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伴随着一场轰轰烈烈的个税案,人们开始对高收入群体的偷逃税问题进行重新的思考——从“纳税投资化”的角度提出了一项新的个税征收方案,以从根本上解决人们偷逃税的意识,进而遏制住“富人少纳税”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论社会纳税风尚对偷逃税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平芬 《经济师》2004,(2):210-211
文章在偷逃税基本模型的基础上引入社会因素 ,建立一个包含他人影响的偷逃税模型 ,运用数学方法分析了社会纳税风尚相关因素对偷逃税行为的影响 ,并在此基础给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林颖 《当代经济》2007,(4):72-73
高收入者自行申报纳税是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重要举措,保证这一政策的贯彻落实意义重大.但从实际执行情况看,个税自行申报在很多地方遭遇尴尬,自行申报纳税面临实施困难.本文以美国为例,从多个角度分析了导致个税申报率低下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从理清申报渠道、提高申报兴趣、加大处罚力度、加快个税改革等方面提高个税申报率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4.
个税自行申报实施困难的原因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收入者自行申报纳税是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重要举措,保证这一政策的贯彻落实意义重大。但从实际执行情况看,个税自行申报在很多地方遭遇尴尬,自行申报纳税面临实施困难。本文以美国为例,从多个角度分析了导致个税申报率低下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从理清申报渠道、提高申报兴趣、加大处罚力度、加快个税改革等方面提高个税申报率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5.
等待戈多     
中国政府1980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但个人收入调节税的征收是从1987年1月1日起开始的。由于中国个税制度建立在一个错误的基础上,近些年来,其弊端愈显突出。目前,针对个税的争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关于起征点,一种是关于纳税单位,也就是说个税是按个人为单位计征还是按家庭为单位计征。我认为,中国目前个税的主要问题不是起征点,而是纳税单位,这是税制问题,政府必须尽快出台按家庭计征的税法。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改革一直是人民热议的问题,而其中的焦点话题是个税起征点的高低,它不仅关系到国家的财政收入,更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个税起征点在近些年的调整中虽然得到了完善,但仍存在"一刀切"、缺乏弹性等问题。文章对完善个税起征点提出若干建议,建立体现地区差异,与CPI挂钩的起征点调整制度,同时建议将以家庭为纳税单位作为个税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7.
纳税信用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税信用是税收信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指纳税人是否主动、自觉按照税法规定履行纳税义务。我国目前税收信用问题较多,其中纳税信用问题尤为突出,各种偷逃税案件、骗税案件、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件等屡见不鲜,纳税失信情况严重,因而,如何重构我国的纳税信用体系,以树立诚信纳税之风,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徐霞  杨永钟  张斌 《经济论坛》2009,(22):126-128
近年来,随着纳税评估在企业增值税中的运用,部分地区企业增值税征管水平已有明显提高,同时也为其他税种的纳税评估工作奠定了基础.为了进一步研究房地产企业所得税征管水平,本文选取反映偷逃税特征的指标,构建针对房地产企业所得税的纳税评估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9.
新的《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日前公布,个税扣除额提高至3500元等已知内容之外,一条规定引起了普遍关注:外籍人士每月在减除3500元费用的基础上,再附加减除1300元的标准。换言之,个税扣除额将纳税对象划分成了两个部分:国内纳税人3500元,外籍纳税人4800元。  相似文献   

10.
现行个人所得税分类征收不科学,免征额的计算不公平,公民纳税意识淡薄以及管理操作不适应经济发展等。为此,应逐步完善个税立法,建立个人银行账户和财产登记申报制度,加强对个税的监管,完善个税的收入职能和调节分配职能。  相似文献   

11.
纳税心理是指纳税人由于各自的法律意识、道德品质及文化知识等方面的差异,对依法纳税表现出来的不同心理状态。纳税人的心理直接反映成纳税人的行为,在整个征纳活动中处于重要的地位,纳税人的一切行为均按其心理引导,表现为依法纳税、千方百计避税、偷逃税或者公然抗税。这对税收能否按时、足额收缴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纳税与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两件事. 作为一种经济手段,税收被赋予道德含义,又必须以行政方式执行,这本身已包含有潜在的冲突.已有大量的事实证明,在税收的征纳环节,现行税法并未得到良好的实施.理性的纳税人从最大化个人收益的角度考虑,倾向于采取偷逃税行为,从而搭他人纳税的便车;理性的征管者,也从自身的利益出发,或出于党派利益而朝令夕改,使税收政策沦为政客们揽权和获取经济利益的工具;而税收收入的直接运用者,也出于最大化可支配财力的野心,对税款运用的效率漠不关心.作为一种法律体系,执法主体的"理性化"使税收扭曲,纳税主体的"理性化"同样使税收扭曲.于是,我们看到了全社会对税法的漠视.  相似文献   

13.
个税改革的呼声如此之高,受关注度如此之大,主要是目前工薪阶层成为个税的纳税主体,而很多富裕阶层的收入并没有纳入征税范围,未能体现税制的公平.这在我十几年的会计工作中深深体会到这一点.  相似文献   

14.
资讯     
《商周刊》2011,(15):18-23
数字4545元个税调整后全国纳税人数由约8400万人减至约2400万人,按照新的标准计算,月薪在4545元以下的工薪阶层都不用缴个税。11.9亿户据英国市场研究公司Digital TV Research的研究报告称,2016年全球配备数  相似文献   

15.
梁林 《经济师》2013,(12):122-123
随着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教师的收入也在不断增长,呈现出"来源多、不均衡"等特点,个人所得税征管问题也随之显现。文章从个税的纳税义务人、征收机关和代征机关三方面,分析了这种情况的成因,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6.
本文考察了管理层因素对企业开展职工个人所得税筹划(下文简称个税筹划)的影响.以我国2010-2015年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发现:(1)企业管理层持股越多,其开展个税筹划的收益越小,开展个税筹划的倾向越低;(2)企业管理层权力越大,其越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操纵薪酬,开展个税筹划的倾向越低.本文的结论有助于丰富职工激励及纳税筹划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7.
偷述个人所得税问题与税务机关的稽查概率、稽查成本、处罚标准、税率及纳税人内疚成本等因素相关。税务机关提高稽查概率,提高处罚标准,加强纳税宣传是防止和减少偷逃税行为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房屋租赁业税源分散、流动性大,特别是在一些城市的城乡结合部,几乎家家户户都出租房屋,监控难度较大。其房屋租赁业存在税收漏洞。一是纳税意识比较淡薄,偷逃税现象比较普遍。二是房租收入隐蔽性较强,这使得税源监控十分困难。有些出租者直接收取现金,有的采用银行  相似文献   

19.
牛雅琴 《经济师》2011,(6):176-179
文章通过对我国现行的纳税自行申报制度的状况分析和对其原因的探讨,对完善我国个税自行申报提出一些建设性的观点和意见。  相似文献   

20.
李美玲  程红 《当代经济》2018,(3):108-110
如今国家税务总局将高等院校和大学教师列为个人所得税征管重点.如何在守法前提下,通过合理的纳税筹划减轻教职工的纳税负担,已成为高校教职工关注的热点.本文基于当下税务环境和高校收入特点,运用个税筹划理论,以H大学为例,对高校工薪收入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实践进行探析,以期为税务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