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山东企业管理》2012,(6):32-36
令全世界瞩目的2012年伦敦奥运会已经开幕,对任何主办国来说,奥运会都不仅仅是一项体育盛事。因为在现今这样—个经济时代,人们已经习惯于从经济角度思考问题。而日渐壮大起来的中国企业,对奥运会这个大舞台,要么跃跃欲试,要么已初尝胜果。看懂奥运盛事、了解英国经济、关注那些意图从奥运会掘金的中国企业、人物和商机,本期专题让我们...  相似文献   

2.
奥运会真的隐藏着无限商机吗?奥运经济会不会演变成财税黑洞?一如1964年的东京和1998年的长野?当北京市市长王岐山从雅典市长巴科扬尼斯手中接过那面飘扬了百年的奥运会五环大旗时,当奥运会结束此次回乡之旅的那一刻,这一个个问号就随着富有中国特色的《茉莉花》旋律和国人的期盼从雅典飘进了北京,飘进了全国,尤其是给中国企业不少启示。  相似文献   

3.
期待:2008     
2008年是令人期待的一年。 这一年,我国将举办奥运会。北京奥运会承载了中国人民的百年梦想,它的举办,将有利于世界进一步了解中国、提升中国的国际声望,更会对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产生巨大的作用,会大大提高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强化民族认同感,增强社会凝集力,有利于为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拉动经济增长,进一步扩大开放、使中国经济更好地适应全球化进程。这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它将加速中国和平崛起的进程,使中国的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4.
宋如海是我国的体育运动家。他受基督教影响,积极宣传和参与体育运动。1928年,他作为中国正式代表参加阿姆斯特丹奥运会,见证了奥运会,并根据所见所闻撰写了《我能比呀?世界运动会丛录》,来让国人了解奥运匹克的发展,并指出奥运会具有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经过30年成功的经济改革,中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中国对全球经济活动的影响也日益增加,在全球经济陷入衰退之际,中国的稳定对于抑制危机进一步扩大至关重要。2008年,对于中国来说是艰难的一年,中国虽然成功举办了世人瞩目的北京奥运会,但是2008年也发生了一  相似文献   

6.
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让我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将中国经济的发展与之相联系,奥运之后,随之而提出的问题是:中国经济的发展走向何方?  相似文献   

7.
我们现在的疑虑不是2012年的中国楼市会不会跌下来,这一点已毫无悬念可言。我们现在的疑虑是,如果2012年的中国楼市跌下来,会重创中国经济吗?当中国经济的两翼:实体经济的中国楼市和虚拟经济的中国股市一齐折翅,那么,这些年一直是靠一只翅膀在艰难地飞的中国经济,会发生什么?  相似文献   

8.
仝慧敏 《经营者》2007,(16):17-17
<正>纵观奥运史,会发现除了技术性因素之外,奥运会运作的市场化程度越高,规避"后奥运经济风险"就越有效。"这片土地已经准备好,打开梦想起飞的跑道……"8月8日,2008年北京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晚会上众明星深情传唱。这首歌有一个振奋人心的名字——《We Are Ready》(《我们准备好了》)。正如这首歌名一样——我们准备好了吗?在掘金奥运商机前,很多企业可能会给出肯定的答案。  相似文献   

9.
美国、日本、欧洲等世界三大经济支柱同时陷入衰退,在过去是罕见的。全球经济在风雨飘摇中渡过2001年,而中国经济却一枝独秀,2002年是我国加入WTO之后的第一年,我们会面临什么形势?中国经济是否仍会持续稳定地增长? 为此,笔者采访了多位著名经济学家。  相似文献   

10.
2007年是值得回顾的一年,是我国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的第五年,中国国内的发展形势和在国际上的地位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十七大顺利召开,为中国未来的发展明确了道路;2008年,世界更加瞩目中国,北京奥运会即将拉开帷幕,必将对中国经济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宝清县读者刘玉山来信问:前些日子,我们得知我国将申办2000年奥运会。请问我们为什么要申办2000年奥运会?目前都有哪些国家中办这届奥运会?我国有什么有利条件? 刘玉山同志: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  相似文献   

12.
1908年,《天津青年》杂志曾撰文发出三大天问:中国何时能派一名运动员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能派一支运动队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能办一届奥运会?2008年,整一个世纪之后,在经历了30年改革开放的今天,  相似文献   

13.
国际经验对中国防范“后奥运经济低谷”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2008奥运会的临近,人们在关注赛事准备进程的同时开始关注后奥运经济。奥运会过后,北京是否会像以前一些奥运会主办城市一样陷入所谓“后奥运低谷”,不同人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文章选取比较有代表性的几个奥运会主办城市如雅典、悉尼、亚特兰大、首尔等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其经验教训,指出其中几个城市出现“后奥运低谷”的原因,并得出结论认为:“后奥运低谷效应”并不是定理。从长期来看,奥运会带来更多非经济方面的利益。只要投资规划得当。注意赛后奥运场馆的充分利用,并创造条件使经济基本层面保持良好运行,后奥运低谷是可以避免的。文章还结合中国尤其是北京奥运会的实际,提出对中国的启示意义和一些政策建议,指出中国应当根据自身特殊国情,有效执行预算,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充分考虑奥运会后场馆的改造利用和保持房地产、证券等产业健康稳步发展;最后表达对北京后奥运经济的乐观积极态度。  相似文献   

14.
虎年行动     
2009年,中国经济以一个强势的上扬曲线,给了世界一个肯定的答案。然而,新的经济时代又给我们带来新的经济问号,这自然也包括房地产业。随着09年底政策月以来持续的调控政策出炉以及2010年3月全国两会召开在即,业界的观望、焦虑和欣喜等再度交织,我们究竟该带着何种情绪进入2010年?主流企业又如何调整步履以应对未知?——丈量上升的中国经济温度及其对房地产业的影响,是业界承载的共同话题与责任。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经济目前需要寻找可持续成长的力量,应该讲它只能来自中国经济的转型,而且这个转型是否成功?主要靠我们能否找到中国产业经济的实力,产业经济的力量。我们今天讲转型,实际上是找中国的产业力量,关键我们的企业要有自有的品牌,而且  相似文献   

16.
姚景源 《中外管理》2003,(12):36-40
2003年,为什么SARS没能阻挡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在几年通缩之后,中国经济会不会出现通货膨胀?中国经济还存在哪些隐患?2004年,中国经济的好日子还会延续下去吗?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将是利好,还是利空?  相似文献   

17.
<正>当2008年已经成为过去,我们再来回味温家宝总理在2008年两会期间答记者问时所说的"今年恐怕是中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会有更深的感触。次贷危机、冰冻灾害、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金融海啸冲击波  相似文献   

18.
从申奥成功的那一刻起,我国已经向世人展示了比较强大的综合实力。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是我国的一件大事,是世界瞩目的重大商机。如今的奥运会已经不仅是体育的盛事,而且也是经济的盛事。当前,北京正以"新北京、新奥运"为目标,着力打造"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奥运选择北京,世界看好北京,我国在积极筹办奥运会的同时,也紧紧抓住这一历史发展机遇,大力发展体育产业,全面实施奥运经济战略。随着奥运会逐步走向商业化,它的无限商机必将给中国、给北京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奥运会历来被称为“和平时期的战争”,赛场上,有来自世界各国的顶尖高手的角逐;赛场外,更有怀有不同目的的商界大腕的较量。运动员把在奥运会上拿冠军、争奖牌当成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企业家则把奥运会作为创品牌、树形象的难得机遇。沉浸在申奥成功的喜悦中的中国企业家,该怎样利用2008北京奥运会,拿到一块营销金牌呢?在这里,我们不妨“师夷长技”,学习一下可口可乐这位老“运动员”的奥运技巧。  相似文献   

20.
陈军 《企业经济》2007,(11):86-88
申办奥运会的过程是对一个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发展进行综合考核的过程。北京成功申办2008年奥林匹克运动会,是我国政治活动的一次重大胜典,也是我国经济生活的重大机遇。奥运会不仅是世界体育盛会,也是世界经济大舞台。中国将紧紧抓住这一历史发展机遇,大力发展体育产业,全面实施奥运经济战略,加大体育营销力度,以寻求更多赞助商加盟,增加体育产业的产值。国内企业也应充分意识到体育产业的市场潜力,设法加强消费者与体育及产品品牌间的互动关系,推动全国的体育产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