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陈云钊 《商业研究》2001,(2):129-130
随着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进一步分离,形成了企业委托--代理关系。从委托代理的范围,可  分为外部委托--代理关系和内部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代理关系的实质是信息不对称问题,为了减少信  息的不对称程度,可以采取激励与监督机制缓和企业委托--代理关系。  相似文献   

2.
经营者持股效应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企业制度产生“两权分离”,形成委托——代理关系,产生代理问题,而经营者持股是解决代理问题的一种激励方案。本文认为,经营者持股可以满足代理人的多种需要,从而激励代理人产生有利于实现企业目标的行为;经营者持股是代理人参与企业剩余分配的有效方式,是建立激励契约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本文将激励机制设计问题纳入委托代理理论视野中,以客观存在的委托代理关系为分析激励问题逻辑起点,针对代理人可能存在败德行为的问题,主张调整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产权结构安排,重新界定现存委托——代理关系中委托人、代理人的角色,转变委托人与代理人的利益关系格局,使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利益在激励运行过程中形成“双赢”格局。  相似文献   

4.
委托代理框架下的激励问题与激励机制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激励问题是现代企业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委托代理框架下企业激励问题是现代企业理论、特别是公司治理结构研究的前沿问题,也是企业管理实践中人们一直探索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正式的理论模型研究在委托代理框架下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将激励机制设计问题纳入委托代理理论视野中,以客观存在的委托代理关系为分析激励问题逻辑起点,针对代理人可能存在败德行为的问题,主张调整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产权结构安排,重新界定现存委托——代理关系中委托人、代理人的角色,转变委托人与代理人的利益关系格局,使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利益在激励运行过程中形成“双赢”格局。  相似文献   

6.
游琦 《商》2014,(5):32-34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对企业经营中企业(企业主)和职业经理人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中的激励约束与参与约束进行若干拓展研究,与参与约束( IR)相比,激励约束( IC)更为重要,一个机制不满足激励约束,那将是一个无效机制,企业(企业主)要想提高企业的运营业绩,就必须通过相应的激励措施来渗透是职业经理人努力工作,使“道德风险”得以抑制。  相似文献   

7.
温海珍  贾生华 《商业研究》2003,(22):125-126
委托代理理论是现代企业理论的主流理论之一,委托代理关系在企业中普遍存在。导致委托代理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激励不相容、信息不对称、责任不对等和契约不完全,委托代理风险的防范可以从内部机制和外部机制两个方面进行考虑。要解决国有企业问题,必须减少代理关系的层次、设计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建立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从根本上有效地处理好委托代理问题。  相似文献   

8.
企业是全世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经济组成单元,它为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我国企业目前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却严重阻碍了其自身健康、快速发展,而基于委托代理关系的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激励策略问题就是其中最难以调和的矛盾之一。基于此,本文决定从委托代理关系的视角研究企业中的激励策略问题。  相似文献   

9.
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是公司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理性经纪人假说和信息不对称等因素,使得所有者对经营者始终存在“提防”心理。在传统的委托代理问题研究中,主要是站在公司的角度,单一地研究所有者对经营者以股票期权为主要方式的约束激励制度。但这种约束激励制度在解决代理问题上的效果并不理想。本文在论述现有的解决委托代理问题方法的基础上,从公司治理的外部环境研究公司治理中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股东和经营管理者之间存在委托代理关系,这种委托代理关系在不同情况下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信息对称条件下,表现为命令和服从关系,此时无需对经营管理者进行激励,股东以“强制合同”的形式支付给经营管理者确定的报酬即可;在信息非对称条件下,委托代理关系表现为合伙关系,对经营管理者的激励相当重要,因为经营管理者会根据激励强度来付出劳动。  相似文献   

11.
尽管有别于公众企业,家族制企业中同样存在着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现象,因而存在委托代理关系。本文对家族制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进行了剖析,并指出其对激励报酬机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在企业契约观及两权分离下委托代理关系中存在代理成本问题,协调委受托双方利益目标、降低代理成本的管理报酬契约具有现实意义。会计信息在管理报酬契约的订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尚存在反映执业者努力程度具有滞后性、不利于解决股东和经理人之间的“决策视野”矛盾及与股东激励的初衷背离等局限性。我国企业实施年薪制应采用由企业会计信息系统自然生成的业绩指标为主要依据的激励权重报酬形式。  相似文献   

13.
近20年来,委托代理理论不断发展深化,已成为企业治理机制选择的重要理论指导.然而,家族企业中的委托代理关系却并未得到理论界的重视.实际上,在家族企业中委托代理问题十分复杂.本文讨论了家族企业在不同阶段所表现出的不同类型的委托代理关系,并从中找出涉及激励的影响因素,进而设计最优激励机制,提高企业绩效.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委托-代理理论,提出民办高校的二元法人治理结构,即基于董事会和校长委托代理关系的法人治理,以及基于国家和学校委托代理关系的法人治理机制,以期能够较好地解决民办高校运行中的激励与约束问题.  相似文献   

15.
供应链中核心企业与外部供应链企业之间是典型的委托-代理关系,由于信息不对称,容易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处理好供应链企业之间由于信息不对称引起的委托-代理问题,充分发挥供应链的整体优势。本文最后结合供应链运作实际,提出了几种有效的激励方法。  相似文献   

16.
当前,各高校财政资金规模庞大,资金的使用和交易存在着廉政风险.例如:各层级的委托代理关系复杂化;部门或个人忽视整体利益寻求短期回报.高校须建立健全监督机制,确保各项资金与财产真正落到实处,发挥作用.本文尝试依托委托-代理理论及高校资金管理特点,对高校财政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建立相应的激励监督模型,并提出优化内部监督机制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委托-代理模型及其在商业银行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委托—代理理论是契约理论的重要发展。本文将委托—代理理论模型归纳为两个模型,模型Ⅰ采用纯激励机制,模型Ⅱ采用激励和监督混合机制。在纷杂的商业银行企业契约中,最为关键的是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因此,我们可以将委托—代理模型应用于商业银行,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商业银行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8.
王莉  顾晋婧  高飞 《现代商业》2008,(14):10-93
企业内部实施承包制度由来已久,它既是一种经营方式,又是一种管理方式。在餐饮业中,内部承包制越来越收到关注,当我们把目光投向微观经济学的领域,我们会在如何解决“委托代理关系”的问题中找到答案。在委托代理关系中,一个理性的委托人自然希望其代理人能够为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行动。但在现实中,由于不确定性、信息不对称、交易费用等因素的客观存在,加之代理人与委托人的目标函数不一致,必然导致“代理问题”出现.而内部承包制成为了一种有效解决“委托代理关系”的约束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9.
张建儒  何敏飞 《商业研究》2006,46(17):65-67
供应链是一个由许多不同利益集团组成的动态变化的系统,其中各企业之间由于信息不对称存在着委托代理关系,如何协调这种关系,并处理好各利益成员之间的激励问题是供应链管理的主要问题之一。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处理好供应链各组成企业之间由于信息不对称引起的委托代理关系,充分发挥供应链的整体优势。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捷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5):161-162
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导致委托代理关系的产生,股权激励则被认为是减少代理成本,并达到长期激励效果的好方法,因而越来越多地被国内外公司采用。从股权激励的理论基础出发,介绍了我国股权激励的现状,探讨了现阶段我国股权激励实施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