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4篇
经济学   8篇
综合类   4篇
贸易经济   5篇
经济概况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运费营业税的不合理性已经明显暴露出来,并严重阻碍了税制改革的进程。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将运费由营业税改增值税是一个势在必行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分析交通运输业征收增值税优越于营业税以及阐述交通运输业征收增值税迫切性,国家从税收方面对交通运输业的支持及其对该行业纳税人的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赵茂林 《商》2013,(11):84-84
随着近年来市场经济发展对会计行业提出的新要求,对于会计教学方式方法的变革也迫在眉睫。在不断大量的教学过程实践中,案例教学取得的尤其是在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方面成果是有目共睹的。本文就案例教学应用的意义以及具体实施上进行了相关的论述,并且提出相关的建议,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经济学的基础,均衡价值论是新古典学派主流价值理论,两者既有相通性和互补性,又存在本质区别。明晰两者的理论界域,正确处理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精髓思想与借鉴和吸收均衡价值论科学成分之间的逻辑关系,探索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与均衡价值论两者的相关性,有利于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相似文献   
4.
赵茂林 《北方经济》2008,(21):67-69
一、剥削的经济学含义 研究我国现阶段的剥削问题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  相似文献   
5.
从总体上看,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与家庭收入呈正相关。1994年的贫困地区资料显示,劳动力化程度为盲半盲的农户的贫困发生率、贫困深度指数和贫困强度指数分别是小学化程度的1.5倍、1.6倍,是初中化程度的3倍、3.1倍和3倍,是高中化程度的3.9倍、3.3倍和3.4倍。贫困程度和化程度成反比。  相似文献   
6.
财富观是人们对财富的一般看法,不同时代、不同社会和不同社会人群有着不同的财富观。财富观作为经济基础之上的一种思想观念,是随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的历史演变,在社会发展中不断演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科学财富观就是在创造财富、分配财富以及使用财富的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基本准则和正确态度,具有人本性、发展性、生态性等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财富观的发展为我们确立科学的财富观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和完善则是科学财富观的实践基础。树立科学的财富观是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新问题相适应的。  相似文献   
7.
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模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经济发展是建立在区域文化基础上的。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表现为:区域文化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内驱力作用;特定区域文化产生并形成特定的区域经济;先进的区域文化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区域文化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形成各具特色的经济模式。  相似文献   
8.
赵茂林 《乡镇经济》2006,(10):20-23
中国西部贫困地区是中国农村贫困地区反贫战略的重点和难点地区.深入研究西部反贫困,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更具有实践意义.从西部农村贫困的形成机制与原因上看,与西部农村贫困相伴随的是西部农村教育的总体落后.因此,通过教育提高人的素质,开发人力资源,是促进西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和罗宾逊的分配理论范式在某些方面有一定的共同之处,但从本质和总体上来看,两者有本质和深刻的区别。两种分配理论范式在立论基础、研究方法论、解决分配问题的途径上产生一系列的观点分歧,甚至是相反的结论。罗宾逊的分配理论以要素分配论为基础,马克思的分配理论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对于当代中国来说,我们要以马克思所揭示的按劳分配的基本思想为指导,结合现阶段社会主义条件下所提供的实现条件和途径,推动按劳分配的合理有效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和罗宾逊的剥削理论范式在某些方面有一定的共同之处,但从本质和总体上来看,两者有本质和深刻的区别。两种剥削理论范式在立论基础、研究方法、剥削产生的原因和解决的途径等问题上产生了一系列的观点分歧,甚至是相反的结论。罗宾逊的剥削理论以要素分配论为基础,马克思的剥削理论是以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为基础。建立在劳动价值理论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关于剥削的理论,是对我国是否存在剥削问题进行解释的基础。由于各有侧重点,他们对经济发展和建设的指导意义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