商业银行人力资源薪酬体系方面有着很好的启示。因此,本文正是基于这种背景之下,讨论了花旗银行薪酬体系比较成功的地方.以期给我国商业银行薪酬体系方面以借鉴。  相似文献   

19.
企业集团实施财务集中管理,是规范集团对下属公司财务控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集团整体利益最大化的需要。实施财务集中管理,需要具备以下基本条件:集团公司对子公司的适度控制、先进的财务信息管理系统、科学的财务控制体系。具体措施主要包括完善集团公司治理结构、完善预算管理、狠抓资金管理、加强内部控制、进行会计集中核算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