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问题品牌”救市,关键要看消费者答不答应。市场遭遇危机,成为“问题品牌”,而危机过后如何救市,自然成了“问题品牌”企业攻坚的课题。救市显然难以一步到位“。问题品牌”救市,关键要看消费者答不答应。常规的铺货、广告和促销累加的市场推广救市效果又会如何呢?它们能不能于危急之间,救“问题品牌”于水火呢?  相似文献   

2.
《糖烟酒周刊》2005,(19):B034-B035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曾有这样一个时期,作为传统名酒的代表品牌,杜康酒不仅国内紧俏,而且出口海外多个国家,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而“杜康”也几乎成为酒的代名词。但由于特殊的商标困扰及无序的市场之争,“杜康”酒的市场日渐萎缩。“一家持有,两家使用”,当前有三家企业共同使用这一个品牌,该商标的唯一持有者是河南伊川杜康公司。2003年下半年,伊川杜康酒厂改制成功。一场品牌保卫战也拉开了序幕。昔日的名牌还能重塑形象,再造辉煌吗?这一难题摆在了伊川杜康新营销团队的面前。杜康的品牌问题,也恰恰代表了一大批中国传统型酒类品牌的困惑,它们曾经在一个时期内无比辉煌,而后由于种种原因市场萎缩,一度沉寂。随着市场的演变,在新时期里新资本的介入又为这些老品牌注入新的生机。然而老牌名酒“复兴”之路何其艰难,它们或者找不到方向,原地徘徊;或者盲目跃进,迷失自我。传统品牌如何与时代对接?如何实现“复兴”?“杜康”酒的品牌力究竟在哪里?其品牌重塑工程应该怎样设计呢?  相似文献   

3.
安杰 《广告导报》2004,(6):28-31
历经15年的创业。而只是一个区域品牌的福建“才子”在2003年实现了大逆转,成功跻身国内男装名品牌的行列,在销售量实现100%递增的同时,品牌的增值更是不可估量;中央电视台广告部主任郭振玺将之称为服装界的一匹“黑马”。其广告语“煮酒论英雄,才子赢天下”在央视热播之后,更是成为酒桌拼杀和职场拼搏的流行语,在升华“才子”品牌文化价值的同时。也影响着社会的“衣着文化”。“才子”品牌到底是如何突围?笔者在这里分五个篇章细数才子的“煮酒”之道。  相似文献   

4.
要“造船”,也可以“买船”“租船” 施纪鸿:一家企业就好比是一支联合舰队,可以是自己造的“船”,也可以是买来的“船”,还可以是租来的“船”。“造船”指的是做企业自主品牌;“买船”则是收购一些国际知名品牌;“租船”指的是买断一些国际品牌的特许经营权,“三船”并驾齐驱。如此一来,我们在做自己品牌的同时,也是国际品牌拥有者,整个品牌份额就不容易波动。  相似文献   

5.
“做百年老店”是受人称道的企业理想,但如果一个企业或品牌缺少某种能使自己“基业长青“的文化基因和管理方法,“老品牌”就很可能就是“老化品牌”的代名词。百年老字号如何避免在新的消费需求下寿终正寝?如何在新市场环境里返老还童,重现活力?如何防止品牌资产的流失,如何利用品牌的原有资源,应对替代性产品的挑战,如何防止市场上劣币驱逐良币?如何一方面为保持和提高一个品牌的市场覆盖率进行多品牌经营,同时又防止各个子品牌之间“串味”,造成品牌内部的“劣币驱逐良币”?有“笔王”之称的派克笔近十年来从衰落到中兴之路,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启示和操作范例。  相似文献   

6.
徐俐 《国际市场》2004,(3):58-59
每天你都可以听到企业大喊“创品牌、树品牌”的口号。仿佛品牌是企业起死回生的灵药,然而真的是有了品牌就万事大吉了吗?日趋变化的市场环境告诉企业一个残酷的现实:只有品牌是不够的,树立品牌形象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尤其是在更深的层次上挖掘潜力,注重细节已成为品牌企业的必由之路。当缺乏品牌时,品牌是购买决策的重要依据,当出现。  相似文献   

7.
陈培爱 《广告导报》2005,(11):191-191
在当今全球化的经济背景下,国内营销界最为关注的是品牌与媒介的运营。作者基于自己长期从事品牌运营的实践,选取品牌运营方面的问题,在本书中以“品牌资产”为主线;以“品牌调研”为基础;以“品牌策略”为运作手段,在理论与务实的结合上把对品牌的认识串成一体,这有助于企业重新审视其品牌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8.
谢付亮 《广告大观》2006,(11S):60-62
我们已经“习惯了”巨型企业做品牌的大手笔,出手阔绰,一掷千金; 我们已经“习惯了”跨国公司的豪言壮语,诸如,为了塑造品牌,宁可亏损十年; 我们已经“习惯了”跟复制型品牌咨询公司的模仿策略,没有大创新,只能花大钱,在资金上攀比,寻求差异; 我们已经“习惯了”常规品牌运作策略,而常规策略一般都需要强大的资金垫底。例如,很多企业认为做品牌就要去大打广告,而广告只是企业塑造品牌可以选择的一种方法,但不是必经之路。 所以,看到这个标题,很多人会大吃一惊,难道“一分钱”也能做品牌?能,且看我们的成功案例。[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纪辛 《国际广告》2009,(6):130-131
本刊记者随同央视广告部走进广西企业,与当地企业家沟通后发现:上汽通用五菱面对和好政策提出。“要产量更要质量”。坚持稳健的市场发展策略;广西金嗓子集团以小品类开拓大市场.亟须品牌升级;天和药业和三金药业都在实现单品销售过亿后.面临品牌差异化传播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湖北人喜欢用九头鸟自喻,九头鸟是荆楚文化的象征。以湖北菜见长的“九头鸟”酒家正是以其独特的楚乡风味得以名满京城。短短的几年时间,“九头鸟”已开设了9家分店,湖北菜在北京声威愈震。谁料想今年1月,九头鸟的4家分店一夜间改名为“九头鹰”,同时,又有从“九头鸟”出走的高层在城东开了一家“九头凤”,也以“九头”之名,欲分市场一杯羹。随后,“九头鸟”以“不正当竞争”为由将“九头凤”告上法庭。6月14日,法庭经审理后判定“九头鸟”证据不足,驳回其诉讼请求。“九头鸟”高层表示还要上…  相似文献   

11.
前段时间。关于泸州老窖整顿子品牌的消息被《糖烟酒周刊》报道后在白酒行业引起了一股不小的波澜。因为这是继五粮液痛砍子品牌之后又一个白酒业大腕给“买断品牌”动的一次大手术。据悉。在4月底之前,原则上除泸州老窖特曲、头曲、二曲外,泸州老窖股份公司将禁止带有“泸州老窖”专用字体的买断品牌在市场上流通,这充分表明了泸州老窖“收缩品牌战线”的决心。对此。泸州老窖的经销商是如何看待的?其被“整顿”的品牌买断商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  相似文献   

12.
品牌延伸对于成功的企业总是充满诱惑:如果你在某个市场上大获成功,为什么不把成功延伸到另一个市场呢?五粮液就是在这一诱惑下不断前进和成长的企业:不断延伸,不断拓展。但是,品牌延伸也是非议最大的品牌战略。据记者掌握的最新消息称,水井坊现在已开始筹谋品牌延伸。那么,作为一个全兴推出的高端品牌,水井坊如今又要打造自己的“卫星”品牌的做法是否可行呢?  相似文献   

13.
孙先红 《广告导报》2006,(10):84-84
站在市场经济的营销角度讲,企业也是要嫁人的,企业真正的婆家是消费者。嫁出去了就是社会赋予的名分——品牌;嫁不出去那就是无名无分——充其量就是“商号”。  相似文献   

14.
海潮 《华商》2014,(10):48-49
从没温柔地待过他 第一次听到“女儿是父亲上辈子的情人”这句话,我读高一。一天晚自习的时候,从前排一个娇滴滴的女生口中蹦出来,带着一点儿矫情,小炫耀。就在几分钟前,该女生胖乎乎的老爸“不远万里”跑到学校,只为送一块她爱吃的豌豆糕。就在豌豆糕的父爱气息里,我蹦出一个念头:如果女儿是父亲上辈子的情人,那么,儿子一定是父亲上辈子的情敌了,永不可能和平相处。就像我和老爸,“剑拔弩张”便是我们最常见的相处方式。当然,他的“拔尖”是公然的,我的“张弩”只能在背后。  相似文献   

15.
过去三年,谁都会说要瞄准索尼和三星,但是没有人能够像明基那样,愿意去盯住它们的灵魂深处——“打造一个深受消费者喜爱的品牌”。因为打造新品牌太耗时太费力;更何况明基还要借力新品牌来推动公司业务全面实现从IT外设到3C整合的战略转型。看看明基的股价,甚至到现在还没有回升到较高的位置,约为三年前的一半,如此不“迁就”投资者、力图超越大代工的优势商业环境,这样的企业需要设计怎样的策略才能承受得住各方面的压力?新品牌第一年即遭遇欧洲市场渠道叶仓亲”,危机如何化解?什么才是平衡“代工与品牌”发生冲突时最好的解决办法?明基真正想要在中国市场获得的其实是什么?2004年,明基全球实现营业收入50亿美元,比2003年增长36%。2008年如何实现100亿美元的规模经济?本刊和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陈春花教授联合采访李煜耀,细解BENQ三年全球化运筹之辛。  相似文献   

16.
何志毛 《网际商务》2004,(11):34-38
“在你脑海里,华为品牌意味着什么?”在记着手做华为选题前,曾对十几位资深企业营销人和咨询界人士进行过随机访谈。“技术。”几乎众口一词。“还能联想到什么?譬如它的营销?”记接着问第二个问题。这一下颇让他们犯难了:“华为的营销?了解得不多。除了做关系,不知道它有什么特别之处!”  相似文献   

17.
现代企业的竞争,普遍是以质量为基础的“品牌”的竞争,建材企业亦不倒外,在市场日趋饱和的情况下,闽南建材企业能否在全国建珠强烈冲击下求得生存与发展,很大程度上依靠它们能否创立自己的“品牌”,但闽南建材企业由于受自身的规模较小,人才缺乏,资金不足等不利因素影响,不可能像大中型企业那样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进行广告宣传和商品促销,以树立企业的“品牌”,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创立自己的“品牌”,是闽南建材企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面临的首要问题,建材企业要在内外市场中开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就必须开辟一条有自己特色的“品牌”之路。  相似文献   

18.
紫云  江中帆 《光彩》2008,(3):48-49
祖孙3代较量!父亲和大女儿出资设立了一家企业。谁知,就在企业红红火火的时候,父亲却因病去世。为了不让财产旁落,大女儿与妹妹串通一气、瞒天过海,将父亲名下的财产全部转到了自己的名下,让年过半百的母亲及年逾花甲的祖父母变得一无所有。万般无奈之下,母亲与祖父母联手将姐妹俩告上了法庭。日前,这场家族纠纷终于尘埃落定,母亲与祖父母虽然打赢了官司,可是,令人感叹的是:在金钱面前,亲情为什么如此不堪一击?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会是“中国品牌”的世纪吗?企业在谈品牌,营销在谈品牌,学考在谈品牌,老百姓——终端消费者在谈品牌。这次品牌的热潮,对于口国企业,对于中国经济,究竟意味着什么,  相似文献   

20.
赵一军 《中国工商》2002,(5):118-122
如今的企业要发展,就必须学会借助“外脑”,进行智力投资成为一种必然;但为什么一些企业交了学费之后感觉效果不好呢?其根本原因在于:一方面是企业要求立竿见影收获利润;另一方面是智业机构的战略方案“雾里看花”。如果我们承认外部智力在企业发展中的实际作用,那么,企业与外脑的结合就应该本着这样的操作原则:企业的要求可以“虚”一点,因为一些利润和收获是无形的;外脑的服务可以“实”一点,因为企业的目的是要获取实在的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