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交通银行数据中心近年来致力于打造服务集团、境内外一体化、业界领先、设施完善的灾难备份体系。数据中心规划中明确定位了“两地三中心”一体化灾备体系。“两地三中心”包括:张江数据中心、漕河泾同城副中心和武汉异地灾备中心,三个中心的功能定位如下。  相似文献   

2.
8月14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以下简称农发行)举行“两地三中心”灾备系统第四次切换演练暨投产仪式,灾备系统于当日17:00正式投产运行。  相似文献   

3.
灾备系统体现了数据中心智能应急处理、高效业务支撑的重要作用,是交通银行打造智能数据中心的一个重要考量指标。交通银行数据中心近年来致力打造服务集团、境内外一体化、业界领先、设施完善的灾难备份体系。数据中心规划中明确定位了两地三中心一体化灾备体系。  相似文献   

4.
开发银行在灾备系统建设的实践中,围绕“两地三中心”的总体要求,积极有序推进,在大胆采用先进技术手段的同时,辅以建立配套的管理制度流程和业务连续性计划,灾备体系建设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5.
王晖  张勇 《金融电子化》2013,(12):53-55
浦发银行一直高度重视并不断加强信息系统灾备建没。在2005年较早建成同城灾备中心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重大灾难风险防范能力,本行于2009年底启动异地灾备建设,目标是建成由上海生产中心、同城灾备中心、异地灾备中心组成的“两地三中心”整体容灾体系,为打造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现代化金融服务企业奠定了坚实的信息科技风险防范基础。  相似文献   

6.
7月12日晚20时30分至13日凌晨2时30分,晋商银行组织的全行首次信息系统灾备切换演练工作顺利完成,标志着晋商银行"两地三中心"的灾备体系建成并正式投入实际运行。本次演练模拟场景为:总行数据中心网络瘫痪无法继续对外提供服务的情况下,启用灾备系统接管生产中心运行,继续对外提供服务。业务范围涵盖了柜面核心、信贷、大小额支付、银联、网银跨行清算、验印等主要业  相似文献   

7.
建设银行未来北京稻香湖数据中心作为主生产中心,北京洋桥数据中心作为同城中心,武汉南湖数据中心作为异地中心,形成"两地三中心"布局. 在灾备规划方面充分考虑新一代应用的特点,结合两地三中心的物理距离和当前主流灾备技术特点,制定了多活和主备相结合的部署策略.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提升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能力,工商银行积极研究、利用先进技术,启动了“两地三中心”程建设。根据规划,2014年将在上海嘉定建立同城数据中心,与上海外高桥数据中心构成同城双中心,同城双中心整体与北京异地灾备中心组成异地灾备模式,  相似文献   

9.
浦发银行近年来不断加大信息系统灾备建设力度,建成了由上海生产中心、上海同城灾备中心、合肥异地灾备中心组成的"两地三中心"容灾体系,为打造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现代化金融服务企业奠定了坚实的信息科技风险防范基础。  相似文献   

10.
交通银行在"两地三中心"建设中大胆创新,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共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真实灾备系统切换运行,实现了大型机和开放平台数据库系统的同城双活运行,在国内同业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推动了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前,传统的银行数据中心正在进行变革,加速从"两地三中心模式"(生产中心、同城灾备中心和异地灾备中心)向多活中心转变。多活中心是指多中心之间没有明确的主备之分,每个中心都有生产并互为灾备的任务。这种转变可以解决传统模式存在的问题。一是提高设备利用率。灾备中心只做数据备份不接管业务,投资回报率低;多活中心不再设置专用的灾备资源,不同中心的资源同时承担生产和灾备人物。二是实现最高级别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12.
工商银行"两地三中心"新架构建成后,信息系统可在三个中心之间安全快速切换,各中心基础设施资源得以高效利用,同时建立了跨中心一体化运维管理模式;从支持异地灾难恢复向全面支持多活的业务连续性模式转变,数据中心建设保障和管理水平实现质的飞越;灾备恢复和切换实现了分钟级业务影响以及业务数据的零丢失;信息系统部署架构从应对小概率的灾难恢复模式,向全面支持计划内、计划外和紧急失效场景转变,全面提升了工商银行的业务连续性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3.
华夏银行已完成以北京亦庄为生产中心、西三旗为同城灾备中心,苏州为异地灾备中心的"两地三中心"灾备建设,目前正在实施灾备架构优化,从"大异地"向"多中心并重"的方向持续优化演进. 目前,我行异地灾备中心实现了支撑全部重要业务的38套系统的应用级灾备及其余全部系统的数据级灾备(系统恢复时间RTO<1小时、数据保护级别RPO<5分钟);同城灾备实现了总行19套关键重要系统的应用级灾备和全部系统的数据"零丢失"保护(系统恢复时间RTO<30分钟、数据保护级别RPO=0).  相似文献   

14.
《中国金融电脑》2014,(10):31-32
2014年6月,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工商银行")上海嘉定同城数据中心正式投产启用,并在全球同业率先成功开展数据中心同城双中心全业务切换运行,所有核心主机业务可实现分钟级从生产中心切换至同城中心,并在平稳运行24小时后成功回切。"两地三中心"科技新架构的建成,是工商银行数据中心建设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实现了从传统信息系统灾备恢复模式向双中心同时运行的业务连续模式转型。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创新性建立灾备数据中心,积极采用绿色节能新技术,持续优化数据中心运营维护工作,做到高安全、低成本、高性能的建设目标,已成为当前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城商行数据中心的建设应坚持走符合自身特点的IT发展道路,通过“两地三中心”容灾数据中心架构的建设和发展,不断提升和优化信息平台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降低整体运营成本,提高业务部署速度,  相似文献   

16.
正灾备中心建设涉及基础环境、技术、网络和生产管理等因素,是银行业务持续性和信息安全应急工作的重要环节,对于保障国家经济、金融安全有重大意义。早在2010年9月,深圳农村商业银行就启动了武汉异地灾备中心的规划建设,经过3年的持续努力和工作推进,2013年5月武汉数据中心建成投产,基本实现了"深圳生产中心+深圳同城灾备中心+武汉异地数据中心"的"两地三中心"运维格局,提  相似文献   

17.
农业银行安全生产工作回顾
  农行自2007年进行全行数据大集中后,安全生产工作步入大型数据中心管理模式。近年来,农行将安全生产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主要取得以下成果:一是推行准军事化管理,实现生产运行一体化。构建了覆盖生产、应急、灾备的全行一体化管理体系。通过月例会、指令单等常态化的运行管理机制,统一部署运维管理要求,有效防范系统性风险。二是强化规范化管理,提升信息安全管控水平。先后引入ISO20000、ISO27001国际标准,成为国内首家通过“双认证”的总行级数据中心。经过6年多的实践和持续改进,对提升生产运行管理水平、保障安全生产效果明显。三是建立了以“快速响应、快速定位、快速处置”为指导原则的应急处置机制,并细化应急方案,开展应急演练,创新应急处置模式,强化了应急保障。四是初步构建了以“两地三中心”为总体布局、以保障业务连续性为根本目标,全面覆盖数据中心、一级分行和经营网点的信息系统灾备体系,提高了应对重大灾难事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2010~2012年,《商业银行数据中心监管指引》、《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监管指引》和《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灾备中心规划布局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相继发布和组织讨论。保障数据中心安全、可靠、稳定,建立业务连续性运行管理体系及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战略,实施"两地三中心"科学部署,成为金融机构持续稳定运行、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作为地方金融的中坚力量、支农支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光大银行信息科技建设工作,历经电子化时代、数据大集中时代、智能化时代三个阶段,已经构建起齐备的科技治理体系及有效的科技风险管控机制,建立起功能布局合理,重点应用系统领先的应用架构,形成两地三中心的基础数据中心,信息技术对业务发展的战略意义越  相似文献   

20.
目前多数金融企业已陆续开展了灾备体系建设工作,一些企业还进行了双活/多活数据中心研究和建设,信息系统的灾备级别逐步提升,灾备建设的投入也不断增加。如何提高灾备建设的投入产出比,更好地发挥灾备建设价值,已经成为保险业的重点研究方向。本文对灾备增值服务需求进行了分析,针对实时和非实时的增值服务需求,建立了灾备增值服务模型,并进行了验证实施,为开展双活/多活数据中心建设和进一步盘活灾备资源奠定了基础。一、灾备增值服务需求分析灾备增值服务是指利用灾备资源提供除灾备以外的服务。增值服务不仅能够提高灾备资源的利用率,也能缓解生产运维压力。与此同时,灾备增值服务也满足了用户的部分业务需求、研发需求和运维管理需求等。1.业务增值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