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剖析《西游记》、《红字》、《天路历程》等宗教文学,从文学的视角对宗教精神进行探讨,并以宗教文学的例子对宗教精神内在的悖论:人性与神性、理性与信仰的关系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2.
厄普代克的《圣洁百合》聚焦威尔莫特家族四代人的信仰,揭示了美国社会的宗教世俗化问题和世俗化多样复杂的表现形式,并阐释了在宗教世俗化背景下电影作为替代性宗教的功用和弊端。作家要暗示的是信仰是人们摆脱精神困境的出路,但还需要追求与探索。  相似文献   

3.
本文试图分析小说《大卫·科波菲尔》所映射的狄更斯的悲剧童年和他日后文学创作风格之间的联系,认识其深邃的人道主义精神。同时,本文认为《大卫·科波菲尔》正是狄更斯人道主义精神的有力体现,作家以主人公悲剧的童年经历唤醒人们对生活在社会底层儿童的广泛关注,以期改变其在社会中生存状态。同时,也反映出狄更斯人道主义精神既有积极的一面看,也有相对消极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在其早期的代表作之一《都柏林人》中成功描述了都柏林人瘫痪生活状态。《死者》作为这部小说集的压轴之作,篇幅最长、寓意最深。文章将从"精神顿悟"的角度入手,逐步剖析《死者》中主人公加布里埃尔(Gabriel)从无知、麻木到自我反省,进而获得精神顿悟的过程,并探讨这一主题对整部小说集内涵寓意的总结与升华。  相似文献   

5.
宗教是人们为了摆脱某种现实或处境而自行设想出一种理想世界的结果。宗教艺术就是人们舍弃物质和精神而追求理想的体现。它是实现自由的一种途径,而不是实现自由的目的。宗教艺术由于带有宗教属性,往往强调高度的技巧,其思想内容则被神灵所赋予,而且它否定了人自身的价值,把人的能动性降到最低。另一方面,作为一种艺术,它又带有自由的寄托。所以宗教艺术带有一种限定之美。  相似文献   

6.
在科学理性的影响下,现代主流宗教(特别是基督教)把“神”抽象化了,使之虚置于形而上,而不干涉现实经验世界,因此与科学理笥并不发生直接冲突,其主要活动对象是人的道德精神领域。邪教和迷信严重地干涉了经验世界。宗教与迷信具有一定的区别。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元宗教精神、信仰情怀的历史性的剖析,探索元宗教精神、信仰情怀对哲学、化底蕴的作用、影响,得出“宗教无小事”的结论,从而提出理顺党的宗教政策并促进宗教革新以适应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文学作品中历来有很多让人津津乐道的"傻瓜"形象,文章即是通过对《傻瓜吉姆佩尔》与《阿Q正传》中的两个"傻瓜"形象吉姆佩尔和阿Q的比较,意在发掘人物身上的丰富内涵,以此突出辛格与鲁迅两位作家不同的精神特性。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比考察《太平经合校》中的"师策文"与史籍所载的汉哀帝建平四年(公元前3)的宗教运动所表现出的诸多特征,认为《太平经合校》中的"师策文"应是汉哀帝建平四年(公元前3)宗教运动的行动纲领,在甘忠可的《包元太平经》中应已存在。此次宗教运动表明民间道教团体至少是在西汉哀帝之时便已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了。  相似文献   

10.
科学与宗教作为人类的文化现象从其产生起,两者之间就存在着复杂的辩证关系:既相互矛盾、冲突,又相互独立、促进,但在传统的观点中,往往夸大对立冲突的一面,认为科学与宗教是水火不相容的、势不两立的。其实,科学与宗教也有和平共处的一面,在某一时期还表现出二者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利用:宗教生活不仅能满足人的精神需要,成为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且宗教还为个人和社会提供一种终极的思想价值观和追求目标。同时,宗教在某些具体问题的认识上包含着科学的内容,宗教信仰对人们进行科学研究具有巨大的激励作用,从而推动科学的发展。而科学的发展为社会提供了很多福利,宗教又可用这些便利的条件促进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基督城》是一部西方空想社会主义的名著,在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该书的作者凡-安德里亚是一位路德宗的神甫,因此他的宗教思想深受马丁-路德的影响。在本文中,笔者主要从救赎现、教会和圣礼现以及教会与音乐这三个方面来论述《基督城》的宗教思想和马丁-路德的宗教思想的相同与相异点。  相似文献   

12.
美国著名的后现代主义作家唐·德里罗在其作品《白噪音》中描绘了20世纪80年代美国人的真实生活。将后现代美国人面临的生存危机展现得淋漓尽致。本文从《白噪音》中现代人精神危机为切入点,描述现代人面临的精神危机,深度挖掘其原因并探讨处在精神危机中现代人的自我救赎。  相似文献   

13.
古希腊的神话和宗教对基督教的诞生和崛起产生一定的影响和作用。基督教的诞生受到古希腊俄耳甫斯教的影响,并在传教过程中实现与古希腊英雄神话的视域融合。古希腊神话的英雄观和命运观对社会外部环境和人们内在精神世界施加负面影响,推动基督教攀上西方宗教世界的顶峰。  相似文献   

14.
宗教文化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最悠久的社会文化现象。南岳衡山不仅以"五岳独秀"的旖旎风光饮誉天下,更以"佛道儒共存共荣"的宗教特色名闻中外,本文抽取南岳衡山的游客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出人们对宗教文化的认识,宗教文化对我们社会的作用,旨在为更好地发挥旅游业优势及宗教文化的精神价值,为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宗教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它的旅游功能已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利用、开发宗教旅游资源推动旅游和经济发展,已成为旅游界和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共识。一、宗教旅游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宗教旅游:世界旅游市场一支奇葩。旅游业这一新兴产业,经40余年发展,已成为世界经济中最大的产业之一。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未来10年间,旅游业将跃居世界第一大产业。尤其宗教旅游等特色旅游项目,将最受消费者青睐。——宗教自身有其神圣的感召力。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起源的真正原因是对宇宙及人类自身的求索,或者是对"生命"的困惑不  相似文献   

16.
现代派诗人T·S·艾略特是一位基督教意识浓厚的诗人。文章以他的名作《荒原》为材料,从文本本身和诗歌意象等方面讨论“死亡”的主题,以及诗歌中所体现的基督教情结。诗人认为只有皈依上帝,现代西方人才能走出精神的荒漠地带。文章最后比较了《荒原》和《神曲》这两部宗教意识较强的作品。  相似文献   

17.
加强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管理,有利于规范其会计基础工作,维护公众和信教群众的合法权益.通过对福清市多所宗教活动场所进行调研,针对现行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管理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8.
艾丽丝·沃克从小接受宗教的熏陶 ,由此她的作品中常常体现着宗教思想 ,并往往与她的女权思想和种族平等的思想相互渗透。在她的力作《紫色》中 ,女主人公茜莉的一生都离不开宗教这一精神支柱。本文分析了茜莉对上帝的认识过程。  相似文献   

19.
《我的光辉生涯》讲述了女主人公西比拉在逆境中不畏艰难,敢于与命运抗争的精神女性主义形象。而在《简·爱》这部小说塑造了女主人公简.爱的女性的经济独立意识、追求自由平等的自我意识和完美的爱情婚姻观。本文通过对两部小说所塑造的女主人公女性主义形象的异同体现出女性主义的重要性及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文章针对当前农村宗教问题研究的现有成果,进行了系统地回顾和梳理,择要论述了农村宗教活动发生的原因、农村宗教活动的特点、农村宗教活动的影响及对策问题,并指出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目的在于帮助人们了解农村宗教问题研究的状况和有关研究动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