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沈正欣 《上海房地》2005,(11):25-26
建设节约型社会,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大事。可是想买房的人,是否想过,在住房消费中同样有个“节约”的细节?根据最近这一轮长达5年多的住房消费热,许多“先行一步”的消费中,已经有人因为当初买房时不注意这一细节,导致今日遭遇虽然外表与名气很“奢华”、但却不实用的尴尬。那么.当今天的你,同样也面临住房消费这一人生大事时,当是前车覆,后车戒。以下几个思路,不妨供你参考。  相似文献   

2.
住房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它作为人类日常生活的基本消费资料,也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所关注的社会经济问题。我国的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至今已有二十几年的历程。这些年,通过建立和发展房屋买卖市场,居民的住房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但是,政府所采取的各种房改政策,包括目前实施的住房公积金制度和经济适用房政策等,几乎都是围绕房屋的买卖制定的。而在住房消费观念上,居民普遍认为买房是解决自身住房问题的根本途径甚至是惟一途径。人们对买房保持着较高的热情,在很多地区出现了“买房热”,有些地方甚至出现全民买房的景象。  相似文献   

3.
住房公积金作为一项住房保障制度,它的出发点就是为一次性支付购房资金有困难的城镇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家庭提供购房资金和购房贷款,解决城镇居民买房、建房资金短缺问题。但是,从近期“交叉审计”某市住房公积金情况来看,地方在执行住房公积金政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约了住房公积金政策效应的发挥。一、覆盖面较低。该市住房公积金的覆盖率为54.47%,已登记长期未缴有的职工占应缴存的37.35%。缴存对象主要是国家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中央企业和垄断行业,非公有制企业只占很小一部分。而且随着国有企业的改制,非公有制缴存住房公积金的人…  相似文献   

4.
当前要充分认识建立住房保障制度的重要性,促进“发展房地产业”与“解决住房问题”的协调一致,特别是与解决广大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统一起来。宏观调控应当包括调节市场和完善住房制度两个方面,最终要建立起市场性分配和保障性分配、买房和租房、新房市场和旧房市场三个“两条腿走路”的机制。针对住房保障政策建议;由政府设立保险性住房开发建设的专门机构;建立稳定的住房保障资金渠道;加快制定发展计划和《住宅法》  相似文献   

5.
住房公积金,叩开农民进城之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浙江省率先进行户籍制度改革的湖州市,最近又向外来务工人员推出一项“新政”:住房公积金贷款买房。如果说,户籍制度改革破除了农民工进城的“政策门槛”,那住房公积金则消除了他们进城的“经济门槛”,使530多户外来务工人员圆了“在城里安个家”的梦想。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居民住房消费(买房或租房)矛盾突出:一是改善住房条件仍是居民提高生活水平的首要目标:二是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镇人口不断增加.住宅需求量不断上升.但是,目前的房价却超出了广大居民的心理预期和相应的购买力,政府应该采取什么样的住房消费政策,是当前备受社会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在此基础上,国务院适时推出了住房制度改革新举措,在国发[1998]23号文件中提出“停止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确立了住房分配的新体制,全国各地都出台了相应的文件,进一步明确了住房分配货币化的具体政策。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推进,城市住房供需严重不平衡导致房价飞涨,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保障城镇居民的居住权已成为我国政府急需解决的民生问题。本文以成都市保障性住房建设现状作为研究切入点,通过分析其现状提出一个全新的住房保障体系,为实现城镇居民“居有定所”提供了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住房保障制度是政府在住房领域实施社会保障职能,对城镇居民中低收入家庭进行扶持和救助的一种住房政策措施的总和,是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客观需要,是实现社会公平和社会安定的助推器。由于我国目前住房保障范围十分有限,相当部分中低收入家庭,他们既不能享受最低收入家庭的廉租房政策,又难以通过自身力量在市场上购买或承租住房,他们的住房问题成为政府和市场两不管的“夹心层”。  相似文献   

10.
《住房保障》2005,(4):25-29
四川省在住房制度改革中采取一系列措施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结合实际建立健全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和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加大住房公积金贷款的发放力度,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多渠道、多形式加快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较好地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集资建房在四川省逐步推开。成为各企事业单位解决职工住房问题的主要方式;廉租住房制度的建设已成为最低收入家庭解决居住问题的主要途径。同时建议国家从制度完善、政策扶持、资金支待等方面健全住房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1.
徐颙 《上海房地》2013,(2):62-62
最近郑州“房妹”事件曝光,一个90后女孩名下竞然有11套经济适用住房,其父亲就是原房管局长,再度引起人们对住房领域分配不公问题的高度关注。根据最近一段时期媒体报道,从“房奴”到“房婶”,再从“房哥”到“房姐”,一个个大房主浮出水面。中国到底有多少大房主,恐怕难以统计。当前,一方面是房价高企,普通老百姓买房难,而另一方面却是少数人拥有大量房产,这不仅使普通老百姓心里不平衡,影响社会和谐稳定,而且对我国整个楼市健康发展极为不利。  相似文献   

12.
公积金政策关系到很多家庭的住房问题,因此它的变动和调整也备受关注。为充分发挥住房公积金制度促进住房保障和住房合理消费作用,进一步提高住房公积金的使用效率,镇江市近日推出新的公积金政策。江苏镇江市近日推出新公积金政策,其中规定子女买房父母可成为共同还款人,“多余”公积金可用来还商贷,  相似文献   

13.
住房公积金制度作为一种住房保障制度是住房分配货币化的一种形式,单位为职工缴存的住房公积金是职工工资的组成部分,为职工缴存住房公积金是单位的义务,享受住房公积金政策是职工的合法权利。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住房公积金缴纳和使用量也在逐步增加,这一涉及到广大员工切身利益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作为内部审计部门应如何针对住房公积金管理情况开展审计,笔者根据自身实践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4.
《住房保障》2006,(6):35-38
天津市有步骤、有计划地对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实施住房保障制度,在1997年已实施的对“低保”和优抚家庭承担公有住房实施租金核减政策的基础上,又先后推出全面建立廉租住房制度,采取实物配租、租房补贴和租金核减政策,保证廉租住房资金渠道稳定,使受益家庭逐年增加;对不符合廉租住房条件,又暂时买不起经济适用住房的拆迁低收入家庭推出经济租赁房,进行过渡性安置;在廉租住房和经济租赁房之后,又推出定向销售的经济适用住房,用于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为使住房保障政策能在最大限度上惠及住房困难群众,每种住房保障政策制定时都充分调查,反复研究,制定配套操作程序,严格资格审核,不断提升规范化管理水平,为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实行住房公积金制度,是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一项基本内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解决城镇居民住房问题提供稳定资金来源的一项长期制度,是关系群众利益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政策。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根本目的是充分发挥住房公积金“低存低贷”的政策优势,建立职工住房的自我保障机制,增强职工解决自我住房,提高居住水平的能力,推动实现城镇职工住房商品化。济南市于1993年开始实行住房公积金制度,在住房制度由福利化分配向住房市场化、商品化转变的改革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和住房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入,住房公积金制度在提供基本住房保障、确保职工“居有其屋”方面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创造性地做好当前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7.
在“住房是商品”的片面认识导引下,“一次房改”后住房体制陷入“商保失调”的另一个极端状态,导致房困问题难以破解并影响宏观经济可持续发展。针对于此,“国字号”住房调控政策密集出台,但由于未从“住房两板块”结构出发分类加以调控,某些层面的调控效果不尽人意,也由此受到质疑。本文对此进行解读并给出有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政府住房保障的对象与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政府对低收入阶层实施住房保障的理论依据 在世界大多数国家,住房保障都已经成为社会政策的重要内容.政府对低收入阶层的居住问题一般都实行某种方式的援助措施。住房保障之所以在社会政策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主要有以下原因。  相似文献   

19.
构建系统完善的保障性住房管理机制对保障中低收入群体住房需求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对我国保障性住房政策演变历程和现实存在问题进行了梳理,提出优化保障性住房管理机制的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新形势下解决社会住房保障问题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住房保障》2004,(2):46-48
挪威宏观经济的变化对国家住房状况有着明显的影响。经济繁荣则住房需求量增大,经济衰退则住房需求量减少,政府的住房政策为保障人民住房质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挪威的住房合作社逐渐成为政府实施住房政策的工具,政府为住房合作社的发展提供了优惠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