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滞泡——LV     
盛斌  魏芳 《中国海关》2010,(8):56-56
01 《大公报》的发明 “滞泡”一词的起源还要从香港《大公报》刊登的两篇社评说起:一篇是2009年9月8日刊登的《中国宜多参与制定金融新规》,文章针对当时在伦敦召开的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进行了评述,认为各国刺激政策的退出安排面临二方面的困难,其中之一就是泡沫的困扰。刺激方案对推动实体经济的效率低于催生资产泡沫的,造成经济仍处呆滞时泡沫已胀大的“滞泡”状态,令退出政策很难操作。  相似文献   

2.
法国的《鸭鸣报》是份周报,这份报纸不刊载照片和广告,没有自己的网站,刊登的文章也不署名,但其销售量却比很多竞争对手都要高,比如《世界报》。《鸭鸣报》是如何做到的呢?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银行信贷在支持我国房地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相应积累了大量的风险。通过资产价格泡沫与银行信贷的模型分析,在社会信用体系不发达的情况下,用信贷资金投资于楼市,房产的价格会存在天然的泡沫,而且这种泡沫是不可避免地;在房产未来收益确定的情况下,银行信贷资金介入楼市仍然会形成房产价格泡沫,而且房产的价格泡沫程度与房贷首付的比例成负相关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四川物价》2010,(2):28-28
阅读:《每日经济新闻》不久前刊登该报评论员叶檀的文章说,继《福布斯》杂志去年12月将中国市场列为七大潜在泡沫之后,全球著名的对冲基金经理查诺斯对中国经济发出悲观预测。他在接受CNBG,采访时表示,“大量投机资金涌现,使中国房地产价格飞涨,现在的中国状况就像‘一千个迪拜加在一起,甚至更糟’。”查诺斯是空头大师,他与索罗斯一样,擅长寻找疾病缠身的经济体与企业。  相似文献   

5.
《四川物价》2010,(6):24-24
阅读:《第一财经日报》不久前刊登张庭宾的文章说,今年2月,经济学家左晓蕾女士写了一篇文章,说春节去泰国,发现所有的商品价格都比中国同类消费品便宜。中国一般的消费品价格,与人均GDP超过中国37%的泰国相比,平均高出30%-40%。同样的问题也发生在法国商品价格上。她比较了某一法国制造的服装价格与进口的同一服装价格,按欧元与人民币11:1计.中国国内价格几乎高出在法国的价格一倍。  相似文献   

6.
7月16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中国经济增长最新数据:2009年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大幅提高,同比增长了7.9%。对此,国际媒体纷纷于第一时间予以报道并进行分析评论。《华尔街日报》和《华尔街日报》中文网连日刊发了“中国经济快速回升是喜还是忧?”、“中国经济的‘夹生饭式’复苏”、“中国GDP增长引发争论”和“中国经济强劲复苏暗藏风险”等多篇文章;《金融时报》与《金融时报》中文网则刊登了“中国经济提速背后的隐忧”等文章。  相似文献   

7.
文章首先阐述了我国经济房地产行业存在着巨大的泡沫问题,并随之阐述了造成我国房地产泡沫的各种因素。在此基础上对造成房产泡沫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房产泡沫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大量的投机投资资本的涌入、土地价格的急速上升。最终,对于如何解决房产的巨大泡沫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房地产泡沫”是经济学中一种典型的泡沫,是以房地产为载体的泡沫经济。实际经济运行中,房地产泡沫可理解为房地产价格在一个连续的过程中的持续上涨,这种价格的上涨使人们产生房产价格会进一步上升的预期,并不断吸引新的买者,随着价格的不断上涨与投机资本的持续增加,房地产的价格远远高于与之对应的实体价格,由此导致房地产泡沫。  相似文献   

9.
《商》2015,(48)
房产税是以房产为征税对象,并根据房产价格或房产租金收入向房产所有人或经营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世界各国普遍征收。随着经济和人均收入增长、城镇化率提高,人们对住房的需求日益增长。自2007年以来,房地产市场高速发展,但也隐藏着房价畸高,库存过大等泡沫。本文针对沪、渝两市房产税试点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对今后房产税的推进及改革提出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10.
全球2/3的国家存在潜在的房产泡沫,这其中也包括了中国。而在2005年,这场全球性房产价格泡沫将开始逐渐破灭。  相似文献   

11.
法国的《鸭鸣报》是份周报,这份报纸不刊载照片和广告,没有自己的网站,刊登的文章也不署名,但其销售量却比很多竞争对手都要高,比如《世界报》。《鸭鸣报》是如何做到的呢?  相似文献   

12.
房产市场价格的剧烈波动给经济带来巨大灾害,货币供应量过快增长是房价持续快速上涨的原动力。由于普通商品价格在短期内存在粘性而房产市场价格具有充分的弹性,当货币供给增加以后,房产价格优先于普通商品的价格上涨,且在瞬间上涨的程度大于其在长期中上涨的程度。因此,政府应保持货币供应量的增长与经济增长相协调,并有必要对房产市场进行干预与管理。  相似文献   

13.
另类经济     
“发展是硬道理”,邓小平如是说。“发展”什么?首当其冲的是经济。不过,在发展经济的大潮中,不时有“另类经济”的泡沫泛起。这种泡沫,对经济的健康发展,起了阻碍作用,应该引起我们的警觉。 “殡葬经济”,是近年来发展势头很猛的一支“另类经济”生力军。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大连市殡仪馆告别厅,拒绝带入外购的花圈。要用花圈,必须在殡仪馆购买。这种硬性“服务”有什么好处吗?当  相似文献   

14.
房产市场价格的剧烈波动给经济带来巨大灾害,货币供应量过快增长是房价持续快速上涨的原动力.由于普通商品价格在短期内存在粘性而房产市场价格具有充分的弹性,当货币供给增加以后,房产价格优先于普通商品的价格上涨,且在瞬间上涨的程度大于其在长期中上涨的程度.因此,政府应保持货币供应量的增长与经济增长相协调,并有必要对房产市场进行干预与管理.  相似文献   

15.
中国房地产估价师学会的柴强说,“泡沫”的形成是由于资产价格连续上涨,吸引投资者投资,在认为还会上涨的预期促使下,不断有新的投资者跟进,因此价格越来越高。但“泡沫”最终都会以暴跌而告终。在房地产业,“泡沫”多半是在受人为因素上涨的地价、楼花和新盘中产生,一旦用于投资甚至是投机性的供求缺少了消费类供求的支撑,便有“崩盘”的可能。而当房价下跌30%至50%。房产就变成了负资产。中小投资人将损失惨重。  相似文献   

16.
互动     
《浙商》2009,(20):24-24
中小房企哪里拿地有了参考——浙江海地投资置业郁艮公司董事长 虞斌 我们公司是一家中小型房地企业。我很仔细地看了《浙商》9月下半月刊的“总编手记”《民企房产的无奈》和特别策划《中小房企内地突围》,真是说到了我的心头上,也给了我不少借鉴和恩考。今年不断出现“地王”,而像我们这样的中小企业该去哪里拿地?我看到这期杂志刊登的《浙商房产投资最具潜力城市榜》中,海口也上了榜。  相似文献   

17.
《四川物价》2004,(7):46-47
《中国青年报》日前刊登尹卫国的文章说,中央政府已经看到投资过快所带来的严重隐患,正实施宏观调控。可是投资过热为何难于降温?主要因为有市场需求,有盈利空间。因此,除了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外,还需要严格控制其“粮食”供应,即通过价格杆杠调控能源和原材料供  相似文献   

18.
匡贤明 《商界》2013,(11):30-30
经济增长进程中,最敏感的事莫过于经济泡沫了。一谈到泡沫,人们自然就想到产能过剩,想到经济危机,想到“倒牛奶”。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之一希勒,在中国早已凭《非理性繁荣》一书,赢得巨大声誉。他获奖后,媒体上流传得比较多的是他2009年在中国说的“中国房地产泡沫严重”;而正在这个时间节点,  相似文献   

19.
《中国对外贸易》2011,(7):15-15
加拿大《环球邮报》网站6月16日发表文章,题为“中国经济是迅速增长的巨人还是将要破裂的泡沫?”。  相似文献   

20.
地产恐慌     
2005年3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切实稳定住房价格的通知》(简称《国八条》).触动了中国地产市场最为敏感的神经——房价,给泡沫横飞的地产市场击一猛拳.引起业界强烈的反响,一时间“地产恐慌”扑面而来.产业链条上各方利益面临重新洗牌。专家们指出如果这股“地产恐慌”能使热得发疯的地产市场回归理性,步入健康的轨道,则《国八条》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