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涉外合同的涉外性不仅导致涉外合同案件可能要适用外国法、国际条约或国际惯例的法律适用问题,而且导致涉外合同的国际管辖权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加入WFO,涉外合同案件愈来愈多,明确我国涉外合同案件的管辖权和法律适用制度,无论在司法实践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显得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2.
王佐 《港口经济》2004,(3):51-52
物流服务,说到底就是管理和执行货物销售合同之交货(企业自己)或帮助完成交货(第三方物流)。在国际物流运作过程中,交货的过程作为货物销售合同的充要条件,由于各国法律体系和习惯之间的差异,以及由于可能适用(经过交易双方的约定)的法律规则不同,使得相关货物权利和风险的转移  相似文献   

3.
重庆随着两江新区的挂牌成立,吸引着包括世界五百强企业在内的多家大型跨国企业的入驻,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与外交往日益频繁,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涉外民事关系纠纷。2010年10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了《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并于今年4月1日起施行,该法的颁布实施能解决哪些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的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博士生导师、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刘想树教授。  相似文献   

4.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出台以来,我国涉外代理制度的法律适用有了统一的标谁.然而由于在我国代理制度与西方相比起步较晚,对代理概念的界定又不明晰,这导致实务界在涉外代理法律适用的细节上不好把握.本文从涉外代理基本理论着手,结合国际司法实践,探讨我国当前涉外代理制度的法律适用问题,并对我国现行立法与司法实践进行评析.  相似文献   

5.
谭雅文 《魅力中国》2014,(12):273-273
涉外商务合同在国际经济贸易活动中是一种重要的法律文件依据。随着我国经贸的快速发展,涉外商务合同的翻译也日益重要。本文拟从情态动词、合成副词、虚词的并列使用三方面对涉外商务合同汉英翻译中的常用虚词的使用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6.
付志刚 《特区经济》2006,(2):300-302
本文试从我国涉外合同法律适用的立法史出发,结合国际条约和其他国家的立法及学说,对民法典草案涉外篇第50条所涉及的两个基本原则及其缺陷进行评析,并相应地提出了几条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7.
符潜知 《魅力中国》2011,(5):185-185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于10月28日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该法将于2011年4月1日起施行,新法明确了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为解决涉外民事争议、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提供了依据。本文着重从涉外产品责任内涵出发,结合当前最热的“产品召回”案例来评析《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45条关于涉外产品责任法律冲突规定的出台对我国当前涉外产品责任法律适用制度的缺陷弥补及其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重庆随着两江新区的挂牌成立,吸引着包括世界五百强企业在内的多家大型跨国企业的入驻,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与外交往日益频繁,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涉外民事关系纠纷。2010年10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了《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并于今年4月1日起施行,该法的颁布实施能解决哪些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的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博士生导师、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刘想树教授。  相似文献   

9.
美国俄勒冈州《侵权及其他非合同诉讼请求的法律选择法》代表了美国侵权冲突法立法的最新成就,主要由总则、适用俄勒冈州法律的诉讼请求和法律选择三大部分组成,提供了解决侵权法律选择问题的详细方法和步骤.本法明确规定了直接适用法院地法的情形、法律选择的分割方法和冲突正义的一般方法,对中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的修订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0.
王少芸 《魅力中国》2011,(8):384-384
目前,最密切联系原则作为冲突法上最基本的指导原则,已在诸多领域通过立法与实践的形式加以确定和应用。随着国际民商事交往的日益扩大,我国涉外合同的纠纷中准确运用最密切联系原则显得更加重要,笔者阐述了该原则对解决涉外纠纷的重大意义,从如何确定最密切联系地,合理限制法官自由裁量权,提高法官综合素质等方面论述了完善最密切联系原则在我国涉外合同中的适用。  相似文献   

11.
Logistics as the third source of the profit that has drawn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from the manufacture industry, circulation industry, etc. In this paper, after positively analyzing on the current logistics situ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and the exist experiences of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the authors pointed out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logistics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especially in the external contract of enterprises, value-added services in logistics field, electronic logistics, reorganization storm, etc.  相似文献   

12.
物流金融创新下的存货质押融资具有巨大发展空间,但风险控制水平的滞后制约了业务发展.文章以江西邮政速递物流公司开展的质押监管为例,系统分析了业务合约设计过程中的风险控制.研究成果充分考虑了我国物流金融创新下存货质押融资业务的特征和环境,并根据业务流程风险的来源设计了相应的业务合约条款、业务合约中的关键风险控制点和关键风险控制指标,从而为存货质押融资业务的规范健康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姚卓顺  鲁雅萍 《科技和产业》2010,10(8):89-91,95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专注于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将非核心业务物流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本文就企业选择物流外包决策、识别和挑选第三方物流供应商,进行了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14.
韩翔  陈云萍 《特区经济》2007,219(4):218-219
21世纪,物流必将成为企业发展的“第三利润源泉”,而我国的工业企业物流发展非常滞后,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工业企业物流人才开发的落后。因此,进行我国工业企业物流人才开发研究具有积极意义。本文针对我国工业企业现代物流理念薄弱、基层物流操作人才和高级物流管理人才的全面缺乏,提出了重视普及物流理念、完善在职培训机制、别具一格引进人才等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5.
试论官办中介组织与政府脱钩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首先对传统物流采购模式进行分析 ,在此基础上 ,详细讨论了供应链环境下第三方物流采购的作用、功能、流程和革新 ,指出了第三方物流采购在供应链运作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作为第三利润源,发展现代物流业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城市发展过程中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宁波作为全国现代物流发展三个试点城市之一,以第四方物流为突破口,以国际化港口为依托,探索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政府主导,启动第四方物流带动第三方物流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现代物流体系建设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7.
黄洁  花培鹏 《科技和产业》2022,22(3):325-331
云南省依托物流大通道建设促进物流业发展对云南地区综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3—2019年云南省物流业和经济发展的年度时间序列数据,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构建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实证研究云南省物流业和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表明,云南省区域内物流业对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经济发展对物流业的推动作用不足。云南省要不断优化通道运输结构,推动信息技术赋能,发展物流新模式,以民生需求刺激物流需求。  相似文献   

18.
胥洪娥   《华东经济管理》2009,23(8):135-139
文章指出不同能力体系的物流企业有不同的物流成本的构成及其控制重点,根据要素能力和运作能力的不同可以将物流能力体系划分成不同的类型,然后根据不同类型的特点和成本组成情况的分析,提出了不同能力体系下物流成本优化的途径,因而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彭本红  冯良清   《华东经济管理》2009,23(12):104-107
区域物流网络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它应以中心城市作为核心。区域物流网络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空间演化过程,依次为物流通道、物流经济带、物流网络、物流圈。论文以江西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该省可以构建五个区域物流中心,三个物流圈,物流中心与物流圈协同作用,促进区域物流的联动发展。  相似文献   

20.
Following the success of the Toyota Production System in the world of automotive manufacture, the new business philosophy of lean principle is gaining ground in that industry and in many others, among them oper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lean principles to the logistics system, and illustrates the concept of lean logistics. The use of socio-technical perspective to design the lean logistics system is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