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9 毫秒
1.
现代金融理论都有两个共同的基础假设:管理者、投资者都是理性的和资本市场是无摩擦的。这两个理想的假设导致很多经典金融无法解释的资本市场异常现象,如:小公司效应、羊群效应等。从而使得部分金融学者产生了对行为理性和有效市场的质疑,促进了行为金融及行为公司金融研究的兴起与发展。行为金融从投资者非理性角度出发,认为投资者是有限理性的,文章从资本市场的误定价和管理者的过度自信入手粗略介绍行为公司金融理论对公司并购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现代金融理论都有两个共同的基础假设:管理者、投资者都是理性的和资本市场是无摩擦的。这两个理想的假设导致很多经典金融无法解释的资本市场异常现象,如:小公司效应、羊群效应等。从而使得部分金融学者产生了对行为理性和有效市场的质疑,促进了行为金融及行为公司金融研究的兴起与发展。行为金融从投资者非理性角度出发,认为投资者是有限理性的,文章从资本市场的误定价和管理者的过度自信入手粗略介绍行为公司金融理论对公司并购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行为公司金融的研究主要基于以下两个不同的模型。模型之一是"非理性投资者"模型。这一模型假设管理者是理性的,它研究的是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对公司金融决策的影响;模型之二是"非理性管理者"模型。这一模型假设投资者是理性的,它研究的是管理者的非理性行为对公司金融决策的影响。文章综述行为公司金融学在理论、实证研究等方面的成果,并提出一些行为公司金融学需要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基于行为金融学的理财行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基础浅析了三种财务理论模型:行为资产定价理论(BAPM),行为投资组合理论(BPT),以及“市场时机理论”。从有别于传统金融学的另一个角度分析了公司价值估计、资本结构与资本预算、IPO抑价等理财行为。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基于对实际决策行为的调研和文献研究,归纳出公司资本投资决策中管理者经常出现的12种非理性行为,并按资本投资决策的逻辑步骤将其分成3类;然后,针对每一种行为,根据访谈和行为决策理论,提出"产生这些行为的原因"假设;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发现被检验的38个假设中,有36个假设得到支持;最后,对36个假设的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得出每一种非理性行为产生的具体原因,揭示出行为背后的不确定因素、认知偏差和心理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思维框架,为改进公司资本投资决策方法与防范管理者非理性行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行为金融视角下的公司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为金融理论对传统公司理论的代理人激励机制、公司融资决策和公司投资决策 ① 三个方面分析提出了新的思路。有关激励机制和公司融投资政策等方面的研究不少 ,但行为金融的出现使我们能够从一个全新的角度重新考虑这三个问题 :代理人本身的心理偏差很可能会导致设计良好的激励机制失效 ;公司的融资决策和公司价值最大化的目标是密切相关的 ,即从行为金融角度重提资本结构相关论 ;非理性的投资者导致错误定价 ,还进一步影响到公司的项目投资决策 (资本预算 )  相似文献   

7.
行为金融学已逐渐应用于公司股利政策异象的研究,与基于理性假设的经典股利理论相比,行为金融学考虑了外部市场的非有效性和内部管理者的非理性。本文结合我国资本市场的独特性和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异象,剖析了管理者和投资者有限理性的理论依据,及其影响企业股利决策的内在机理,并提出了规范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行为金融学已逐渐应用于公司股利政策异象的研究,与基于理性假设的经典股利理论相比,行为金融学考虑了外部市场的非有效性和内部管理者的非理性。本文结合我国资本市场的独特性和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异象,剖析了管理者和投资者有限理性的理论依据,及其影响企业股利决策的内在机理,并提出了规范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传统投资行为研究是以“理性经济人”假说为前提的,但是在市场环境下,自然人拥有不同的价值观和情感,因而投资决策过程存在诸多不完全理性。本文考虑了中国制度环境,将投资者非理性与企业管理者的非理性纳入同一研究架构,并引入产权因素,采用面板固定效应估计法对2011—2018年1 272家上市公司进行实证研究,讨论投资者情绪是否有塑造管理者乐观的能力,并以管理者过度乐观为中介变量探讨投资者情绪如何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行为。  相似文献   

10.
行为金融学是对传统金融学理论的革命和对传统投资决策范式的修正。据此,应当把心理学和金融学问题结合起来,实现对投资行为的预测和改造,避免投资者对信息的过度反应或者反应不足的情况,从而找出适当的投资策略。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行为金融学的视角出发,打破传统融资理论中管理者理性的假设,实证分析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更倾向于选择短期债务而不是长期债务。  相似文献   

12.
资本结构理论是现代金融理论的重要基石之一。经典的资本结构理论以有效市场和理性人假设为基础,而一直忽视了对人心理活动及行为模式的研究,造成了理论与实际的背离。文章从行为金融角度出发,在一个全新的视野下,研究资本结构决策与非理性行为之间的关系,公司内部和外部行为阻碍对资本结构产生重要影响,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公司投融资行为和股票市场实践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行为金融学目前已逐渐成为金融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在它的影响下,公司财务领域内也形成了行为公司财务的研究范式。与经典的公司财务理论相比,行为公司财务引入了行为因素的影响,它认为外部市场的非有效性和内部管理者的非理性影响着公司的财务决策和公司价值最大化的行为。文章简单总结了行为公司财务的最新研究进展,也就是市场的非有效性和管理者的非理性对公司的融资政策、投资政策、股利政策和并购行为等各方面的影响。针对目前我国资本市场的非有效性,文章认为在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研究中应该引入行为公司财务的理论范式和研究方法,才能使得研究前提和结果符合我国的实际经济情况。  相似文献   

14.
新古典主义金融学是以理性人假设和有效市场理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是关于资本市场均衡状态下最优投资组合决策与证券价格决定的理论体系。行为金融学是在评论新古典金融学的基础上建立的,力图弥补经典理论在个体行为分析上的不足和缺陷。本文比较了行为金融学与新古典金融学的理论基础及投资决策模型,以便对我国的金融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资本市场并非有效",股票市场上投资者情绪对公司的实体投资行为具有重大影响。被监管层寄予厚望的机构投资者从中扮演了什么角色?上述重大影响的助推器抑或制衡器,深层的作用机理又是什么?运用行为公司金融理论,研究发现,公司资本投资决策倾向于遵循机构投资者的"专家意见",机构投资者是投资者情绪影响公司资本投资的"助推器","管理者信心"是上述助推功能得以发挥的重要渠道。上述研究发现有助于从微观企业的视角,有效识别机构投资者在股票市场影响实体经济中的角色,为监管层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制定和执行有关机构投资者的政策提供依据;也有益于公司管理层科学理解机构投资者传递的信息,合理规避决策过程中的"专家陷阱"。  相似文献   

16.
Modigliani和Miller(1958)证实,在一个完备的资本市场中,公司的投资决策独立于其融资结构,仅取决于净现值(NPV)为正的投资机会。然而,现实的资本市场并不是完备的,信息不对称与代理问题的存在使得融资因素对公司投资行为能够产生影响。本文系统地梳理了现代公司财务关于负债融资对企业投资行为影响的主要文献。  相似文献   

17.
行为财务学将公司的管理者与决策者的心理因素引入投资决策影响因素当中,有效地弥补了传统投资决策分析的不足。当前我国上市公司管理者的过度自信行为比较显著,分析过度自信对于公司投资行为非效率化的影响,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对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公司非效率投资行为的影响进行分析,对过度自信对公司非效率投资行为影响的表现做出总结,有利于进一步改善和规范我国上市公司的投资行为和效率。  相似文献   

18.
羊群行为是金融市场中“市场异象”之一,它难以用建立在“理性人”假设基础之上的传统金融理论进行合理解释。行为金融学的诞生为羊群行为的研究另辟了蹊径。随着行为金融学日益受到重视,特别是在最近十几年来金融危机频繁爆发的背景下,羊群行为是金融学领域中一个重要和特殊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西方财务理论和实际的证券市场上的情况存在着不同,这样就引起了人们对西方财务理论质疑,主要是对传统西方财务理论的基础有效市场理论的质疑。本文从现代证券市场中与传统的西方财务理论不一致的异象出发,引出了可以解释这些情况的行为金融学。行为金融学是以有限理性为基础的,它比传统金融理论的完全理性假设更符合证券市场的现实情况。  相似文献   

20.
一、投资者非理性视角下公司融资决策模型 在投资者非理性研究视角下,假设市场无效,管理者理性,即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影响了股票价格,管理者能够感知这种股票市价与其基本价值的背离,且管理者致力于使公司价值最大化。在此假设下,公司管理者要权衡三个冲突性的目标。第一个目标是基本价值最大化,即管理者要通过选择投资项目和项目融资方式以增加未来现金流的理性风险调整现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