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阈下知觉广告(Subliminal Advertising)是在消费者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将产品图片、品牌名称或其他营销刺激物呈现给他们的一种技巧。通过这种呈现,营销者希望消费者会在阈下水平对信息进行加工,并做出购买反应,避免消费者对传统广告侵入式营销的反感,从而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了一种有效识别消费者的感知契合度并对其产生显著负面影响的关键性联想的新方法。与现有品牌延伸研究主要关注延伸产品与母品牌联想之间的契合度不同,本文考察了这两方面联想之间的模糊性。在确定了特定联想的模糊度及其对感知契合度的影响之后,企业可以识别出关键性联想,从而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产品定位或广告策划,使消费者更加容易接受品牌延伸产品。  相似文献   

3.
广告表现手法对品牌联想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认知心理学、消费者行为学的相关理论探讨了广告表现的6种手法对品牌联想的作用,发现适度夸张的广告背景可增强人们对品质的联想;产地国住处的优先展示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国别联想的优势,同时可同化消费者的品牌联想参照点:以小见大的广告表现手法可突出产品独特优势的联想;形象思维的一致可加品牌个性牲的联想:广告信息有效组织和刊播的和时空固定对品牌联想强度的提升发挥着直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广告》2005,(1):129-129
你的企业有品牌发展战略吗?为什么你的品牌没有竞争力?为什么产品品牌会老化?为什么品牌一延伸就会出问题?为什么你投放的广告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5.
论品牌广告传播中的文化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品牌,是一种承诺,一种说服力。当代营销已经发展到了品牌营销的阶段。广告,是一种运用艺术手段进行夸张性表现的营销传播工具,作为一种商业艺术,它使广告物显得更加真实,生动,更加与众不同,充满诱惑力。但是,作为一种传播符号的广告,其象征意义是有文化与地域的差别的。怎样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这就需要使品牌理念与其广告表现内容与消费者的世界观,文化观相协调。  相似文献   

6.
品牌故事是品牌在发展的过程中将其优秀的方面经过梳理、总结出来,并且形成一种清晰、容易记忆又令人浮想联翩的传导思想。说到这里,有人会联想到许多企业的广告,然而,广告只能让消费者在看到这些广告的瞬间记住品牌的名字,而对品牌要表达的理念并没有深刻的认识。品牌故事则是另一种形式的广告,是品牌发展过程中与消费者之间成功的情感传递。消费者购买的不仅仅是一件衣服,也希望得到消费以外的情感体验和相关联想,这种联想会让消费者与品牌产生共鸣与认同感,因此,一个成功的品牌是由无数  相似文献   

7.
在游戏状态下,人的精神集中,情绪放松,这正是品牌与消费者沟通信息、交流情感的大好时机。作为新媒介形式的一种,网络游戏广告吸引了越来越多广告主的注意力。一方面,传统媒介的受众年龄结构日益老化,品牌正为寻求能有效接触年轻消费者的传播媒介而绞尽脑汁,而网络游戏的玩家大多是18~30岁的年轻人,他们是任何一个有战略眼光的品牌都会孜孜以求的目标消费者。  相似文献   

8.
品牌扩展中“稀释效应”的消费者认知机制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洁怡  马威 《商业研究》2005,(16):143-145
品牌扩展策略中的“稀释效应”,是指随着核心品牌在新产品上的使用,消费者对核心品牌的评价有所下降的现象。这种现象是否发生,主要取决于消费者对扩展产品的评价值。从消费者的认知出发,用情感迁移模型和联想需求模型分析消费者如何对扩展产品进行评价,认为扩展产品与核心产品的拟合度低、核心品牌的联想不能适用于扩展产品的领域而导致“稀释效应”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林莹 《中国广告》2014,(1):37-37
正消费者的信息传递需求变化导致对于品牌建立和传播带来新的变化:从过去的电视、广播、报纸、户外的媒体传播形式,发展到了获取信息的路径,辨别信息和找寻相同信息取向观点并形成交流互动系统。《中国广告》:在数字化传播的背景下,比起5-10年前,滇虹药业在营销部门上是否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您认为,品牌在新的传播环境下产生新的变化需求,是基于新生态下哪些要素的变更?滇虹药业在近两年提到的品牌要打造面向终端的体系营销,是出于怎样的背景和需要?梁军:确实,消费者的信息传递需求变化导致对于品牌建立和传播带来新的变化。从过去的电视,广播,报纸,户外的媒体传播形式发展到了获取信息的路径,辨别信息和找  相似文献   

10.
品牌联想在品牌资产和品牌建设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本文利用认知心理学知识,重新阐述了品牌联想,强调品牌联想存在于消费者脑子里面.然后,就一个具体品牌的联想如何测定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利用自由联想法是一个合适的方法,并通过海尔和娃哈哈两个品牌进行了实证.文章最后简要讨论了品牌联想测定在营销实践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很多企业都想用名人做广告,因为他们吸引眼球。但是广告主是否注意到,名人广告不是万能的,这种广告也存在缺陷。因此在做名人广告前,广告主应先了解一下这个名人的名气到底有多大,被人们喜欢的程度有多高,以及他们在目标受众中的形象。还要考虑到名人会给品牌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或联想?这些联想能否加强广告中的信息?能否帮助品牌得到人们的信任?  相似文献   

12.
《品牌》2016,(5)
对消费者如何做出品牌功能评价这一营销理论中的基本问题,现有研究受制于联想方法,一直没有建立理论模型。该研究假定,消费者以目标取向的意义建构方式形成了超越物理属性联想的品牌产品知识,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品牌功能评价。建立概念模型并对其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消费者建构工具性的品牌产品知识维度,即品牌独特性、品牌先进性、品牌正宗性和品牌优异性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品牌功能评价,而其对品牌本身的认知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工具性的品牌产品知识维度的建构,并最终影响品牌功能评价。研究结果对重新理解消费者的品牌功能评价提供了新的理论解释;为企业重新定义产品的塑造战略,更新产品管理体系和开展营销创新提供了指引。  相似文献   

13.
不管你把广告说得冠冕堂皇,还是贬得一文不值,广告都不卑不亢地存在着。归根结底,广告是门技术,我称之为卖货的技术——也就是促进销售的技术。树品牌无非是为了长久地卖货,所以做品牌说白了也是为了促销。问题的关键是:由于产品同质化时代的来临,加之消费者越来越"狡猾",广告没那么好做了。每天开进电视台一辆奥拓,开出一辆奥迪的好事几乎没有了。在这种形势下,广告这门技术就无法抱残守缺,而必须与时俱进了。目前解决同质化难题的流行药方是:树品牌。你不是产品同质化了吗?好办!找出品牌差异进行区隔,树独一无二的这  相似文献   

14.
郑国喜 《商业时代》2011,(13):26-27
我国品牌广告在经历了商标意识阶段、名牌意识阶段后进入了品牌经营意识阶段。特别是加入WTO以后,国外品牌大量进入我国。近年来,国内品牌与国际品牌竞争日趋激烈,因此,我国品牌广告应该注重自身品牌文化的建设,并且培养消费者对品牌的归属感。通过分析我国品牌广告的发展现状,文章认为从品牌广告的文化因子入手进行研究,可以很好的建立与消费者的沟通与互动,丰富品牌广告的内涵。本文通过对我国品牌广告中蕴含的传统文化、我国品牌广告中蕴含的流行文化、我国品牌广告中的外来文化等层面进行分析,寻求品牌广告与消费者的深度沟通,以期更好地树立品牌形象,使我国品牌广告建设立足民族文化,创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品牌。  相似文献   

15.
在我们身边为什么有这么多昙花一现的名牌?为什么总是广告一停销量就马上下滑?为什么媒介一篇文章和小小的质量事故就可以葬送一个品牌?(尽管东芝、雀巢出过很大的质量事故但却未伤及品牌的元气)难道我们的品牌就只能是躺在广告温室中的花朵么?如此的脆弱和不禁风雨……  相似文献   

16.
如何构建品牌核心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品牌已经成为顾客购买决策过程中的关键因素。为此,企业家们不惜重金,构建与推广品牌。然而,品牌建设正如大浪淘沙,一些品牌瞬间诞生,迅速消亡,一些品牌则惨淡经营,如履薄冰。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经常会听到企业管理者与品牌管理者的慨叹与呼声:为什么品牌生命如此脆弱?为什么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与企业的创意大相径庭?为什么企业品牌不能在消费者心目中青春永驻?为什么品牌价值在企业内部与企业外部得到的理解大不相同?所有这些问题的产生都是因为企业没有打造出一个价值唯一,诉求准确,个性鲜明,传播畅通的品牌…  相似文献   

17.
品牌核心创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序有人说,广告代理商是个没有记忆的行当。每年每天有那么多广告,消费者能记得几个?他们知道哪支广告是哪家代理商做的吗?我想答案都是很少很少。所以,打进这个行业开始,我就听到这个问题:一个广告代理商的价值到底在哪里?作为奥美的一个创意人员,我相信代理商的价值在于协助客户建立一个优秀的,难以取代的品牌。同时,我们也相信创意是为品牌服务的。而创意为品牌服务的具体体现,就是依循策略发展出品牌的核心创意,并通过不同的创意表现,不断地强化这个核心,更好更快地建立品牌。奥美前任全球总裁曾经说过,95%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企业通过品牌资产与品牌价值的积累使品牌得以持续发展,但企业品牌资产与品脾价值真正的动力源泉却来自于消费者,即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可程度和选择行为,它集中表现为消费者的品牌意识、品牌印象与品牌联想。消费者对品牌是否认可,是否愿意通过自身的购买行为实现对品牌的选择,均与消费者的品牌意识、品牌印象和品牌联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广告态度和品牌态度作用机制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琼  吴作民 《中国广告》2008,(11):137-140
广告态度是评估广告对消费者品牌态度作用效果的一个重要变量。然而对于广告态度和品牌态度的作用机制,学术界尚未有一致结论。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对广告态度、品牌态度的内涵及其测量维度进行了归纳和相关界定;在此基础上对四种主要的广告态度中介模型进行了简单的评述,并从前人的研究中找出了影响广告态度、品牌态度作用机制的几个重要的调节变量,最后提出相关的研究建议,指明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高锦民 《中国广告》2004,(10):163-164
广告:向左走?向右走? 广告要有准确的目的……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企业运作广告时,在一个广告动作背后看不到策略的支持,它们只有一个遥远而空泛的目的就是卖产品。但卖产品的过程中,在与消费者沟通上也没能建立起沟通的共鸣点,没有明确的目的,茫然而为之。另一种情况是,不能很好地整合广告资源,没有很好的品牌规划和实施策略,不知道什么时候以积累品牌为主,什么时候以销售产品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