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科技创新促进了技术融合,而技术融合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以科技服务业与制造业技术融合为例,运用专利系数法对中国科技服务业与制造业的技术融合度进行测算,结合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技术融合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得出我国科技服务业与制造业的技术融合处于中等程度,二者的技术融合对制造业结构升级有较大促进作用,但对3次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2.
在人工智能成为新科技革命的核心驱动力的背景下,智能化生产作为制造业创新的重要方式,为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了契机.本研究基于2006-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人工智能发展对中国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工智能发展对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和合理化水平具有促进效应;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在区域层面体现在中部和东部地区,在时间维度上体现在德国"工业4.0"概念提出后,而在产业领域上体现在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高端服务业等产业;机制检验发现,人工智能可以提升整体经济生产率并且创造新兴产业就业岗位,从而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3.
产业转型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产业发展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不足和经济效益不高等问题。德国鲁尔工业区、英国伯明翰、新加坡和韩国等国在产业转型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我国应从产业创新战略、升级传统产业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产业转型的人才保障体系建设、实施"引进来"战略和大力发展科技和金融中介服务业等方面来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4.
"十二五"时期以来,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发展阶段,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在新经济背景下扎实稳步推进。有关统计表明: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已取得积极成效,产业结构趋于优化。但迄今为止,制造业的总体态势及在国际产业链的相对位置还未发生"颠覆性"质变,业已开启的转型升级进程还需要坚持下去。未来转型升级的着力点要从以下方面着手,即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产业新趋势作为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继续推进"走出去"战略,有效发挥管理对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文章依据工业化进程中产业结构变化的客观规律,在对1992-2010年中国经济发展各个时期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阶段"判别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竞争性投入产出模型对各产业部门产出的增长进行结构分解,以探究各产业部门产出增长的动因,并进行不同时期的比较分析,进而揭示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动因;同时对新兴的信息产业做了单独考察。文章还基于各种推动因素,多角度地考察了各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影响。研究发现:(1)在样本考察期,2002-2007年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时期,其推动因素为重工业的技术进步,其中冶金工业和机械工业的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贡献较大。(2)信息产业产出快速增长的推动因素是信息产业的出口扩张和技术进步。(3)机械工业对多数产业部门都有重要影响且随时间推移变得越来越大;服务业的消费增长与投资增长对多数产业部门的消费增长与投资增长的影响较大。因此,未来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政策重点应是推进重工业的技术进步,尤其是冶金工业和机械工业的技术进步,扶持机械工业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导产业;同时,鼓励和支持信息产业的出口和技术进步,促进服务业消费与投资增长与其他产业部门相应增长的联动发展。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以市场换技术”的外资战略,吸引外资以期换来国外的先进技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时至今日,此举是否真正换来了技术与产业结构的升级,值得我们细分研究。本文选取1999—2009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和行业增加值数据,通过采用面板随机系数模型分析了FDI对三次产业中各个细分行业的影响,从而得出FDI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得出如下结论:FDI对第一产业(即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有影响,但不够显著;FDI对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增加值的影响显著;FDI对第三产业内绝大多数行业增加值的影响显著。进而表明FDI的流入能有效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  相似文献   

7.
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红艳 《经济前沿》2008,72(2):68-73
在现代发达的经济体系中,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认为,目前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面临着服务业发展滞后于工业化、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足制约制造业升级和整体产业链竞争力低三大突出矛盾,应高度重视生产性服务业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作用,从国际分工、专业化分工和产业互动角度大力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将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并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本文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协调发展机制不完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制造业的增长方式抑制生产性服务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外资制造业与本地生产性服务业关联程度较低等方面,分析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的不均衡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SFA)分析方法,对我国中低技术(LMT)产业创新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从创新投入和产出关系角度出发,对我国中低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比较,分析创新效率在不同行业的差距。研究结果表明:中低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比高技术产业高,技术获取对中低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提高至关重要,R&D经费对中低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以市场换技术"的外资战略,吸引外资以期换来国外的先进技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时至今日,此举是否真正换来了技术与产业结构的升级,值得我们细分研究。本文选取1999-2009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和行业增加值数据,通过采用面板随机系数模型分析了FDI对三次产业中各个细分行业的影响,从而得出FDI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得出如下结论:FDI对第一产业(即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有影响,但不够显著;FDI对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增加值的影响显著;FDI对第三产业内绝大多数行业增加值的影响显著。进而表明FDI的流入能有效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发达的经济体系中,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认为,目前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面临着服务业发展滞后于工业化、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足制约制造业升级和整体产业链竞争力低三大突出矛盾,应高度重视生产性服务业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作用,从国际分工、专业化分工和产业互动角度大力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国际产业发展经验和趋势表明,随着现代分工的深化和加剧,服务业与制造业具有协同发展的关系,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因此,在区域产业发展中,应积极促进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在大力发展生产者服务业的同时,使制造业领域中各类产业要素得到充分激活和最优配置,从而推进整体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13.
新兴产业     
《经济师》2000,(12)
一般指随着新技术的应用而出现的新的产业门类。目前所谓的新兴产业 ,主要是指采用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海洋工程、空间技术等新兴技术而发展起来的一系列产业部门。新兴产业是相对于传统产业而言的 ,新兴产业的发展主要受到科学技术水平的影响。新兴产业的兴起 ,将促进国民经济新的飞跃 ,影响深远。一些发达国家正在采取各种措施加速发展新兴产业 ,新兴产业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不断提高。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14.
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就是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更好的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本文首先对我国产业结构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演进方向及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投入产出法及2002、2007年42*42部门投入产出表,对我国信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结果显示,我国信息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业结构比例失调,信息服务业的发展远远滞后于信息制造业的发展.我国处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基本国情和以传统产业部门特别是以传统重化工和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现状是造成我国信息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的主要间接原因.与信息制造业相比,R&D投入、R&D从业人员数量上的巨大差距,是我国信息服务业相对滞后的直接原因.而国家重视自主创新程度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对不够,传统观念束缚,企业自主创新动力不足也是主要动因.  相似文献   

16.
杨少浪  李华 《广东经济》2016,(13):40-49
近年来,广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深度融合,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引导生产服务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带动服务业有力撑起广东经济的"半壁江山",对广东提质增效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国内外比较,综合分析广东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状况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为推动广东科学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唐勇 《当代经济》2010,(15):33-35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必须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从营造现代产业体系的基本特征着手,通过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协调制造业中新兴产业的增量投入和传统产业存量发展、构筑现代产业体系的空间架构和动力源泉四个方面加以推进.  相似文献   

18.
新常态下,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的攻坚阶段,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成为保障经济持续中高速增长的关键.根据多年投入产出表,利用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诱发系数等分析,发现我国产业结构正在不断优化升级,工业发展正在由原料和劳动力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金融业作用迅速提高;利用动态归因矩阵模型,分析发现2002-2007和2007-2012时期需求拉动增强型的产品部门,由机械制造业、化学工业等第二产业逐渐转向商务租赁服务业、金融业等第三产业.同时,发现制造业生产效率不高、高技术产业发挥作用缓慢、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影响力低且不敏感、消费需求拉动不足且城乡新消费热点存在差异等问题.因此,按照“有效顺序”发展原则,提出完善科技创新制度、大力发展旅游业、引导居民消费转移等对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19.
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新常态下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有力支撑.文章讨论了土地资源错配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内在逻辑机制,并利用中国城市和行业层面数据验证了相关假说.研究发现:(1)地方政府低价过度出让工业用地、高价限制性出让商业和住宅用地的"双二手"供地策略是土地资源错配的根源.(2)土地资源错配进一步强化了以中低端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刚性,抑制了产业结构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的转变,这表明土地资源错配的确是制约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因素.(3)土地资源错配对不同产业和产业内部升级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其促进了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但对生活性服务业和公共性服务业的影响并不显著.此外,土地资源错配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效果呈现出明显的东、中西部区域分化以及显著的时序异质性,其中,对东部地区的影响显著为正,对中西部地区的影响则显著为负.  相似文献   

20.
"十三五"是辽宁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服务业转型升级,对辽宁老工业基地新一轮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消费需求端对服务业转型升级的诉求、科技创新催生出服务业新业态、自贸区建设倒逼服务业转型升级三个视角论证了促进辽宁服务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并根据辽宁服务业发展的总体形势,提出促进辽宁服务业转型升级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