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分配问题不在于要不要贯彻按劳分配,而在于如何贯彻按劳分配。要贯彻按劳分配,很重要的一点,是弄清楚劳动者所创造的劳动价值总量中,哪一部分是用于按劳分配的。这首先涉及到扣除的理论问题。按照马克思所设想的按劳分配,在对生产者进行消费资料的分配之前,要作六项扣除。  相似文献   

2.
按劳分配是贯穿于社会主义始终的一种分配制度,是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在个人消费品分配领域的表现。但是,在社会主义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由于条件的发展变化,按劳分配具有不同的特点。一、马克思设想的按劳分配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对马克思按分配原则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不仅是剩余价值的理论基础和分析资本主义分配的理论依据,同时也是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逻辑起点。只是以往我们对按劳分配原则的最本质的含义理解不够透彻。实质上,应该说马克思设想的按劳分配原则最本质的内容包括三点,即在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中,个人消费品的分配以劳动量的大小为依据,等量劳动获取等量报酬,承认能力本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原则,仍然没有偏离这三点本质的含义,但已经有了新的特点和形式。  相似文献   

4.
刍议按劳分配中的“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按劳分配既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方式的主体。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入探讨按劳分配中的“劳”的基本内涵,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我读了何伟同志发表在《经济研究》1991年第10期上的《在有计划商品经济条件下实现按劳分配的两个问题》一文(以下简称《何文》),受益非浅。然而,《何文》认为,马克思设想的按劳分配中的“劳”是抽象劳动,这种抽象劳动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实质上是社会必要劳动。对此观点我持不同看法,在此略陈管见并向何伟同志请教。  相似文献   

5.
按劳分配理论在现阶段的五大发展趋势于天义,张宗斌近年来,关于按劳分配的探讨文章颇多,探讨中涌现出许多有益的观点,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论,纵观理论界对按劳分配的各种观点,我们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按劳分配与马克思所设想的按劳分配有明...  相似文献   

6.
按劳分配=按劳动力价值分配,这既是从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论中可以得出的一个必然的逻辑结论,也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7.
本文考察了按劳分配的历史演变过程,认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未来社会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式的论述只是一种猜想,而明确把按劳分配说成是社会主义原则的是列宁,而斯大林又把按劳分配确认为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第一次把名尽所能和按劳分配连在一起,从而走向了教条和僵化。作者认为,按劳分配不仅在理论上存在着不可克服的逻辑矛盾,而且在实践上也与迅猛发展的商品经济所要求的等价交换所不容。作者认为,改革传统的分配机制迫在眉睫,走出“怪圈”的出路,就在于从商品经济出发,以按劳付酬机制代替按劳分配机制。  相似文献   

8.
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还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由此触发了一场关于按劳分配原则是存是废的争论。最近有些同志撰文认为,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所阐述的按劳分配,是以产品经济为实现条件的,由此推论,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同商品经济不能两立。要实行按劳分配,就必须是产品经济;是商品经济,就不能按劳分配,而必须另择其他分配原则。我认为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的分配原则,它的本质特征即它的内核只是同社会主义公有制相联系,而不以公有制经济是按产品或商品的形式进行组织和运行为转移的。后者只能制约按劳分配的非本质方面,即制约按劳分配原则实现的具体  相似文献   

9.
一、调节工资的规律应是整个社会主义经济规律体系在计划商品经济条件下,调节社会主义工资的,只是单一的规律,即按劳分配规律,这似乎已成定论。然而笔者认为,这个观点失之偏颇。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马克思在《资本论》里已经详细地证明,调节工资的各种规律是非常复杂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28页)。因而调节社会主义工资的不能只是单一的按劳分配规律,而应是以按劳分配规律为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意义上的按劳分配的实现需要具备两个基本前提条件:“生产资料为社会公共所有”和“不存在商品经济和市场交换关系”。而几十年来的社会发展实践证明,按劳分配所需要的“单一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等条件难以具备,这决定了在我国实施按劳分配面临众多困难。改革开放以前,我国个人收入分配方式并没有严格地贯彻按劳分配原则,主要选择的是平均主义分配方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分配方式则越来越多地引入按要素分配。按要素分配应该成为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所有企业(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都必须贯彻的分配原则。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按劳分配,都是以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为基础的。这一点,从根本上决定了它们二者之间的相容性。在社会主义制度=公有制+按劳分配+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一公式中,按劳分配和商品经济“相安”地相合在一起,共同成为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属性。从动态上讲,商品经济的运行,对按劳分配的贯彻和实现,发挥着积极的机制作用,而不是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的水火关系。商品经济对按劳分配的机制作用,最主要的表现在:只有商品经济的运行机制,才能使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得到检验和净化,把劳动所得的报酬和所提供的劳动量一致起来。我们知道,按劳分配的核心内容是,以劳动作为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尺度,多劳  相似文献   

12.
牛丽姜 《经济师》2001,(4):160-160
一、马克思设想的按劳分配的特点,马克思设想的按劳分配是在产品经济中实现的,这种按劳分配具有下述三个特点:第一,分配的依据是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时间。在马克思设想的资料公有制,社会成员之间的地位完全平等,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是根据劳动者提供的劳动量来进行的,由于商品货币关系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已不存在,劳动者的个人劳动直接表面为社会,劳动者提供的劳动量可以用劳动时间来衡量,劳动时间是计量每个劳动者提供劳动量的尺度,根据这个尺度进行消费品的分配。第二,分配的主体是社会。由于全社会实现了单一的公有制,其它经济形式已不存在,全社会是一个大工厂,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属于宏观层次,社会是按劳分配的腐朽,社会可以采取统一的方法进行个人消费的分配,按劳分配的的实现形式是单一的。第三,实现的媒介是没有价值的劳动券。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在社会公有的生产中,“生产者会得到纸的凭证,以此从社会的消费储备中,取走一个与他们的劳动时间相当的量。”。这些凭证不是货币。它们是不流通的。(《资本论》第2卷第397页)因此,劳动者在劳动过程结束后,从社会领得一张凭证,证明他提供了多少劳动,他根据这张凭证从社会储备中领得相应的消费资料,他以一种形式给予社会的劳动昨,又以另一种形式领回来。  相似文献   

13.
1、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矛盾性我们需要在下面研究的是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在全民所有制范围之内,按劳分配的实现问题。也就是说,从纯粹的公有制条件下,研究按劳分配的特点。理解按劳分配的关键,在于理解按劳分配的劳是什么。当然,我们这里分析的是在物质生产领域范围,这样可以排除一些枝节的干扰。有人认为,必须区分潜在形态的“劳”,流动形态的“劳”,凝结形态的“劳”才能认识按劳分配,其实,这只是对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恩格斯在其著作中论述了在共产主义的第一、二阶段的分配方式,其中第一阶段便是按劳分配。但是,因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是建立在与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完全不同的环境中,所以,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有了很多新的发展。基于此,对中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收入分配制度进行了相关论述。  相似文献   

15.
按劳分配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一个重要原则,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之一。马克思的按劳分配思想是以社会主义阶段具有较高的生产力水平为起点,以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为前提的。而我们当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商品经济不仅存在而且亟待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逻辑中的按生产要素分配--兼与周为民、陆宁商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按照马克思的逻辑展开分析,可以看出按生产要素分配规律并不是市场经济所特有的,而是一切社会形态所共有的分配规律.它是存在范围更为广泛、本质层次更高的经济规律."按劳分配"的"马克思条件"从来就没有出现过,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也不会具备.现阶段的"按劳分配"是统一在按生产要素分配规律当中的.我们只能在这一基础上来研究按生产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在其著作《资本论》中提到按劳分配的理论,那么,该理论与我们的社会主义实践能否兼容?学术界围绕此问题有颇多争议。事实上,按劳分配的理论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并不矛盾,二者可以达到良好的兼容,从而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和罗宾逊的分配理论范式在某些方面有一定的共同之处,但从本质和总体上来看,两者有本质和深刻的区别。两种分配理论范式在立论基础、研究方法论、解决分配问题的途径上产生一系列的观点分歧,甚至是相反的结论。罗宾逊的分配理论以要素分配论为基础,马克思的分配理论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对于当代中国来说,我们要以马克思所揭示的按劳分配的基本思想为指导,结合现阶段社会主义条件下所提供的实现条件和途径,推动按劳分配的合理有效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按劳分配之我见刘子有按劳分配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但是,我国现实的社会条件与马克思讲的按劳分配的社会条件有很大差别。因此.理解按劳分配问题,就不能拘泥于马克思做的具体解释,而必须按照新情况做出符合我国现实社会条件的解释。我国现在处于社会...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和罗宾逊的分配理论范式在某些方面有一定的共同之处,但从本质和总体上来看,两者有本质和深刻的区别.两种分配理论范式在立论基础、研究方法论、解决分配问题的途径上产生一系列的观点分歧.甚至是相反的结论.罗宾逊的分配理论以要素分配论为基础.马克思的分配理论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对于当代中国来说.我们要以马克思所揭示的按劳分配的基本思想为指导.结合现阶段社会主义条件下所提供的实现条件和途径,推动按劳分配的合理有效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