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在中原经济区中以郑州、洛阳、许昌三市为顶的三角区域里,有七个文化相同、地理位置相连的县市的发展尤其令人瞩目,被称为"区域经济强县统筹发展组团——中原组团",这七个县市形成了中原经济区的隆起区。县城作为农村之首,城市之尾,聚集了不少非农业人口,是地域性经济文化中心,是城市化发展的节点,是大城市连接小城镇的桥梁和纽带,在实现《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32号)为中原经济区提出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中具有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2.
梁蕾 《重庆与世界》2013,30(2):68-70
中原文化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的精华。在留学生教学中,充分利用中原文化的特色和资源,实行中原文化教学对于留学生文化教学意义重大。探索中原文化特色的留学生办学模式,可以从课程建设、师资队伍的培养、教材编写和营造学习氛围等几个途径探求具有针对性实践方式。  相似文献   

3.
李伟 《发展》2015,(4):98-99
河南省新乡市位于中原腹地,在城市化进程中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本文从分析中原文化的历史渊源、地域特色、对外传播等特征着手,总结在城市化进程中新乡市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中原文化的特色,提出解决问题的几点建议,展示中原文化对新乡市城镇化进程的促进作用,促进新乡市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豫商联合会成立于2008年1月27日,是由河南工商企业及有关团体、各地河南商会(企业联合会)及热心和支持豫商发展的知名人士自愿发起成立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其宗旨是:团结广大豫商和各地河南商会,凝聚豫商力量,树立豫商形象,弘扬豫商精神,传播豫商文化;沟通信息,交流经验,促进豫商之间的合作,团结和引导豫商发展河南人经济,为促进中原崛起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豫商从民间崛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条黄河把河南和陕西串联起来,它们浸润着同样的黄河文化。如今在陕西从商创业的河南人,秉承诚实信义、勤劳质朴、忠肝热胆的中原文化,在三秦大地上闯出了一片天地,也为自己和家乡赢得了尊重和声誉。  相似文献   

6.
王小亮 《魅力中国》2013,(14):88-88
在众多的河南戏剧演出剧目中,哪一个艺术形象最能代表河南人的整体形象?哪一个人物最为中原父老所喜欢?我认为,就是河南曲剧海派艺术创始人海连池先生在《卷席筒》中用生命和心血所演绎出来的小仓娃。  相似文献   

7.
高飞 《魅力中国》2011,(1):355-356
中原文化博大精深,河南设计教育发展迅速。在提倡文化设计的今天,中原文化是河南艺术设计教育的文化需求,更是河南艺术设计的实践需求。在新世纪中,我省的艺术设计教育应与中原文化结合起来,发展地域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8.
从经济崛起、政治发展、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视角分析了构建和谐社会与实现中原崛起的关系,指出:构建和谐社会与实现中原崛起是有机统一的,二者内在统一于河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之中,都是河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总体布局和奋斗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杜元媛 《魅力中国》2013,(14):181-181,183
中原传统文化中凝聚了丰富的人类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在多元化趋势下本文就中国高校音乐教育的改革,在教学内容中渗入地方特色的中原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它的运用有着提升校园文化品味、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促进理解、提高想象力与创造力、传承中原文化、培养民族审美观与民族精神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曹中秋 《特区经济》2009,242(3):206-207
本文应用比较优势理论,分析了中原城市群在地理区位、资源条件、文化底蕴、市场前景和产业基础等方面具有的比较优势,进而提出了实现中原城市群崛起的一体化产业集群发展战略、低成本分层扩张战略、东引西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文化中原"和谐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1.
在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中提升发展谋略、构建发展平台、破解发展难题、迎接发展挑战,对科学规划中原经济区可持续发展战略,使其在跨越式战略平台上稳步推进、协调发展,至关重要。为此,必须充分认识文化是民族的根基;全面把握文化拓展的效力;趁势借力国家"文化强国"战略平台。  相似文献   

12.
王黎明 《黑河学刊》2010,(7):49-50,53
中原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现代化的今天,需要充分挖掘中原文化的精华,为中原崛起贡献力量。其中,中原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文化在义利观、因循守旧与竞争创新、集体至上与个性创造、人治与法治等方面存在着冲撞与抉择,这些方面需要妥善处理。中原文化中注重家庭孝道的思想、贵和持中的思想、爱国主义精神等对于振兴今天的河南依然有很深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分析了中原经济区战略给邯郸市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阐述了邯郸市在中原经济区中的地位和优势,提出了邯郸市的发展对策.要大力发展特色高优农业;发展结构合理的基础工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利用悠久的文化历史开拓旅游业;加强人文环境建设,提升城市魅力;努力推进技术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马含之 《魅力中国》2014,(3):330-330
本文通过“改土归流”后清代流官政府对丽江进行的一系列的根据中原模式的改造来分析中原文化入驻丽江带来的变化。明代时由于丽江处于“茶马古道”枢纽的特殊位置,中原文化的渗入只是通过贸易的方式。清代流官的进入丽江进行了中原文化的输入,从而带来经济结构、政治制度、伦理观念、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的较大的改变。  相似文献   

15.
王森 《理论观察》2012,(5):115-116
河南文化资源借助于影视媒介,成就了"少林"品牌,使河南戏曲扬名,同时也展现了河南厚重深邃的历史。但是,影视作品传播河南文化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明显的误区,有一些影视作品忽略了河南文化的厚重积淀,刻意渲染河南人的负面形象。有鉴于此,要认真研究河南文化的不同层次和方面,选择适合的影像表现方式来传播,电影电视剧类作品要精心打造故事情节,继承现实主义传统,表现河南的发展主流,体现中原风格。要打造影视产业链,发展影视旅游业,形成影视传播与地方经济的互动,同时也要重视影视剧和纪录片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6.
曾几何时,某些对河南人抱有偏见的人总是有意地丑化河南人形象.喝着黄河水长大的河南人,有的是生机,有的是勤奋,有的是智慧……郑红专、赵林珍夫妇便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奋执著,向世人证明了他们的实力……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知识产权愈发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尤其是在文化产业中受到格外关注。中原经济区在大力发展区域经济的同时,应当顺势而为,不断提升文化产业的竞争力,有效保护文化企业的自主知识产权,创新完善各项知识产权制度,培育知识产权文化。这就要求中原经济区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严格依据各地区文化产业的实际发展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知识产权保护与利用措施,推动社会各类文化企业的创新工作,提高企业员工的创新意识及知识产权意识。基于此,文章拟将对中原经济区文化产业知识产权的保护与利用展开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8.
旁观     
中原凭什么崛起?这个问题太好啦!我是河南人,我做梦都想,中原崛起、家乡富强。可以说如果中原塌陷,中国永远不可能真正富强。我认为要想崛起首先要治人(治官)--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不求无功,但求无过;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这种观念在官员们的思想中应彻底根除。 河南官员的问题就在于,太要面子。不肯反省,在心态、思维方式等诸方面存在问题。把问题推给外部。国内落后的地区多了,为什么河南为人诟病?可怜到目前为止,河南人都不明白。这其实就是河南为人诟病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古代日本通过向中原王朝进行朝贡,纳入到了中原王朝的册封体制之内。隋朝时期,古代日本的朝贡目的发生了重要变化,由以前的寻求中原王朝的庇护变为从中国移植先进的政治、文化、经济等各项文物制度,朝贡的动机从政治角度转到了文化层面,从而使得两国的关系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时期,也为以后两国的交往打下了一个基调,为唐朝时期两国的交往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中原经济区所辖各地市开展经济转型评价研究,计算得出科技与发展、民生质量、资产产出和物质与文化四个因子,求出各地级市的综合得分并进行排名,在此基础上将中原经济区各地市划分为四类地区。分析结果表明: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水平空间差异较大,各地市经济转型的表现呈现非均衡发展特点。对此,各地市应充分研究利用政策、重视GDP结构与质量、集中力量抓重点以及切实关注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