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冷文  孙爽 《企业导报》2014,(17):55+54-55
儒家思想被广泛地运用在商业经营活动中,形成了独特的儒商文化。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儒商文化和现代企业经营之道有契合之处,可以做到古为今用,对于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略论儒商精神与山东企业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悦  张杰 《价值工程》2007,26(10):21-24
面对山东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新要求,山东企业家正在以敏锐的视角寻找着创新发展的思路,以文化力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树立起了山东企业良好的形象。在山东企业文化建设中,儒商思想的精华可以被吸收为当代企业的文化,使之成为企业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3.
端木子贡,孔子六大弟子之一,深得儒家思想精髓真传,被崇誉为"孔门十哲"之一。他博学多才,洞察时事,从商之后,家累万金,被认为是"中华儒商第一人",堪称儒商楷模。"以仁为本的爱人观,以己达人的双赢观,以和为贵的和谐观,言行合一的诚信观"的经营管理理念,使其富甲一方。思古看今,子贡的商道理念蕴含着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内涵,对现今的企业经营仍有着莫大的启迪。  相似文献   

4.
乔晶 《现代企业》2004,(10):18-19
一、儒商和儒商精神的基本内涵儒商作为一种特殊的商人类型,是随着儒家思想的传播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儒商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商业文化或商业精神,即儒商精神。这种精神既区别于以新教伦理为基础确立起来的西方商业精神,也不同于犹太商业精神、阿拉伯商业精神。它是儒家精神与商品经济法则的有机结合,强调以儒家理念经营实业,做生意如同做人一样,要讲究德行,以仁义为立身之本,以仁爱之心对待同事、职工,使企业充满祥和的瑞气;在商业活动中坚持以义制利、以诚待人。千百年来,儒家思想深刻地影响着国人的思想…  相似文献   

5.
秋风 《中国企业家》2013,(10):124-125
中国若出现伟大的企业家,那一定是儒商;中国若出现具有世界地位的企业管理模式,那一定要立足于儒家价值容我直截了当提出一个命题:中国若出现伟大的企业家,那一定是儒商;中国若出现具有世界地位的企业管理模式,那一定要立足于儒家价值。首先说明一下,我理解的"儒商"不是儒雅之商,不是附庸风雅之商,而是踏踏实实地以儒家理念管理、运作企业之商。过去三十多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功劳主要在企业家,正是企业家把各种  相似文献   

6.
中国企业走出去之前和之后,应该把儒家文化留在家里“儒商”的困境虽然国内有各种关于儒商的论坛,但什么叫儒商?什么叫华商?十个人就有十种说法。很多人会说,儒商指的不是孝道这些东西,而是更强调仁义理智信,不要为富不仁,要以和为贵;不要为了自己多赚一分钱就伤了大家的和气,中庸就可以了。  相似文献   

7.
儒商文化以“仁”为焦点,探索文化从社会到企业战略管理无缝对接的新路,值得我们深深思考之。  相似文献   

8.
<正>一、儒商产生的背景及特征在当前我国的企业经营实践中,倡导回归传统儒商理念的主张颇有市场,这些观点大都将企业的整体经营伦理与企业经营者个人的经营伦理不做区分,并将儒家思想中的一些内省式的伦理主张简单地引入现代企业经营实践,  相似文献   

9.
刘丹栋 《经营者》2005,(11):84-85
新儒商精神有助于企业的安全和成长。今天的中国企业,更需要这种商道与人道完美结合的企业家精神。  相似文献   

10.
最近,笔者为打假治劣之事走访了几家企业,不料在走访某经营企业时,遇到了一件尴尬事── 狠狈为奸搞“假打”多行不义被逮捕 这家企业的经理毕业于文科大学,颇有文才,因此被一些人誉为“儒商”。这位“儒商”听完我一番关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宣传后,开门见山地问道:“你认为假冒伪劣屡打不绝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还没有等我把想要列举的几点说完,他竟打断我的话,有点激动地说:“你讲的这些都有道理,都正确,但不是最主要的一条。我个人认为,假冒伪劣屡打不绝,原因虽很复杂,主要原因也涉及好几个方面,但最主要的一条…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所面临的发展环境也越来越复杂,其市场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与此同时,一些不和谐现象层出不穷,市场经营秩序混乱,企业诚信缺失,不诚信经济行为屡见不鲜。因此,积极整顿市场经济秩序,重建市场道德规范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集中探讨了儒商文化传统对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意义和价值,并就儒商文化在当代的继承与发展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2.
梁志刚 《企业活力》2003,(11):28-29
<正> 一、儒商文化的内涵 在人们的心目中,经营曰商,学问曰儒。商,经营也,目的是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商人,唯利是图之经营者,常与“奸”字联系在一起,被蔑称为“奸商”。儒,学问也,柔顺也;儒者,文化修养之深蕴者。二者本不相干,然曾几何时,这貌似两不相干的词被连在了一起,叫“儒商”。结合后的词语,不但没有  相似文献   

13.
《潮商》2015,(1):50-51
儒商之义自春秋即有,姑且不论孔子之弟子子贡是否为史上第一位儒商,儒贾已然为世人所接纳。贾行而士心,他年方而立便有陶朱之富。达则兼济天下,无论对师弟师妹创业的大力支持,还是医馆中免费赠人的药剂,抑或是传来朗朗读书声的希望小学,都饱含他的济世情怀。儒名而贾心,些许挑染的灰色头发,下巴的一撮胡子,眼镜片后睿智而畅达的目光,这样的剪影让人无不联想到艺术家,也难怪他时常出入“北师珠”图书馆而不被阻拦--被当作艺术系的教师了。诽谤何足道,一笑泯恩仇。昔日的同门师兄射来的一道道诋毁的毒箭,并未让这位儒者狂怒甚至挂怀。他就是黄朝曦,来自潮汕的熠熠生辉的儒商代表。  相似文献   

14.
徐长鸿 《企业文化》2008,(10):43-45
宝地集团的企业文化实际上就是老板的文化。老板徐国瑞先生多年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特别是在多年经商的实践中,形成了一套自己处世为人的思想体系,简而言之就是以人格魅力做事,所谓的儒商风度,在他身上有着集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5.
儒商,指的是能够秉持中华传统仁爱思想,做到义利兼顾,以义统利的商人。可以说,儒商是对华商的最高赞誉。80高龄仍奋斗在创业一线的全球华商领袖人物、横店集团创始人、横店共创共有共富共享工作委员会主席徐文荣先生,以其宽阔的仁慈襟怀、  相似文献   

16.
企业文化建设面临新的挑战 中国传统遗留下来的工商业文化,到现在大致可以归结为一点——“儒商”的思想。对于那些早年创业的李嘉诚、包玉刚、霍英东们,“儒商”思想曾经是他们重要的经营理念。然而,在这个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之下,资本在全球以劳动力、资源、消费水平、物流等要素进行重组,西方的跨国公司正进一步进入中国的沿海和内地,随之带来的是先进的管理、人力、品牌等文化理念。  相似文献   

17.
公司动态     
《中外企业文化》2006,(11):92-93
平安保险与中银香港合作竞投广发行,阳光财险当选“百佳中华儒商”,人保财险推出川黔渝保险增值跟踪服务,太保荣获中国量具影响力的电子商务企业称号。[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儒商’已经被滥用了,商人的本性就是唯利是图。我喜欢做纯粹的商人。”王征并不喜欢给自己贴商业以外时髦的文化标签,但亚视股权收购至少眼下看来确是无利可图  相似文献   

19.
唐凯林 《英才》2004,(7):68-68
“浙江商人就是一个纯粹的‘商’,江苏商人偏要讲化,喜欢做‘儒商’,钱挣到一定程度就不一心经商了,想着回去修祠堂,想着政治。我身上就有江苏商人的毛病,我总是提醒自己是个商人,不能做什么儒商,儒商就表示快完了。”  相似文献   

20.
有学问的企业家称“儒商”。而儒商再进一步研究, 提出自己的思路, 树立并实践自己独特的理论, 收效宏大者,称“商儒”。——于光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