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邹洁 《新西部(上)》2007,(7X):27-27,26
该文从媒介、个人以及官方三方信源对厦门px事件的议题建构出发,分析了各方信息表达的主题和传播途径。研究发现,在公共危机事件的传播过程中,来自个人信源的信息扩散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而来自专家的最初意见往往会直接决定着受众对整个事件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抗文生  张玮 《发展》2008,(3):121-122
当媒体传播进入信源论时代,DV已经突破原始定义,由一个单纯的技术名词转化成一个具有多元意味的词语,在社会诸多领域渗透并受到愈来愈多的关注.DV作为影响大众信息传播的新媒体,又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人们的社会意识形态.因此,探讨DV大众信息传播的社会价值观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在公共安全事件发生后,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导致信息在网络等媒介中传播时容易发生变异,小道信息有可能会迅速传播,对政府应急管理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带来不利影响。建立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尤其是公共安全突发性事件爆发后的信息披露制度和媒介管理制度,有助于迅速解决公共安全事件。  相似文献   

4.
文章分析了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中网络媒体对公共安全信息的传播有重要的作用,有助于社会公众的了解和政府职能部门的参与,但同时也带来了谣言、恐慌和社会公众不满。通过建立网络信息传播平台,加强对网络信息传播的管理控制,及时消除谣言信息,公布权威信息,有助于防止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5.
王伟 《改革与开放》2016,(11):61-63
突发公共事件中微博谣言传播,不仅影响突发公共事件公共舆论的形成和发展,而且影响突发公共事件的事态发展和应急处置.政府要有效控制突发公共事件中微博谣言传播,就必须对微博谣言的危害性及其产生的内在原因有一个充分的认识.从公开信息、解决现实问题、实行“实名制”、规范大V网络行为等方面着手,多方联动,综合整治,彻底铲除微博谣言得以传播的生存土壤.  相似文献   

6.
网络时代的信息霸权与文化殖与主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来自互联网上的信息霸权与文化殖民主义 目前,许多国家的政治团体,甚至政府都已开始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和宣传,并对持不同立场的团体或政府进行攻击和颠覆,各种民间组织和个人也可以在网上发布自己的观点,网络上各种意识形态文化开始变得复杂化、多元化起来.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已在国际政治与经济秩序中占据垄断地位,他们在互联网上的信息传播中也占据着支配地位.  相似文献   

7.
魏星 《魅力中国》2010,(23):130-131
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传播渠道的日益多样,社会舆论环境和舆论格局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客观上促进了信息的传播,使得信息传播的多元化以及信息传播辐射的范围越来越大。然而,传播范围的扩大,无论是对政府还是企业,都是一把双刃剑。如何借助媒体力量有效引导社会舆论,妥善应对公共危机,已成为政府、企业等整个社会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以新疆7·5事件为例,讨论这场危机事件中,政府对信息控制的效果及对危机传播的管理。  相似文献   

8.
金雨峤 《发展》2016,(4):62-64
所谓强制性传播,就是新媒体的运营机构或个人在没有征求公民意愿的情况下,以强制手段扩散信息已达到某种目的的传播行为.作为一种强制性传播行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将有效实用的信息提供给了参与新媒体活动的受众并在同时提高了信息传播的到达率,但这种强制性的传播事实上是侵占了公共的传播空间,使受众失去了选择信息、接收信息的自由和权利,降低了信息的传播及接收的有效性.而大学生作为最为积极地参与新媒体传播或被传播行为的群体,更是每天都在受新媒体的强制性传播带来的影响.本文以大学生为例,进行了新媒体强制性传播的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9.
企业营销负面曝光事件研究述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营销中的负面曝光事件是指企业营销过程中发生的关于产品、服务、企业整体或员工个人的具有极大破坏性且传播面非常广的事件.本文对有关企业营销中的负面曝光事件的研究文献进行了述评,梳理了学者们从归因视角、印象理论视角、管理视角,以及溢出效应视角进行的相关研究,最后指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黑龙江政府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各项措施,充分调动各地区各部门力量,科学有序地进行疫情防控工作,有效地遏制了疫情的扩散.根据黑龙江省目前公开的数据显示,黑龙江省新冠肺炎确诊人数年龄分布主要以45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居多,所以中老年人的疫情防控将是黑龙江省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本文认为导致中老年人感染新冠肺炎的主要原因是个人防疫认知与信息传播的阻碍,因此,本文将从中老年个人防疫认知与信息传播路径角度,对黑龙江省中老年患者发病率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拓宽信息源传播渠道,提高信息传播效率;减少错误信息干扰;鼓励中老年人学习新冠肺炎相关知识,提高信息接收能力;发挥社区、物业的宣传与管控作用”这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信息爆炸时代,专家在大众传媒的推动下,常借助大众传播平台发表言论,在大部分传播事件中发挥着意见领袖的作用.但传媒在对专家的言论进行传播的过程中,也凸现出了一些问题.专家与传媒只有在形成正确的传者意识和受众意识的前提下相互合作,才能保证专家在传播过程中发挥良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从哈尔滨地震信息传播和松花江水污染事件调查研究中,得知在此事件中受众的态度与行为是有差异的.在这一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公民抱有一种非理性的态度,而却采取了理性的行为.这是因为,在危机事件中,出现大量流言,使人们对权威信息产生质疑,产生拿不准主意的怀疑态度;在危机事件中,公民倾向于相信负面新闻,负面消息更具有信息价值,但又取理性行为.在这种情况下,正是媒体工作的好机会,正确地为受众服务,提高自己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13.
当前的传播环境要求政府积极主动进行信息传播,构建透明开放的形象,但现实是政府信息传播距离党和公众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一些地方甚至出现因为政府隐瞒真实信息或信息公开不及时而引发群体性事件,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政府信息公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增强政府信息传播能力的可行性意见和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4.
微博热词     
作为一家银行董事长,时时需要对国内外重大财经事件和财经政策保持高度关注。这些看似不相关的事件和政策,其实与银行经营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关联。在信息日趋泛滥而传播渠道众多的时代,获得及时、可信、权威的财经信息尤显重要。CCTV财经频道恰恰扮演了这样的角色:它一方面对重大财经事件和财经政策进行及时报道,  相似文献   

15.
本文拟对不确定事件的偏好理论,特別是“期望效用原理”,并就其中与不确定情况下的个人决策有关的一些问题,包括信息与效用,作一些探讨。一.事件的不确定性与决策中的效用理论不确定性一般分为两类:一类与市场不确定性有关,每个人对自己的资金与生产机会是充分确定的,而对其它经济因素的供求作用无法确定;另一类与技术上的(或称事件的)  相似文献   

16.
作为特殊行业的国有煤炭企业,其新闻语言有新闻的共性,由于其特定的环境、受众、术语等,又有其自身的特点.所谓新闻语言,就是指“通过新闻媒体,向民众报道最近发生的事例,传播那些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时所运用的语言”,它担负着向人们表述新闻事件、传播新闻信息的特殊任务,是构成新闻报道的最主要最基本的元素.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现今社会中的重大危机事件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危机中传播媒介发挥的作用对政府形象的影响,通过完善信息传播体制做好政府信息公开等方式塑造政府正面形象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在诸多公共危机事件中,新媒体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发表自己见解的平台,为民间话语和官方话语之间的博弈提供了可能.而借助于新媒体,公众正成为传播格局中正在崛起的新生力量.公众在危机传播中主体地位的确立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信息垄断,弱化了政府对社会信息的控制力.政府爱积极与公众进行互动对话和权力分享,使民间力量充分、全面地参与到危机传播中,在双重话语空间的冲突与调和中尽可能地掌控话语权的"制高点",从而在危机舆情收集、危机舆论引导和危机决策中与公众进行沟通与协商,最后化解危机.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农夫山泉质量危机”事件的回顾,结合危机管理理论,分析了其在面对突发事件解决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成功案例提出建议.一要反应迅速,组建公关团队;二是媒体公关,换取支持和同情;三是及时召开新闻发布会,澄清信源;四是树立权威认同;五是态度诚恳,化危机为商机.  相似文献   

20.
《高科技与产业化》2011,(7):106-106
网络时代,个人数据安全的重要性显得越发重要。最近数据安全热点事件不断,引发人们对信息数据安全的担忧。个人随身携带的重要商务资料都可能随着笔记本、IPAD等硬件的丢失而丢失,一旦被竞争对手弄到还会带来更多的麻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